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拉萨白鸡蛋重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按蛋重分组进行孵化。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孵化至第11天时,Ⅴ组的胚胎失重和失重率最大,分别为(4.11±0.71)g、(6.73±1.67)%;孵化至第20天时,Ⅴ组的胚胎失重最大,为(7.81±1.27)g,Ⅳ组的胚胎失重率最大,为(13.08±2.59)%;蛋重在60.0 g时,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最高,分别为85.19%和86.79%;不同组别的第11日胚龄蛋重、第20日胚龄蛋重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雏鸡的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强显著正相关(r=0.94)且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组别的雏鸡初生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豁眼鹅种蛋主要数量性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随机抽取1 000个豁眼鹅种蛋,分别测量其蛋重、蛋形指数,整批孵化并测量孵化过程中的种蛋失重,抽样测量种蛋蛋壳厚度和气孔数,分析上述种蛋数量性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蛋重在110~139 g的各个试验组孵化率均高于81%,蛋重低于109 g和高于140 g的各个试验组孵化率均低于75%;蛋形指数在1.40~1.54范围内时,孵化率为80.0%~88.2%,蛋形指数小于1.39(过圆)或大于1.55(过长)时,孵化率降至43.9%以下;孵化过程中,在同一胚龄种蛋绝对失重与蛋重呈正相关(r10=0.91、r21=0.94、r28=0.92),而相对失重较为稳定,正常出雏的种蛋在10、21和28日胚龄相对失重率分别为:4.02%、10.53%和14.13%,相对失重率过高或过低胚胎致死。经剖检测定一照、二照和三照死胚蛋与发育正常胚蛋气孔数有显著差别,发育正常胚蛋平均为75个/cm2,明显高于各期死胚蛋;发育正常胚蛋蛋壳厚度平均为0.452 mm,蛋壳过厚和过薄均易导致胚胎死亡。试验表明,豁眼鹅种蛋的数量性状对其孵化效果有明显影响,在孵化前应强化种蛋选择,以降低孵化成本和提高其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不同地区边鸡种蛋的孵化效果,试验选择山西忻州市、山西右玉县、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凉城县、河北张家口市、内蒙古卓资县、内蒙古包头市7个地区(7个地区按照以上顺序分别设置为试验1,2,3,4,5,6,7组)的各8只210日龄边鸡所产的种蛋各100枚,采用机器孵化法孵化种蛋,测定和计算各组种蛋的受精率、受精蛋数、破损蛋数、破损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5胚龄死胎蛋数、10胚龄死胎蛋数、19胚龄死胎蛋数、入孵蛋重、5胚龄失重、5胚龄失重率、19胚龄失重、19胚龄失重率、初生重、初生重占蛋重比例,分析比较各地区边鸡种蛋孵化效果。结果表明:试验4组受精蛋数最多,受精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最高,破损率最低,5胚龄死胎蛋数最少,19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3组破损率最低,10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7组19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6组种蛋的入孵蛋重最重,与试验5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试验1,2,3,4,7组(P<0.05);试验6组5胚龄失重、19胚龄失重率、初生重最高,与试验4,5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试验1,2,...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测不同蛋壳颜色鸭蛋对孵化失重的影响,选取莆田黑鸭种蛋500枚进行孵化,将试验种蛋分为白壳蛋组和青壳蛋组,通过测定各胚龄重,计算孵化失重和失重率,分析莆田黑鸭白壳蛋和青壳蛋孵化失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6胚龄、12胚龄、18胚龄莆田黑鸭白壳蛋组和青壳蛋组的孵化失重(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24胚龄和27胚龄,白壳蛋组和青壳蛋组孵化失重(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了莆田黑鸭蛋壳颜色对孵化失重有一定的影响,白壳蛋在孵化后期失重(率)大于青壳蛋。  相似文献   

5.
蛋重对蛋形指数孵化失重及初生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蛋重对蛋形指数、孵化失重及出生重的影响,选取三穗鸭种蛋500枚进行孵化,通过测定蛋重、蛋形指数、26胚龄重和初生重等指标,了解蛋重对其他各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蛋重的大小决定了26胚龄重和初生重(P<0.01),与蛋形指数和孵化失重没有必然联系(P>0.05),而蛋形指数与孵化失重和失重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蛋形指数影响种蛋的孵化失重。  相似文献   

6.
