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2000年1月~2017年8月国内外玉米现货价格月度数据为实证基础,选择STR2对国内外玉米现货价格联动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测度得到价格波动传导机制转化的临界阈值为c1=-0.105 84,c2=0.092 41,γ=1.918 14,根据平滑转化机制及其阈值,将连续平滑转化的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传导效应分解为3种不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国内玉米价格发生大幅波动时,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冲击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由线性冲击向非线性冲击的转化过程具有连续平滑的特点。随着国内玉米价格波动幅度的不断扩大,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冲击越发严重,滞后期也更长,国内玉米价格受自身波动的影响不断弱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平抑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宫斌斌  刘文明  杨宁  刘帅 《玉米科学》2017,25(2):148-151
吉林省自2008年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导致玉米市场出现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玉米加工企业成本骤增等问题。利用波动理论对1981~2014年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相对较频繁,短周期波动明显,存在严重恶性波动。进一步分析影响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因素,国家政策对吉林省玉米价格影响最大,逐年上升的"托市价格"导致玉米供给水平对玉米价格的传导为负向,玉米生产成本、国际玉米市场和玉米需求情况对玉米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为推动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改革,稳定玉米市场价格,提出建立玉米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完善玉米市场监测预警机制、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生猪养殖中其主要的饲料来源,玉米价格的变动对生猪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选取吉林省1982~2016年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表明,吉林省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呈正相关和协整关系,即二者的波动趋势一致,且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要大于玉米价格波动的幅度。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看,吉林省玉米价格是引致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长期内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有显著影响,即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具有一定的导向和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影响油菜产品价格波动的关键金融因素,本研究利用2004年1月至2020年7月的油菜产品的月度价格数据,选取油脂类农产品期货交易额、货币流动性、国际原油价格、人民币汇率和短期资本流动等金融指标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了五类金融化因素对三种油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及时变效应。结果表明,五类金融化因素对油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首先,等间隔的脉冲响应表明,五类金融化因素对油菜产品价格的冲击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并且油脂类农产品期货有利于平抑外部冲击对油菜产品价格的影响。第二,时点脉冲响应表明,货币流动性对三种油菜产品现货价格都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国际原油价格对油菜籽和菜籽粕价格有较大的正向影响,对菜籽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人民币汇率和短期资本流动对油菜产品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变性和结构性突变。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继续完善油菜产品“保险+期货”金融预警体系来稳定价格预期、建立油菜产品价格信息机制为油菜产品市场提供有效信息,以绿色和规模化导向来完善油菜补贴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省花生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本文基于1995-2014年山东省花生价格年度数据,在对山东省花生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花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期花生价格、上期花生产量、种植成本、大豆价格、居民收入对花生价格具有显著性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冬  李光泗  钟钰 《玉米科学》2023,31(2):181-190
构建粮食市场有效性分析框架,基于事件研究法基本思想,采用2008年11月~2020年8月相关数据,借助VAR、BEKK等模型分析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前后玉米市场有效性及变化。研究发现,市场化收购政策实施后,我国玉米期现货市场、产业链上下游、国内外市场的价格信息传递更加通畅,玉米市场有效性提升,政策改革目标已初步实现。为巩固市场化收购政策效果,防范国际市场因素造成国内市场异常波动,应当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导向,提升我国期货市场影响力,并完善配套措施、细化补贴标准,降低市场化收购对粮食产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家和省级政策制定部门、水稻育种管理人员、水稻育种人员及相关行业协会人员的访谈及相关文献检索,从宏观层面上探索了影响科研人员选择育种方向的因素,包括政策、管理、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根据影响因素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各级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价格变动对吉林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帅  余晓洋  刘帅  刘文明 《玉米科学》2017,25(3):152-156
选取1982~2015年玉米价格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玉米价格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较大,长期内玉米价格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弱,说明玉米价格上涨并不能在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09年吉林省玉米产量的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规律,考察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的历史过程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前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波动特征,2000年后具有长周期波动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农业政策变迁、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曾智  何蒲明 《玉米科学》2020,28(2):184-190
利用我国17个玉米主产区省份2005~201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策性玉米价格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国家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玉米综合收入补贴政策、临储收购政策、价补分离政策下,玉米价格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玉米生产率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玉米土地规模对农民收入有差异性影响,城镇化率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城乡收入比对农民收入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小,消费物价水平对农民收入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从价补分离政策实施效果看,显著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推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出引导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开展规模经营,建立有效物价调节机制,加强市场动态调控力度,建设对称信息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菠萝价格波动异常频繁,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运用 2011年8月至2015年9月北京丰台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菠萝批发价格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剔除通货膨胀对菠萝价格的影响,分析菠萝价格波动主要特征;运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模型和 HP 滤波分解模型将2011年8月~2015年9月的菠萝价格分离出趋势和循环序列,据此考察菠萝价格长期波动的趋势,并对短期波动的周期进行划分,以此剖析菠萝价格波动存在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菠萝的批发价格属于一种高峰型的波动并具有稳步上涨的长期趋势,但扩张能力正在逐渐下降;菠萝的批发价格很不稳定,变动的幅度很大,波动周期短,市场稳定性差、风险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5-2019年国内19省(市)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探究玉米价格、农地流转租金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玉米价格、农地流转租金与农业产业结构都具有一定经济惯性,能实现自我促进,且3个变量之间具有互相促进作用,有些促进作用或力度比较小,或具有滞后性。方差分析表明,玉米价格变化的80%以上可由其自身解释,农地流转租金是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确保粮食安全下,探索玉米价格可变化区间释放农村经济活力,既要突出省域特色,又要整合资源突出合力的作用,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  相似文献   

13.
崔宁波  姜兴睿 《玉米科学》2020,28(3):180-185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利用黑龙江省424户玉米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资本禀赋、政策工具对农户玉米秸秆还田利用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玉米秸秆还田利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利用意愿与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玉米秸秆还田利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资本禀赋与政策工具对农户玉米秸秆还田利用意愿与利用行为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政策工具的影响较弱。提出促进农户参与玉米秸秆还田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ranging behavior of animals is a central issue to ecology and an essential tool for designing effective conservation policies. This knowledge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needed to predict the consequences of land-use change on species habitat use, especially in areas subject to major habitat transformations, such as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We evaluate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relative to environmental predictors and spatial constraints in limiting ranging behavior of female little bustards (Tetrax tetrax) in the non-breeding season. Our analyses were based on 11 females tracked with GPS during 5 years in northeastern Spain. We conducted deviance partitioning analyses based on different sets of 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 constructed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spatial filters obtained by eigenvector mapping, while controlling for temporal and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Results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female little bustard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spatial filters within the non-breeding range exhibited inter-individual consistency. Pure spatial factors and joint spatial-habitat factors explained most of the variance in the models. Spatial predictors representing aggregation patterns at?~?18 km and 3–5 km respectively had a high importance in female occurrence. However, pure habitat effects were also identified. Terrain slope, alfalfa, corn stubble and irrigated cereal stubble availability were the variables that most contributed to environmental models. Overall, models revealed a non-linear negative effect of slope and positive effects of intermediate values of alfalfa and corn stubble availability. High levels of cereal stubble in irrigated land and roads had also a positive effect on occurrence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female little bustard ranging behavior was spatially constrained beyo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during the non-breeding season. This pattern may result from different not mutually exclusive processes, such as cost–benefit balances of animal movement, configurational heterogeneity of environment or from high site fidelity and conspecific attraction. Measures aimed at keeping alfalfa availability and habitat heterogeneity in open landscapes and flat terrains, in safe places close to breeding grounds, could contribute to protect little bustard populations during the non-breeding sea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