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运  韦迪 《保鲜与加工》2024,24(4):54-60
我国生鲜农产品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升生鲜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对比了不同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特点,重点分析了F2C供应链模式的优点及可行性。以沱沱工社的F2C供应链管理模式作为参考,结合生鲜农产品的特点,针对生鲜农产品F2C供应链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搭建适合我国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低温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呼吸代谢及高温与低温伤害的控制作用等方面,介绍了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的保鲜原理。并从产品质量与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农产品配送企业主要为机关、学校和企业等单位食堂提供蔬菜、水果、粮油、肉禽蛋、水产、干货、调味品等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和配送服务,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1.农产品配送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我国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模式有如下几种。①生产基地→经纪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经济人、批发市场为主导方,是农产品流通的主导模式,占60%~70%。②生产基地→经纪人→批发市场→配送企业→超市(或食堂)→消费者。配送  相似文献   

4.
赵敏 《保鲜与加工》2019,19(5):159-164
本文在调研山东省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基础上提出农产品循环物流模式,运用SWOT法进行分析提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循环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层面提出运作策略与展望,以期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不同保鲜模式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保鲜要求高但企业保鲜意识不足的问题,研究了不同保鲜模式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采用迭代关系表示生鲜农产品新鲜度,依据成员是否保鲜将保鲜模式分为8类,构建不同保鲜模式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模型,并求解不同保鲜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参数和利润,分析影响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因素,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模型结论。研究表明,供应链系统三者(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均保鲜时利润最大,降低成本或者降低运输时间均可使供应链系统的订货量和利润上升。  相似文献   

6.
吴春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158-164
为了搞清楚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消费行为,本研究在TAM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和意愿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和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态度及意愿的影响。通过在北京市实地调查采集了338 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网购生鲜态度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最后,对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以及商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搞清楚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消费行为,本研究在TAM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和意愿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和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态度及意愿的影响。通过在北京市实地调查采集了338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网购生鲜态度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最后,对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以及商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农产品跨渠道流通的复杂性、协同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点,以数字化技术和模式带来的可追溯、可分析、可共享等优点切入,对比分析农产品流通正向供应链和反向供应链的流通环节和影响因素,研究构建企业供应链的优化模型;从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主体——平台入手,分析企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路径,运用博弈论、协同理论分析平台的竞合机制、保障机制及演化机理等;从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方法——模式创新入手,从物流、电商、技术等角度,提出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创新实施路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精减环节,优化农产品流通路径;以需定产,推动农产品生产精准对接;促进供求两端结构性对称,减少损耗浪费;实现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大范围盈利。对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从简单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及形成质优、安全、高效的流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10,(9):61-61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  相似文献   

10.
冷链中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鲜农产品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而冷链生鲜农产品物流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文章针对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着个体农户分散生产和加工能力低、装备落后、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冷链中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智慧物流背景下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梳理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行现状,并指出以智慧物流促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升级发展的必要性,进而结合智慧物流关键技术、主要功能及成功应用案例,提出智慧物流背景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升级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咏梅 《种业导刊》2014,(12):24-28
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和效率、减少损耗和节本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系统学和供应链理论,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现代物流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农产品物流的类型。物流联盟是农产品物流的高级形式。归纳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联盟的六种模式:即"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物流园区"、"产品加工企业﹢基地﹢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行业协会﹢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产、加、销集团化运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农产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农产品安全溯源机制,促进国产基础软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分析果蔬、畜禽等农产品的流通特点,设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溯源查询业务构件库,将农产品溯源编码与生产流通环节的关键信息有机结合,基于国产基础软件提供的支撑运行环境,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建立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互和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示范应用,有效可靠地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全程质量监管和信息溯源,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现代流通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菜篮子。今年财政部和商务部在8个省份开展的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打好基础并积累经验。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和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对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和探索建立农产品产销平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风沙半干旱区不同立体复合模式下大扁杏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选择科尔沁沙地南缘3种果粮草立体复合模式(模式A:大扁杏//花生/玉米/花生//大扁杏;模式B:大扁杏//玉米//大扁杏;模式C:大扁杏//草//大扁杏),研究了3种果粮草立体复合模式下田间主要气象因子的日变化以及大扁杏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大扁杏所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PAR)为:模式C>模式A>模式B;模式B的空气相对湿度(RH)较大而气温(Ta)较高,田间CO2浓度也相对偏低。3种模式大扁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两个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与16:00前后。3种模式的Pn日平均(8:00~18:00)分别为10.5、8.9和10.6 μmol/(m2?s);最高值分别为17.9、15.2和18.2 μmol/(m2?s),模式B的光合能力明显低于模式A与模式C,而蒸腾速率(E)则比另两个模式高,模式A的光合速率虽介于模式B与模式C之间,但其蒸腾速率显著低于两模式,故模式A的大扁杏WUE日平均相对较高,抗旱性较强。从经济效益分析,模式A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另两模式。因此,模式A在风沙半干旱区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使用2012—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信息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创新发展水平对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华中、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西南和西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效率是制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的冷链配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中存在冷链“断链”现象严重、腐损率高的问题。本文以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冷链配送过程各环节中影响配送效率的不确定性因素,构建冷链配送系统的故障树模型,然后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评估冷链配送系统的可靠性。本研究将概率重要度引入到冷链配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揭示了影响冷链配送系统可靠性的薄弱因素,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优化配送流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在人们食物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超市购物,消费者已经习惯到生鲜柜台购买新鲜食品。这些新鲜商品的背后,涉及的是食品冷冻、保鲜等诸多环节的冷链物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突出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过长,导致农户、消费者利益流失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把消费者、生产者利益与农产品安全领域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社区支持农业(CSA)。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市市民的实地调研,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该地区市民选择CSA模式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对安全农产品食品的了解度以及对CSA模式的认知程度对兰州市市民选择CSA模式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通过分析选择意愿的差异,寻找适合CSA模式的目标顾客群体,同时预测兰州市未来引进这种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