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它是深深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它是与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经验和科学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个理论不仅经受了过去一百多年实践的严峻考验,而且在当代实践中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刨造性,连世界著名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都说。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无法超越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它是深深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它是与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经验和科学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个理论不仅经受了过去一百多年实践的严峻考验,而且在当代实践中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刨造性,连世界著名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都说。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无法超越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试点示范到全面推进,再到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谋划改革,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握改革,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推进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集体林业发展实践具体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集体林业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态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实践与创新。建设生态文明,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  相似文献   

5.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各种需要都要源于人的本质 ,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人的双重需要。掌握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原理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需要的变化发展性原理 ,能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 ;掌握需要的发展不平衡性和条件制约性原理 ,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说服力 ;坚持需要的阶级性原理 ,努力增强人们的阶级意识。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无神论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民本思想、"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和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坚实的历史基础。救国图存的社会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基础,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郝景泉(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9.
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观,经得起群众和实践检验的政绩是有效的政绩,群众认可是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出政绩和事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的科学。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开放性、本身蕴含的内在自觉性以及时代发展的客观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完成,究其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一场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转折。本文就是要探讨实践观对当代日新月异变化着的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和自然资源协调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受到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陕西榆林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证明,建设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过去说,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现在的年轻妈妈们却讲究科学喂养。怎样科学?前一段还真的眼见为实看过一个例子。一进屋就见瓶瓶罐罐摆了一桌子,而且那些瓶瓶罐罐虽然形状大小不一却像实验室的量杯试管一样都有刻度线。墙上贴着一张计算表,沙发上放着好几本育儿方面的书刊读物。孩子哭了,妈妈并不急着喂奶,而是抱着孩子听听、摸摸,翻开书看看,才开始取出奶、水,还有各种汁呀粉呀的。一边在那些大杯小瓶之间调来倒去,一边给客人解释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喂什么,什么浓度,什么温度,什么营养。说得头头是道,做得有条不紊。最后还像做广告似的来了一句,这某某产前培训班的培训还真管用!瞧那从容熟练的架势,俨然是进了实验室的感觉。大家一  相似文献   

14.
“脱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这一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审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科学结论。试析这一判断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认清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存在的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指出其危害,找出其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对改善和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是社会构成重要部分,要想做好民族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结合少数民族特点不断创新。对此,本文立足民族思政教育工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将其渗入到民族教育工作中,为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民族观,促进民族团结统一,达到共同繁荣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毛泽东的文化观概念入手,剖析其基本含义,重点研究了毛泽东文化观中的两个重要范畴,即新民生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并简论其基本内容。最后指明中国国情、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是毛泽东文化观产生、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通过论证实践的本质,即主体和客体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揭示其客观现实性、主体能动性、双向创造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提出了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服务、消费、调整关系4种实践划分形式。阐明了科学的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原则界限,它科学地解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并论证了人和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生命泉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本质上是作为有意识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物质中介手段,对象性地指向客体而使客体重塑的社会性活动,是包含着“主观方面”的“客观的活动”。校园文化中,主体是教师、学生,客体是校园文化形态,而实践是主客体的中介,校园文化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校园是展示学生潜力、实力与能力的实践场所和现实舞台,其弥漫的实践精神,大大促进了学生主体的实践能动性,构成了推动校园文化进程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创新、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人们的共识。现代大农业与家庭经营小规模矛盾的突出表现,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和经营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目标。如果说,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是农村改革的第一步,那么在此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是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二步。根据一个阶段的调查研究,我初步描绘出了一条我省  相似文献   

20.
王文秀 《现代农业》2006,(12):149-150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阐述如何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并指出信息技术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