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苏剑波  李川 《河北渔业》2012,(11):55-57
随着大鲵养殖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病害也伴随而来,成为大鲵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从技术员的角度通过分析引起大鲵疾病的原因以及病原的传播途径,总结了大鲵疾病有效的、简易的诊断方法以及常用的给药方式,以其为大鲵养殖户提供参考,促进大鲵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在全国的迅速发展,各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时常暴发,给养殖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研究中心成功治疗的一例大鲵感染点状产气单胞菌病例进行总结,以供参考。一、流行情况及病症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2015年4月中旬,在重庆开县某大鲵养殖场的1万多尾大鲵,1000尾左右突现病状,并陆续死亡,平均发病率高达10%,平均死亡率达50%,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大鲵又名娃娃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集药、食、观赏、科研价值于一身。本文分析了大鲵疾病防治中常用抗生素治疗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实现大鲵无抗健康养殖的几种疾病防控方案,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也为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一、抗生素治疗大鲵疾病弊端抗生素是一类能通过影响细胞代谢干涉并杀死外源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在大鲵病害防治领域尤其是细菌性、真菌性疾病的防治中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2011,(11):67-67
9月下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病害研究室与鱼类养殖与育种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在前期成功分离大鲵病毒性出血病病原——大鲵虹彩病毒的基础上,又成功研制出大鲵病毒性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这项研究已经建立了细胞大规模培养、病毒大量增殖、病毒灭活的方法,灭活疫苗已经通过细菌检验、细胞培养安全性试验与鱼体安全性试验。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试验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及大鲵繁苗的生境小区。秦岭地区形成大鲵产业的优越条件和当前大鲵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系统修复的角度,促成大鲵产业化持续与健康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寄生虫性疾病严重影响大鲵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已知的大鲵寄生虫性疾病的致病病原体、疾病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大鲵的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特殊的进化地位,人工繁育和养殖大鲵具有科学研究和经济学双重意义。但多种高传染、高致死性疾病成为大鲵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等。本文就目前大鲵多种病害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简单综述,为中国大鲵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必备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贾秋红 《河北渔业》2014,(12):41-42
2013年7月,陕西省汉中某大鲵养殖场发生以大鲵体表和四肢多处溃烂并伴有出血为特征的疾病,染病大鲵大量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测,最后确诊病原为大鲵虹彩病毒。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养殖场大鲵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2月下旬,广东省大鲵产业协会向全省大鲵产业从业者发出《告大鲵产业从业者书》,称全省大鲵驯养繁育规模达100万尾以上,但由于省外大鲵产品大量违规贩运入粤,导致市场混乱,价格暴跌,呼吁业届依法生产经营,举报无证生产经营、违规贩运行为。据悉,目前广东省大鲵产业产品屯积、市场混乱,销量收窄,价格  相似文献   

10.
大鲵疾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作者自1996 年开展大鲵人工繁殖试验以来,对大鲵蝌蚪期、幼鲵期、成鲵期的主要疾病从体外到体内作了细致的观察,对疾病的病因、病症、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作了阐述,论文为确保大鲵的正常繁殖、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和治疗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细菌性疾病,针对已知的大鲵细菌性疾病的致病病原菌、发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概述,并提出了相应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Cytodex 3微载体悬浮培养系统规模化培养大鲵肌肉细胞(GSM)和大鲵虹彩病毒(GSIV),研究了微载体培养GSM细胞的形态和增殖特性,同时测定了病毒在培养系统中的增殖动态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Cytodex 3微载体培养系统中,将GSM细胞在贴壁期以转速30 r/min,每静置40 min搅拌2 min的方式间歇搅拌,10 h后贴壁率可达95%,培养基中最适血清浓度为10%,最适微载体浓度为2 g/L,最适细胞初始接种密度为1.2×10~5 cells/mL;增殖期以25 r/min的连续搅拌方式可以达到最佳的细胞生长效能。倒置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GSM细胞呈长梭形,紧密贴附在Cytodex 3微载体上,生长良好。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培养GSM细胞,以感染复数(MOI)为0.5的剂量接种GSIV至规模化培养的GSM细胞,48 h后GSM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72 h病毒滴度达到最高TCID_(50)=10~(–8.50±0.20)/mL。本研究为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的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3.
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 as food and medicinal product has been an important aquaculture object in China. Study of gene function in 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equires accurate normalization though the use of appropriate reference genes. In this stud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ree candidate reference genes including β‐actin, GAPDH and cytb of different tissues,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different challenges in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were evaluated by qPCR. The stabilities of these three reference genes were analysed by geNorm, NormFinder and BestKeeper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GAPDH was more stable than that of β‐actin and cytb in four tissues and at two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ompared with GAPDH and cytb, β‐actin was the most stable in spleen of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treated with LPS or GSIV. Therefor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GAPDH was the suitable reference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and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The β‐actin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gene in spleen of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hallenged with LPS and GSIV. This study provides convincing information for the GAPDH and β‐actin as suitable reference gene in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of different tissues,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different challeng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鲵皮肤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新  郑尧  艾闽  刘宏社  杨辉  张莹莹 《淡水渔业》2011,41(1):92-95,91
采用常规方法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皮肤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以及Ca、P、Zn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新鲜大鲵皮肤水分含量为77.84%,粗蛋白含量25.45%,粗脂肪含量1.23%,灰分含量0.82%;矿质元素中Ca含量101.20 μg/g、P含量730μg/g、Z...  相似文献   

