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养猪》2017,(4)
选择能哺育更大窝产仔数的超高产母猪以提高产仔数,但是综合考虑这些现代母猪产奶量、采食量和体动员相互之间联系的研究还很有限。试验旨在研究什么样的母猪产奶量高、窝产仔数多,不同胎次有何影响,以及哺乳期生产性能对下一胎繁殖性能有何影响。选择565头1~4胎母猪,试验期从产前7 d至断奶。产后第2天每窝仔猪统一调整为14头。产前7 d、产后第2天和断奶时测定母猪体重和背膘厚度。产后第2天和断奶时称取仔猪窝重。计算变量之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模型。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6.1±1.1)kg,仔猪每天窝增重(2.92±0.53)kg,每头母猪的平均断奶仔猪数(13.0±1.1)头。总的来讲,与2~4胎母猪相比,1胎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和产奶量更低,下一胎总产仔数也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初产母猪相比经产母猪会动用更多体储。仔猪每窝平均日增重与母猪的采食量、窝产仔数和体重损失呈正相关。1~4胎母猪整个哺乳期日采食量每提高1 kg,仔猪窝日增重提高220~440 g,母猪哺乳期体重下降6.6~13.9 kg。但是每天平均产奶量提高1 kg,第4胎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减少4.3~21.0 kg。下一胎总产仔数与上一胎产仔数呈正相关。总之,高采食量和高体动员是高产奶量的先决条件。母猪可能已经非常接近他们身体饲料摄取的生理极限,因此,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优化哺乳期超高产母猪的饲粮能量和营养浓度以及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引言泌乳母猪分娩后一般不允许马上随意采食饲料。常用的饲养制度是在分娩前限制采食,接着在分娩日禁食,然后逐步增加给料量。直到产后5~7天达到随意采食量。通常认为,降低采食量能减少泌乳不足的发生;泌乳不足是指分娩后第2~4天产奶量突然下降。关于分娩后饲养方法对母猪和仔猪性能以及对泌乳不足发生的影响,研究还不多。English(1970)让母猪在分娩后7天内随意采食,对母猪和仔猪都  相似文献   

3.
泌乳期间的低采食量会导致母猪体储备的过度损失而显著降低体重和背膘储备 ,延长断奶到重新交配的时间 ,降低妊娠率和产仔数 ,缩短母猪的使用年限。母猪泌乳期间的饲喂水平也会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 ,母猪泌乳期间饲料消耗同产奶量直接相关 ,采食量增加 ,产奶量也会有较大提高 ,产奶量的高低会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母猪泌乳期饲料采食量的方法之一是确保母猪妊娠期间不要过度饲喂。母猪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和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呈负相关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增加 ,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则下降。因此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应减少 ,否则妊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50头二胎泌乳早期荷斯坦牛体重、日产奶量、平均日增重和周平均日产奶量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重与产奶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体重影响显著(P0.05),奶牛体重在第6泌乳周达到最低值;(2)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3)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在第5泌乳周达到产奶高峰;(4)泌乳早期荷斯坦牛平均日增重和日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4周奶牛体重和产奶量呈负相关。该结果为提高奶牛健康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黄豆粉和黄豆浆对母猪采食量及泌乳性能等的影响,试验选取2个临产单元长大二元杂种经产母猪(2~6胎)共80头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单元内根据母猪临产时的膘情、胎次和健康状况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保证每组母猪的膘情、胎次和健康状况等基本一致,试验从妊娠112 d转入产房开始,至产后21 d断奶结束。试验组饲喂黄豆浆(按照黄豆每头200 g/d制作),对照组饲喂黄豆粉(每头200 g/d)。结果表明:1)与黄豆粉相比,黄豆浆更有利于提高泌乳母猪的日采食量(P<0.05);2)黄豆浆组与黄豆粉相比,更能提高产房母猪的泌乳性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降低死亡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黄豆浆对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及泌乳性能相对更好,但由于黄豆浆制作时工作量大,难以保存运输,比较适合现磨现用的中小规模养户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γ-氨基丁酸(GABA)对夏季泌乳母猪采食量和体况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和体重相近的经产母猪7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18头母猪,即一个对照组和三个添加剂组(分别添加0、50 mg/kg、100 mg/kg、150 mg/kg的γ-氨基丁酸),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在0 d~7 d,试验各组之间母猪的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在8 d~28 d及试验全期,添加50 mg/kg、100 mg/kg GABA的试验组泌乳母猪采食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添加150 mg/kg组的母猪;添加150 mg/kg组的母猪与对照组母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日粮中添加100 mg/kg GABA对泌乳母猪的产乳量、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断乳重、缩短母猪断乳至发情间隔间等的效果均高于添加50 mg/kg和150 mg/kg的效果,且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添加GABA能有效改善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和生产性能,其中以添加100 mg/kg GABA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小麦酒精糟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3胎、泌乳180 d左右、平均泌乳量(33.58±7.44) kg相近、体重相近的荷斯坦黑白花奶牛18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饲喂原场全混合日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头牛每天分别用1和2 kg发酵小麦酒精糟等能等氮替代原场基础精料,预试期4 d,正试期24 d。正试期每天记录奶牛的采食量,每6天测定1次产奶量,每8天采集1次乳样,测定乳品质。结果表明:试验各个阶段及全期,各组间采食量和产奶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1组各个阶段及全期的产奶量较高。第8、16天,各组间乳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第24天,试验2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结果提示,在泌乳奶牛饲粮中用发酵小麦酒精糟等能等氮替代1 kg原场基础精料较为可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奶量和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选用胎次、体况、预产期相近的56头PIC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75%、0.150%和0.300%丁酸钾的试验饲粮,试验从母猪妊娠第90天开始至泌乳第21天结束.结果表明:0.150%组泌乳8~14和1~21 d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8.50%、18.07%(P<0.05),比0.075%组提高了11.73%、12.21%(P<0.05),与0.300%组差异不显著(P>0.05);0.150%组仔猪平均目增重(210.23 g/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77.66 g/d)(P<0.01);泌乳第1天,0.150%组乳脂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第14天,0.150%组乳脂和乳总同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乳糖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第1天,0.150%组血浆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75%组(P<0.05),与0.300%组无显著差异(P>0.05);泌乳第1天、第14天和第21天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可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和仔猪日增重,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9.
泌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大小是决定母猪整个生命周期生产水平的主要因素。怀孕期采食量过高会使母猪体况超标,导致泌乳期采食量偏低、产奶量减少和泌乳期体重损失过多。泌乳期母猪体重损失过多,往往又会导致母猪断奶后的发情不正常,从而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分娩前后,生产中常见的问题是母猪的便秘、产奶量降低、不产奶和泌乳早期的采食量降低。防止和减少这些问题发生通常是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麸皮,但麸皮降低了日粮的能量浓度,使母猪无法吃下足够多的饲料满足能量需要。如果日粮中麸皮占到10%,就需要添加5%~6%的油脂弥补能量的…  相似文献   

