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可在大肠中完全或部分发酵,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膳食纤维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其降解受一系列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的控制。肠道微生物则是通过编码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利用膳食纤维,而其表达该酶的基因数量和基因类型具有差异,膳食纤维的选择性消耗决定了肠道中哪个细菌类群受到青睐并可以影响结肠中菌种和菌株的平衡。因此,膳食纤维的类型会影响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介绍了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定义和分类,并总结了特定的膳食纤维类型(抗性淀粉、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菊粉)对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旨在为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和健康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小娜  赵山山 《保鲜与加工》2021,21(12):144-150
膳食纤维是人类的“第七大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综述了从不同原料中提取膳食纤维的工艺和原料利用情况,以期为从不同原料中提取膳食纤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JMPR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摄入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是急性或短期接触毒性与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的函数。急性膳食接触量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点或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模型法。在确定性方法中选取食物的大部分人群消耗量和高残留量来计算膳食摄入量,为了解决混合样品中食品个体之间的残留差异,在计算中引入了变异因子。JMPR根据具体情况分为情形1、情形2a、情形2b、情形3来计算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膳食结构和农产品性状数据库,建立健全市场中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高毒和中等毒性农药登记前应采用JMPR的确定性方法,进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膳食纤维作为"第7种"营养素,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膳食纤维的提取一般采用化学分离法、粗分离法、酶和化学试剂结合分离法等,而在提取过程中脱色技术是影响膳食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膳食纤维呈色机理与国内外脱色技术进行概述,并对脱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研究趋势进行论述、总结,为后续食品中膳食纤维脱色及膳食纤维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医疗作用,已被很多实验所证实。世界各国均将膳食纤维作为"第七营养素"进行开发研究。主要介绍了从大豆中获得以豆皮和子叶为原料的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以及膳食纤维对人体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对膳食纤维的定义、组成、物化特性、分离制备及生理功能进行论述,以期能为从事膳食纤维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产地的30份苦荞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籽粒中的总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结果表明:30份苦荞资源的总膳食纤维含量变化的幅度为4.61%~40.95%,平均值为17.18%;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幅度为3.36%~31.08%,平均值为9.65%;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幅度为0.92%~17.51%,平均值为7.53%。苦荞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以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为主。不同产地的苦荞种子中总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存在差异。此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膳食纤维含量在不同苦荞资源间的遗传变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膳食纤维是人类所需的第七大营养素,在维持膳食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膳食纤维的来源与分布,综述其生理保健功能和提取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人们应增加日常饮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及摄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柑橘皮渣是柑橘加工中的副产物,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将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应用到面包的生产中,通过质构和感官分析,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膳食纤维面包的配方,并对其体外消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面粉200 g,牛奶140 g,盐2 g,面包改良剂1 g,膳食纤维6 g,黄油20 g,酵母4 g,白砂糖20 g。此条件下,膳食纤维面包的含水量、酸度和比容均符合GB/T 20981—2007。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20 min内,膳食纤维面包中淀粉的消化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消化产生的还原糖相当于对照的72.86%~77.83%;但是添加膳食纤维不会影响面包中淀粉的总体可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以高温蒸煮改性蕨菜膳食纤维为原料,探讨60,80,100,120,140目筛下对高温蒸煮改性蕨菜膳食纤维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结合水力的影响,得出120目筛下改性蕨菜膳食纤维性质最佳。将蕨菜膳食纤维添加到酥性饼干中,探讨膳食纤维不同添加量对酥性饼干面团质构、饼干质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蕨菜膳食纤维的最适添加量为9%,可维持饼干适宜的硬度和酥脆性,有较好的咀嚼口感和黏着性,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加热法提取柑橘皮中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柑橘皮中膳食纤维的加热法提取工艺和所提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水料比为40:1、加热温度为110℃、提取时间为30min、所提膳食纤维中SDF:IDF为0.37、持水性为731%、溶胀性为4.5mL/g,而且生理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小麦麸俗称麸皮,约占小麦籽实的10%以上。麦麸因为口感粗涩而很难被人们接受,一般被当作饲料。但麦麸中含膳食纤维量达60%,膳食纤维能够改善消化吸收及排泄功能,促进人体的膳食结构平衡,被誉为人体健康的“第七大营养素”,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利用和提取膳食纤维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红薯渣中含有红薯中绝大部分的膳食纤维成分,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现阶段已经成为人们肠道维护的重要功能性因子.利用生物技术降解与转化红薯渣,获得膳食纤维饮品,为红薯渣的深加工和提高红薯渣的经济价值开辟了新途径.   ……  相似文献   

13.
柚子是我国的主要水果资源之一,而其皮约占了整个果质量的45%,柚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等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利用柚皮提取膳食纤维能变废为宝,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比较化学分离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柚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以及乙醇沉淀法、酶与化学结合法提取柚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并分析膜分离法和发酵法应用于柚皮膳食纤维的前景,为柚皮中膳食纤维深度提取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蓝莓残渣中除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外,还富含膳食纤维。为了开发利用蓝莓渣,将其加入到面粉中制得蓝莓渣膳食纤维面包。通过蓝莓渣膳食纤维面包的感官评分和质构分析,优化出影响蓝莓渣膳食纤维面包品质的主要因素,得出最佳工艺配方为酵母添加量1.6%,蓝莓渣粉添加量2.5%,发酵时间120 min,醒发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特点,以燕麦麸皮、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粗粮作为原料,制作出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高膳食纤维面包,经试验得出,Ⅰ型糖尿病患者适宜的高膳食纤维面包中燕麦麸皮添加量8%;Ⅱ型糖尿病患者适宜的高膳食纤维面包中苹果汁添加量31%,魔芋精粉添加量0.012%;妊娠型糖尿病患者适宜的高膳食纤维面包中黑米面粉添加量为50%,荞麦面粉添加量为25%。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均可适用上述各类型的配方。  相似文献   

16.
米糠作为稻米加工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通过分析米糠膳食纤维的提取研究现状,以及米糠膳食纤维在焙烤制品、饮料制品以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对米糠膳食纤维在食品中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豆渣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从豆渣中提取膳食纤维,并利用其制备功能型食品,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系统阐述了豆渣中膳食纤维的提取方式及影响因素,并介绍了膳食纤维在食品制造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将榆黄蘑可溶性膳食纤维以不同比例加入酸奶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膳食纤维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榆黄蘑可溶性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榆黄蘑可溶性膳食纤维添加量2%,接种量3%,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h,制得的膳食纤维酸奶香味浓郁、酸甜适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新鲜豆渣制成大豆膳食纤维粉添加到香肠中,并在香肠中添加大蒜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大豆膳食纤维蒜肠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豆膳食纤维蒜肠的最佳配方为:蒜粉添加量1.3%,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5.0%,马铃薯变性淀粉添加量6.0%。用该配方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蒜肠特有的香味,良好的口感和弹性,且由于加入了大豆膳食纤维,增加了该产品的保健功能,是老少皆宜的香肠新产品。  相似文献   

20.
薯渣膳食纤维的开发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及其市场前景,说明了膳食纤维的开发研究方案,把生物醇学技术用于膳食纤维的提取中,改进了单纯的酸碱提取方法,采用挤压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对薯渣膳食纤维进行深加工,提高其生理功能和感官指标。该项目的产业化可以带动薯类深加工的发展,将薯渣膳食纤维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