孵化期不同阶段对黄鬃鹅229枚种蛋进行称重.探讨孵化期种蛋失重规律及其与蛋重间关系。结果表明:黄鬃鹅种蛋孵化期平均失重率为11.95%;0~7胚龄的相对失重率为2.51%;8~18胚龄失重速度增加,相对失重率达4.20%;孵化后期失重速度最快,19-28胚龄的相对失重率达5.74%;而孵化期各阶段蛋重与19-28胚龄相对失重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性随胚龄增加而增强,说明入孵蛋重对孵化后期失重率有影响;死胚蛋失重率较正常蛋显著偏高,但蛋重不是造成死胚蛋失重率偏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探索了不同蛋重对汶上芦花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将挑选的324枚健康种蛋按蛋重分为3组:Ⅰ组(39.65~44.82 g),Ⅱ组(45.07~49.44 g),Ⅲ组(50.18~56.78 g),测算种蛋3个胚龄的失重和失重率,并对孵化效果和雏鸡初生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Ⅲ组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最高;种蛋的失重随蛋重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但失重率无显著差异(P>0.05);雏鸡初生重随着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汶上芦花鸡蛋重区间为50.18~56.78 g时孵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孵化期不同阶段对黄鬃鹅229枚种蛋进行称重,探讨孵化期种蛋失重规律及其与蛋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鬃鹅种蛋孵化期平均失重率为11.95%;0-7胚龄的相对失重率为2.51%;8~18胚龄失重速度增加,相对失重率达4.20%;孵化后期失重速度最快,19~28胚龄的相对失重率达5.74%;而孵化期各阶段蛋重与19—28胚龄相对失重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性随胚龄增加而增强,说明入孵蛋重对孵化后期失重率有影响;死胚蛋失重率较正常蛋显著偏高,但蛋重不是造成死胚蛋失重率偏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将6窝(共58头)1日龄长大哺乳仔猪分三个阶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7~21日龄阶段,两处理组间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哺乳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22~40日龄阶段,2.0%乳糖组中营养物质消化率极显著低于4.0%乳糖组(P<0.01),4.0%乳糖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2.0%乳糖组(P<0.05);在41~60日龄阶段,1.0%乳糖组蛋白质、粗纤维、总磷、铜和铁的消化率极显著低于3.0%乳糖组(P<0.01),3.0%乳糖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0%乳糖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白建 《中国饲料》2019,(1):31-35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随机选取320枚海兰褐鸡种蛋进行孵化。按蛋重将种蛋分为4组:Ⅰ组(51.0~55.9)g,Ⅱ组(56.0~61.0)g,Ⅲ组(61.1~66.0)g,Ⅳ组(66.1~70.6)g。通过研究比较4组不同蛋重区间内,海兰褐鸡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变化情况,及胚胎在各胚龄失重和失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Ⅱ组的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比Ⅰ组、Ⅲ组、Ⅳ组高9.81%、4.62%、7.11%(P> 0.05)。Ⅱ组的18胚龄失重率分别比Ⅰ组、Ⅲ组、Ⅳ组低10.99%、5.33%、34.82%(P <0.05)。(2)海兰褐鸡种蛋孵化的最佳蛋重区间为56.0~61.0 g。超出此范围,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有所降低。在生产实践中,必须选择适宜重量的种蛋进行孵化,以保证较好的孵化效果。(3)海兰褐鸡种蛋整个孵化期内,失重过程稳定。入孵蛋重不同,种蛋的失重率不同。失重率越高,种蛋孵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11.
蛋重对肉杂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肉杂种蛋按蛋重大小分为7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结果表明,蛋重对受精率和早期死胚率无显著影响(P>0.05),Ⅵ、Ⅶ组中后期死胚率显著升高(P<0.05);孵化至18天,Ⅰ组的相对失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Ⅱ、Ⅲ、Ⅳ、Ⅴ、Ⅵ组的相对失重差异不显著(P>0.05),Ⅶ组的相对失重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蛋重为58.1g~66.0g时,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2.41%~97.16%和88.00%~91.33%;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强正相关(r=0.98)。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主要讨论了冷冻液添加亚油酸蛋白(LAA)对牛体外受精胚胎(IVF)冷冻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低温(0~4℃)保存卵巢获得的卵子受精卵裂率达68.16%(167/245);②LAA添加浓度为4mg/mL时,IVF6日龄胚胎解冻后的存活率与孵化率分别为69.4%(34/49)和22.4%(11/49)最高;不添加LAA的解冻后胚胎的存活率及孵化率分别为47.8%(22/46)和13.0%(6/46)最低,两者差异显著(P<0.05),添加其他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③7日龄胚的冻后存活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1.4%(90/126)和23.0%(29/126),6日龄胚的分别为68.6%(48/70)和22.9%(16/70),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8日龄胚的分别为36.3%(33/91)和3%(3/91),与6,7日龄IVF胚冻后的存活率与卵化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饲粮锌水平对肉鸡组织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肉仔鸡(9~27日龄)为试验动物,采用大豆分离蛋白、蔗糖、玉米淀粉及去皮去胚玉米为主的半纯合饲粮,锌水平为10.5 mg/kg,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20,40,60及80 mg/kg 锌,观察饲粮锌水平对肉仔鸡生长发育和组织锌含量的影响。