10.
泌乳母猪的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猪泌乳期的饲养目标是 :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量和乳品质以使仔猪窝增重最大 ;使母猪泌乳期失重最小 ,尽可能缩短断奶 -发情间隔 ,并提高下一繁殖周期的排卵数。为获得母猪最佳的长期的繁殖效率 ,需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泌乳期失重(Dourmad等 ,1 994)。增加泌乳期的采食量是母猪饲喂方案中最重要的方面 ,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1 泌乳期的采食量及其影响因素许多研究已证明 ,母猪繁殖性能随泌乳期采食量的增加而改善 ,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泌乳性能以及随后的繁殖性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Ah erne( 1 994)报道 ,将初产母…  相似文献   

11.
一、抓好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 传统的怀孕母猪饲养模式是“抓两头顾中间”。此法在时间的划分上比较笼统,攻胎时间不容易把握。攻胎过早会造成母猪过肥,后期采食量减少,影响仔猪胚胎期的增重和乳腺的发育。根据胚胎和乳腺的发育规律,我们可以把怀孕期划分成5个阶段进行饲养,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从而获得较好的仔猪初生体重。  相似文献   

12.
<正>1提高采食量通常泌乳母猪的能量摄入量取决于母猪的自身体况,产乳量和乳组分以及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的泌乳性能、繁殖性能呈正相关。而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如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产仔率降低。通常母猪养殖生产中在泌乳期都应该保持较高的采食量。2蛋白质现代母猪由于体重大、产仔数多、泌乳量高,因此需要泌乳旺期母猪日粮中提高蛋白质含量,且保  相似文献   

