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广大从业人员已充分意识到消毒是养猪场预防疫病感染和暴发的重要措施,是猪场安全稳定生产的保证。虽然养猪场员工的消毒意识普遍增强,但是部分从业人员对有关消毒的知识不很清楚,尤其是对猪场带猪消毒操作不规范,使消毒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谈一下养猪场带猪消毒应注意的事项,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在养猪过程中,猪舍和猪的体表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不断地滋生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可引起猪发生传染病。带猪消毒就是对饲养着猪的舍内一切物品及猪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熏蒸,以清除猪舍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带猪消毒是现在养猪场户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猪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坚持每日或隔日对猪群进行喷雾消毒,能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带猪消毒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杀灭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饮水、饲料、用具或人体等进入猪舍。通过带猪消毒,能彻底全面地杀灭环境中的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猪场安全生产,对农村养猪场消毒已成为规模化养猪场管理中最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之一.消毒可有效杀灭和抑制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尽管大多数养殖户消毒意识有所提高,但农村养殖场往往不能严格做好猪场的消毒工作,仍然存在不少消毒问题.在猪病防治过程中,只有从源头上阻隔猪病传播,彻底消灭传染源,才能有效减少药物残留、猪场有效消毒目...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要想维持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保持猪场的良好生产秩序,除了做好必要的防疫工作以外,规范的消毒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就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1日常消毒对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主要就是日常消毒和空舍后的终端消毒。日常消毒主要就是对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场内环境,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工作中,常发现有相当多的规模猪场缺乏科学饲养技术、科学管理、防疫观念差等情况。常出现消毒意识淡薄、免疫知识缺乏。猪发热就用退热药物,猪腹泻就止泻,不从根本分析猪只的病原,往往延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更大的损失。现就规模猪场饲养管理中易出现的误区分析如下:1消毒观念淡薄,不定期消毒、消毒药物单一(1)生猪规模养殖场,尤其是新建规模养猪场,由于前期投资大,认为未发生疫病不进行消毒,还可减少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猪肉的品质,在养猪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管理工作,猪场的消毒管理是环节。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而病原微生物的栖息场所是猪舍,也就是说控制病原微生物存在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空地、猪舍等场所,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途径。严格的消毒措施可以降低猪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者是猪场内部病原微生物的扩散都会导致猪群发生疫病,如果猪场一旦成为病菌的理想场所,就不能避免疫病的出现。因此,要求猪只饲养场要根据本场的情况制定严谨的消毒方案,确保猪群生长状况良好,并且提供优秀的环境保证。1消毒药物的选择猪场在进行药物选择的时候,要了解本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然后挑选出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2种或者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中,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的。如何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及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工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扩散或传播的效果。但是,猪场在使用药物消毒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1猪间传播感染猪会排出大量病原,尤其是临床发病期以及刚要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病原可能存在于呼出的空气、唾液、粪、尿、精液、皮屑以及胎盘组织里,这些病原可以感染其他猪只。应把猪场建在远离其他猪场和相关单位的地方,还要远离运输的道路,并且设置安全的围墙,以防流浪猪或野猪靠近,对养在其他猪场附近的猪群来说,疾病暴发的风险会高很多。为控制病原在场内的传播,人们把不同日龄的  相似文献   

10.
浅析影响规模猪场药物消毒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规模化猪场的生产中,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的.在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扩散以及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性病原微生物的扩散、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中,消毒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消毒工作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工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扩散或传播的效果.但是,目前很多猪场在使用药物消毒的过程中,忽视了很多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导致消毒的失败或是效果不理想,致使疫病的发生,给业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目前规模化猪场药物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1.
正消毒是每个规模化养猪场日常管理时极为重要的工作,科学规范的消毒,可有效减少养猪场生产区、生活区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避免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尽管各猪场都在进行消毒工作,但其效果却大有不同。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并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严格执行,方能发挥其真正的防疫目的。1日常消毒范围及其周期规模化猪场内的全部区域包括生活区、生产区、猪场门口、车辆、出猪台、人员、工具等均应  相似文献   

12.
<正>一、猪群始终受到传染病威胁1.猪群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2.外界病原微生物随时可能进入猪场。3.猪体内存在一些有害微生物、有害寄生虫。4.猪群中的病猪不断排出病原,威胁健康猪。5.猪群环境中往往存在许多传播疾病的害虫或动物。6.饲料霉菌毒素的影响经常存在。7.猪只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有限度,特别是环境较差,营养不平衡时。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由于规模养猪业迅速发展,一些规模猪猪场却忽视了消毒环节,从而导致各种疫病频频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消毒就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物体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物体、污染环境造成传染病流行。因此规模养猪场必须将消毒工作纳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通过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对规模养猪场如何做好消毒工作简述如下。1规模养猪场不同对象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4.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主要用于杀灭物体表面以及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减少病原感染及所造成的危害。若猪场内存在过多的病菌则会导致疫情的暴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确保猪的健康生长,应尽量避免病原微生物侵入、繁殖以及扩散。本文对猪场消毒的重要性及正确操作进行了介绍,还重点强调了消毒的注意事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养猪场内,众多的病原微生物充斥于猪场的各个角落,是引发猪群疫病的重要元凶。因此,猪场管理者应千方百计去搞好猪场的消毒和卫生工作,控制猪场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和传播,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切断其传播之路,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6.
1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体,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土壤、用具、猪舍都要定期进行消毒。规模化猪场应每星期消毒1次,周围猪场有疫情发生时,每3d消毒1次。应用2种以上消毒剂交替使用,避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在养猪场内,众多的病原微生物充斥于猪场的各个角落,是引发猪群疫病的重要元凶.因此,猪场管理者应千方百计去搞好猪场的消毒和卫生工作,控制猪场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和传播,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切断其传播之路,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发生,是病原微生物和动物机体相互作的结果。反思这些年来我们防制猪传染病的重点,都是以消灭病原微生物为主,特别在一些规模猪场内,表现出过分地依赖疫苗、大量地使用抗菌药物、反复地进对猪场进行消毒……由此带来许多以牺牲猪群健康为代价的应激因素,削弱了猪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事基层兽医服务工作20多年,发现养猪户在猪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细节失误.现就这些细节失误及改进浅谈如下. 1猪场消毒不到位 猪场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滞留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及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是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发生,是病原微生物和动物机体相互作的结果。反思这些年来我们防制猪传染病的重点,都是以消灭病原微生物为主,特别在一些规模猪场内,表现出过分地依赖疫苗、大量地使用抗菌药物、反复地进对猪场进行消毒……由此带来许多以牺牲猪群健康为代价的应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