18天的试验结果表明,低锌组(10 mg/kg)除肝脏较重外(P<0.05),其它组织器官发育及体增重均不受饲粮锌水平的影响。促使全鸡及血液锌含量明显增加的饲粮锌水平分别为30及50 mg/kg(P<0.05)。当饲粮锌水平从10 mg/kg 增至30 mg/kg 时,胰脏、肝脏和胫骨锌含量分别增加63%、92%及63%;随着锌水平的继续增加,肝脏及胫骨的锌含量增加的幅度较小,二者(y)与饲粮锌水平(x)呈指数曲线变化,y 肝=61.54e~(-8.67/x)(r=0.95,P<0.01);y 胫骨=53.19e~(-6.92/x)(r=0.88,P<0.01);胰脏锌含量与饲粮锌水平呈正向变化,直线相关:y=37.97±0.34x,(r=0.78,P<0.01)和幂曲线相关:y=18.81x~(0.284),(r=0.82,P<0.01)。胰脏沉积锌的能力远大于肝脏和胫骨。根据上述结果认为,胰、肝和胫骨锌是评价饲料锌效价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爱拔益加(AA)肉种鸡产蛋中期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胚胎期蛋黄及血清脂类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20周龄体重相近AA肉种母鸡30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当产蛋率达到5%时开始正式试验,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20%、80%的试验饲粮,各组均限饲且饲喂量相同。于产蛋中期(37~39周龄)进行人工授精并按肉种鸡分组收集种蛋(每组150枚)进行孵化,分别于12、13、15、17、19、21胚龄采集蛋黄、血清样品。试验结果表明:1)高能组蛋黄中,12、13、17、19胚龄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2、17、21胚龄高能组及13、17胚龄低能组的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2)高能组胚胎血清中,17、19胚龄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17胚龄的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13、19胚龄的甲状腺素含量,15、17胚龄的生长激素含量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15、21胚龄的胆固醇含量,12、19胚龄的葡萄糖含量,21胚龄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13、17、19胚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低能组胚胎血清中,12、13、15、19胚龄的葡萄糖含量,17胚龄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12、17、19、21胚龄的生长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除13胚龄外各胚龄的胆固醇含量,15、17胚龄的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15胚龄的甲状腺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各胚龄血清瘦素含量及12、13、17胚龄的胰岛素含量整体随肉种鸡饲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而降低,除15、21胚龄外的各胚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整体随肉种鸡饲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而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综上所述,肉种鸡采食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将会对12胚龄后的胚蛋蛋黄、胚胎血脂代谢产生母体效应,并显著提高了蛋黄粗脂肪、胆固醇含量及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蛋形指数对拉萨白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按蛋形指数分组进行孵化,并对蛋形指数与孵化效果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形指数(横径/纵径)在0.68~0.72时,0胚龄蛋重、纵径均值、头照(第11日胚龄)蛋重、二照(第20日胚龄)蛋重最大,分别为:(51.92±5.27)g、(57.71±1.97)mm、(48.95±4.67)g、(45.47±3.97)g;蛋形指数(横径/纵径)在0.73~0.77时,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雏鸡的初生重最大,分别为:82.65%、86.60%、(36.31±4.71)g;蛋形指数(横径/纵径)在0.78~0.82时,头照(第11日胚龄)失重、头照(第11日胚龄)失重率、二照(第20日胚龄)失重、二照(第20日胚龄)失重率最大,分别为:(3.35±0.93)g、(6.64±1.54)%、(6.70±1.47)g、(13.47±2.56)%;蛋形指数(横径/纵径)在0.83~0.87时,橫径均值、受精率、健雏率、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最大,分别为:(42.82±1.23)mm、97.26%、95.96%、(70.23±3.58)%;雏鸡初生重与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研究为拉萨白鸡今后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鸡胚胎及其部分组织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5~19.5日胚龄的新扬州鸡胚蛋称重,并对部分组织器官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孵化过程中相对胚重随胚龄的增大而增加,呈强正相关(P<0.01)。16.5~19.5日胚龄的胚重与入孵蛋重呈极显著相关。胚重、肝脏重、肌胃重、肠重、胫骨长随胚龄的增大而增加。各组织器官在胚胎发育中期的相对生长强度大于后期。胚胎及其组织器官的生长,既取决于胚胎的生理功能需要,同时也与营养物质的获取有关。  相似文献   

17.