13.
1提高采食量通常泌乳母猪的能量摄入量取决于母猪的自身体况,产乳量和乳组分以及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的泌乳性能、繁殖性能呈正相关。而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如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产仔率降低。通常母猪养殖生产中在泌乳期都应该保持较高的采食量。2蛋白质现代母猪由于体重大、产仔数多、泌乳量高,因此需要泌乳旺期母猪日粮中提高蛋白质含量,且保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杂交奶水牛产后产奶量,采食量和体重变化规律是否与普通奶牛有相似的模式.[方法]对摩拉水牛与云南本地水牛杂种F2水牛4头分娩后20周内的泌乳量、采食量及体重进行测定.[结果]产后奶水牛泌乳量仅有不明显的小幅上升趋势;采食量逐渐上升至19周出现稳定;体重下降至18周后开始上升.[结论]杂交奶水牛产后产奶量、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与荷斯坦牛的变化有相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9,(6)
为研究膨化黄豆粉和葡萄糖对母猪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个临产单元长白×大约克杂种经产母猪(2~6胎)共64头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每个设计2个处理,每个单元内根据母猪临产时的膘情、胎次和健康状况等,随机分为葡萄糖组和膨化黄豆粉组。试验从妊娠112 d转入产房开始,至产后21 d断奶结束。葡萄糖组饲喂含葡萄糖配方饲粮,膨化黄豆粉组饲喂含膨化黄豆粉配方饲粮。结果表明:1)与膨化黄豆粉相比,葡萄糖更有利于提高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葡萄糖相比,膨化黄豆粉组更能提高产房母猪的泌乳性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配方里等量添加的情况下,膨化黄豆粉和葡萄糖对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及泌乳性能差异不大,但从性价比看,膨化黄豆粉的经济效益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不同甜菜粕添加水平对哺乳母猪生产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哺乳母猪饲料中甜菜粕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选取3到5胎健康PIC母猪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饲喂甜菜粕添加水平为0%,5%,10%的3种试验日粮。结果表明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甜菜粕可以显著提高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P0.05),10%水平组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仔猪生长性能及母猪日均泌乳量、平均日采食量、发情间隔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10%水平组可获得较好的仔猪平均断奶重、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仔猪平均日增重、母猪日均泌乳量、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母猪断奶发情间隔。研究表明,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0%甜菜粕可提高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有利于缩短哺乳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和提高断奶后母猪发情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采食水平下泌乳前期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指标的差异,从40头健康泌乳前期奶牛中选取18头,分高采食量(HF)组(平均采食量为53.67 kg/d)、中采食量(MF)组(平均采食量为48.55 kg/d)和低采食量(LF)组(平均采食量为44.15 kg/d),每组各6头,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试验期70 d,每周记录产奶量并采集奶样(50 mL),分别于试验开始、第30和60天采集血样。结果显示:与LF组相比,MF组、HF组的产奶量分别增加了4.79 kg、9.83 kg(P0.05),MF组、HF组的4%标准乳分别增加了5.94 kg(P0.05)、9.8 kg(P0.05),HF组的尿素氮下降了10.21%(P0.05);HF组的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随采食水平显著升高(P0.05);MF组、HF组的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胰岛素显著高于LF组(P0.05);HF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神经肽的含量显著高于MF组和LF组(P0.05);LF组的胆囊收缩素含量显著高于MF组和HF组(P0.05)。结果表明:高采食量的奶牛不仅产奶量高,营养物质和能量代谢快,而且与采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和激素含量要比低采食奶牛变化更显著,为研究采食量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泌乳母猪是猪场的核心,它肩负着生育和哺乳的重要任务,泌乳母猪饲养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泌乳母猪的饲料营养要解决自身代谢生长和哺育仔猪的需要。所以,母猪泌乳料的质量和采食量直接影响母乳质量以及仔猪断奶重和成活率。当然,母猪母乳期体重过大,断奶到再发情时,受胎率也会降低。所以,泌乳母猪的采食量是重中之重,许多因素会影响泌乳母猪采食量,归结起来不外三类:母猪因素、饲料因素和环境管理。很多饲料厂都认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顾客向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有什么价值 ?这使我想起 ,人们比较了解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处 ,却不太了解这对仔猪生长有多大好处。毫无疑问 ,我们都知道 ,增加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在泌乳期内体脂和机体蛋白质损失得越少 ,则断奶后恢复发情就越快 ,下一胎的窝产仔数往往也越大。对猪群生产记录的研究分析表明 ,一头母猪在泌乳期间每丧失 1千克体重 ,则断奶后发情就推迟一天。同样 ,母猪泌乳期间每丧失 1 0 %体脂 ,下一胎的窝产仔数就减少一头。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对仔…  相似文献   

20.
半胱胺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文研究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半胱胺对其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按照半胱胺添加水平设0mg/kg组(对照组)、125mg/kg组和150mg/kg组3个处理,选择胎次(3~5胎)和体重相近、距离预产期7d之内的经产大白母猪12头,随机分到3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试验期21d。结果显示,半胱胺能有效提高母猪泌乳期的总采食量,减少泌乳期体重损失,促进哺乳仔猪生长。此试验条件下,半胱胺最佳添加水平是125mg/kg,超过此剂量,半胱胺的效果反而随添加剂量增加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