15.
大鲵虹彩病毒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SIV对热处理敏感,56℃和65℃处理30 min均可彻底灭活病毒;GSIV经酸(pH3)和碱(pH10)处理,病毒滴度(TCID50)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8.58、9.04个对数级,差异极显著(P<0.01);GSIV经有机溶剂氯仿、乙醚以及胰蛋白酶处理,TCID50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9.33、7.83、6.49个对数级,差异极显著(P<0.01)。冻融次数对GSIV滴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GSIV对细胞培养物的感染性试验结果表明,GSIV可在鲤上皮瘤细胞系(Epithelioma papilloma cyprini,EPC)、斑点叉尾鮰肾脏细胞系(Channel catfish kidney,CCK)、虹鳟鱼性腺细胞系(Rainbow trout gonadal,RTG-2)等细胞中增殖,但在EPC、CCK细胞中增殖速度快,TCID50高;GSIV在EPC细胞中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5℃。GSIV在EPC细胞中增殖动态试验结果表明,GSIV感染细胞6 h后TCID50开始快速上升,进入对数增长期,72 h时TCID50达到最大值,以后趋于稳定。GSIV感染EPC细胞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EPC细胞质中可见大量虹彩病毒样颗粒,呈晶格状排列,直径约140 nm。  相似文献   

16.
大鲵幼苗饲养增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工养殖大鲵幼苗100尾,分5组每组20尾,饲养时间从稚鲵开食至1龄末,共一年时间。在适宜的饲养环境下,幼鲵体重从出膜的0.27-0.33g经过1年的饲养达24.68~30.42g,1龄净增重达24.41~30.09g,1龄增重率达8826%~9118%。1龄内的幼鲵生长态势极为迅速,增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大鲵养殖业中的疫病困扰,经过近两年的健康养殖研究,探索了一种疫病预警预报及防控体系建设的方法,在此做一介绍,以期推动大鲵健康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时间段泉水和河水对幼鲵(Andrias davidanus)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幼鲵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增重存在差异。第二阶段幼鲵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第一阶段(P<0.01)。1号点(泉水)幼鲵平均增重和日平均增重极显著高于2号点(河水)幼鲵(P<0.01);第一阶段1号点日平均水温极显著高于2号点(P<0.01),最低温度较河水高6.95℃,且1号点水温变化较小。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幼鲵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添加蜂胶佐剂、弗氏佐剂和铝胶佐剂后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取已制备好的大鲵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分别加入3种佐剂,充分混匀后制备成含菌量为1×108 CFU/mL的佐剂疫苗,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健康大鲵(平均体长40 cm、平均体质量85 g),每尾1 mL,并设不加佐剂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第1、4、7、14、21、28、35天尾静脉采血,利用凝集反应检测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35天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蜂胶佐剂组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1~14天呈上升趋势,第21天达最高,为1: 469.33,弗氏佐剂组于免疫后第1~28天呈上升趋势,第35天达到最大值,为1: 448.00,随后呈下降趋势;铝胶佐剂组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1~21天呈上升趋势,第28天达到最大值,为1: 362.67,不加佐剂组于免疫后第21天达最高,为1: 384.00,随后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基本稳定在1:4.00。攻毒感染试验表明,蜂胶佐剂组、弗氏佐剂组、铝胶佐剂组和不加佐剂组的死亡率为10%、20%、25%和35%,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8.9%、77.8%、72.2%和61.1%,对照组大鲵死亡率为90%;3种佐剂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其中以蜂胶佐剂疫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