测试了沙生冰草(Agropyroncristatum deseotorum)、无芒雀麦(Bfomus ynermis)不同株龄的细胞壁、细胞内容物含量。沙生冰草细胞壁含量(y)与株龄(x)(半月龄,下同)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8609 P<0.01),其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48.45+1.91x(P<0.01 r~2=0.74),其细胞内容物含量(y)与株龄(x)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r=-0.8586 P<0.01).其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37.67-1.78x(P<0.01 r~2=0.74)。无芒雀麦细胞壁含量(y)与株龄(x)间呈显著正相关(r=0.6768 P<0.05),其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53.88+0.83x(P<0.05 r~2=0.46),其细胞内容物含量(y)与株龄(x)问呈非常显著负相关(r=-0.9524 p<0.01),其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33.80-1.27x(P<0.01 r~2=0.91)。用株龄变量估测了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木质素、粗蛋白、初水分含量的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8.
13~18周龄笼养蛋鸭适宜蛋白质和蛋氨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 32 4羽满 1 2周龄的金定鸭 ,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屠宰试验和对试鸭产蛋期 (1 9~ 2 8周龄 )产蛋性能的观察 ,研究了在等能条件下(ME :1 1 51MJ/kg) ,不同蛋白质水平 (CP :1 3 %、 1 5 %、 1 7% )和蛋氨酸水平 (Met/CP :0 0 1 7、 0 0 2 2、 0 0 2 7)组成的 9种饲粮对 1 3~ 1 8周龄笼养蛋鸭的生长性能、养分利用、体成分沉积和产蛋期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阶段饲粮粗蛋白、蛋氨酸水平对体增重影响不显著 (P >0 0 5) ;体增重与蛋氨酸 (% )呈一定的正相关 (r=0 4574) ;CP为 1 3%、Met/CP为 0 0 2 7组采食量一直较稳定、较高 ,且饲料效率又好。代谢试验 :不同粗蛋白、蛋氨酸水平饲粮对试鸭氮存留率和能量的利用率影响显著(P <0 0 5或P<0 0 1 ) ,且它们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随蛋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 ;磷的利用率也分别以CP为 1 3%的水平和Met/CP为 0 0 2 7的水平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水平对磷利用率 (P <0 0 1 )。屠宰试验 :当Met/CP为 0 0 2 7时 ,体氮沉积量和体磷沉积量最佳。产蛋性能 :开产日龄和高峰日龄与 1 3~ 1 8周龄CP食入量呈弱的负相关 (r=- 0 1 83 3和r=- 0 0 984) ,与蛋氨酸食入量呈正相关 (r =0 5780和r =0 435 0 )。饲粮粗蛋白、蛋氨酸水平对 1 9~ 2 8周龄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讨木聚糖酶对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蛋鸡生产性能影响机理及适宜添加量。选择290日龄海兰褐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日粮中分别添加0g/t、100g/t、150g/t、200g/t木聚糖酶(15000u/g),试验时间30d。结果表明,在杂粕型蛋鸡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有如下优势:①有提高产蛋率和蛋重的趋势(P>0.05),对料蛋比影响不明显;②提高了营养物质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2.15%~2.81%(P<0.05),粗蛋白提高了0.57%~6.64%(P<0.05),粗纤维提高了57.04%~82.01%(P<0.01),粗脂肪提高了0.55%~2.18%(P<0.05),钙提高了2.67%~10.91%(P<0.05),磷提高了10.52%~14.27%(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回肠食糜黏度下降了8.12%~10.25%(P<0.05);结肠食糜黏度亦有降低趋势(P>0.05)。综合考虑,玉米-豆粕-杂粕型蛋鸡日粮中木聚糖酶(15000u/g)的适宜添加量是100~150g/t。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胚胎注射L-精氨酸和L-鸟氨酸对肉仔鸡早期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200枚孵化18d的艾维因肉仔鸡活胚蛋,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枚蛋。处理组I不注射任何营养物质作为对照,处理组II、III、IV分别向羊膜腔内无菌注射L-精氨酸(0.5%)、L-鸟氨酸(0.5%)、L-精氨酸+L-鸟氨酸(0.25%+0.25%)营养液1m。L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处理组的肉仔鸡早期肠道黏膜形态学结构都得以改善(P<0.05或P<0.01),其改善程度在不同时间(出壳后2、72h、7d)、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不同处理之间有所不同,且L-精氨酸与L-鸟氨酸的加性效应不明显。胚胎注射都可极显著提高肠道隐窝细胞增生率(P<0.01),其中以注射L-鸟氨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