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皖稻119是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以广亲和恢复系WH2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该品种于2002年参加安徽省中籼C组区试,2003年继续参加省区试,并破格进入中籼稻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是一个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沿淮区域种植的优质中籼稻新品种。1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高配合力的优质不育系D62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和200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2002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超级杂交稻,列入全国重点推广新品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于2001年引进试种,2002~2004年推广示范种植面积达80 hm2以上,2005~2006年种植推广面积继续扩大,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合福建省三明市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郑农16是郑州市农科所1992年以郑农7号(豫麦34)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白度、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1997年育成。2001年开始参加河南省区试和黄淮区试。2003年8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4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4.
川香优2号系四川省农科院和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香不育系和自育恢复系组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200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2002年参加全国区试,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5.
“常农粳4号”(原名“96—96E4”)系常熟市农科所1996年用“丙93—63”/“武运粳7号”配组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1年参加苏州市品试,2002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组区试,2003年继续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组区试,同时越级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生产试验,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0416)。该品种综合表现为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熟期早、抗性强。适宜在沿江及苏南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目前已在苏南稻区、安徽等地示范应用约60万亩。  相似文献   

6.
优质香型高产杂交水稻宜香1313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宜春131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1998年用自育籼粳交强优恢复系宜恢1313与优质不育系宜香1A级配而成,2003-2004年,宜香1313参加四川省区试,两年平均产量8.33吨/公顷,比汕优63增产5.73%,产量居第3位,200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该组合稳产、丰产、米质较优,抗性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可广泛适应于我国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1选育经过。K优81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优质不育系K17A与R81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品,同时参加全国南方稻区高产组区试。2002年破格参加全国南方稻区生产试验。2003年以第一名身份通过国审,编号:国审稻2003055。该品种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专利保护,公告号为CNAO00548E。  相似文献   

8.
秦优7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优7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6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2年4月通过国家黄淮流域区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长江下游区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长江中游区审定。  相似文献   

9.
“Ⅱ优650”系江苏省盐城市靛都区农科所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650”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2年育成,2003年开始参加江苏省水稻中问试验,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Ⅱ优650”(苏审稻200603)。该组合在江苏省水稻中间试验和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金优527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因其米质、产量和抗性等方面表现突出,被列为重点推广组合。2002~2003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国家区试,因其在1998~2003年国家南方区试(以汕优63作  相似文献   

11.
高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山农棉7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农棉7号(原名泰丰棉7号)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山东滨州博洋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以高产、高抗黄萎病的自育非转基因中熟品系880B(山农269×JH26后代系统选育)为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KB-5系(GK-12×Ao97010后代系统选育)为父本组配的一代杂交种,2004~2006年组合鉴定表现突出,2007~2008年参加山东省中熟春棉杂交种区试,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2010018号).2008年获得黄河流域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生产应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185号].  相似文献   

12.
洛麦1号(原名洛阳8716)是洛阳农科所1987年采用太谷核不育杂交技术选育的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1997~2000年参加河南省高肥组区试,2000~2002年参加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验,2002年7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2007”。  相似文献   

13.
粤籼1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以六合占为母本、粤华占为父本杂交,经6代系谱选育而成的米质达国优标准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03、2004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佳辐占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佳禾早占为母本、佳辐41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引进我县,参加省早籼优质组品种区试,2002年扩大中试,获平均单产418.5公斤/亩,同年通过福建省新品种审定,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优质早籼重点示范推广的新品种。20  相似文献   

15.
益农1号是以K17A与自育恢复系R866配组育成的高产、抗寒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在2002~2003年度的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中,平均产量8.73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9%.该品种具有稳产性好、耐冷性强、适应性广和品质较优等特点,且双亲制种潜力大.于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自育的T55A与晚R-1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1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广西认定。该组合2001、2002、2004、2005年先后参加福建、广西省(区)晚稻区试、品比试验,产量  相似文献   

17.
“特优航一号”在安徽省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采用最先进的育种技术一一“航天育种”手段筛选出的强恢复系航1号与龙特甫A配组育成的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它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较好等优点,2002年12月通过福建省审定(审定编号:2003002),200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2004015)。该品种已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品种权申请号:20030206.X)。同年参加全国水稻区试续试和生产试验。该组合在全国区试及生产试验、品比试验、示范中,  相似文献   

18.
黄华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广适性优质中晚稻新品种。2005年由湖南省水稻所引进参加省区试,并于2007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7018)。该品种因三大优点成为当前水稻界新宠:一是高产  相似文献   

19.
Q优麻恢1号是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种子公司利用重庆市种子公司选育的Q3A与自育强恢复系麻恢1号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审定(湘审稻2006033)。该组合表现为产量高,田间抗性好,米质较优,穗大粒多,适应性广,抗高温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淮麦20”系淮安市农科院育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郑州891/烟1604”,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适于黄淮南片(苏北、皖北、豫中、豫北等地)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