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进行冬小麦种植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需要加强对冬小麦各个期间的有效田间管理,从而保证实际种植工作的有序进行.比如,要加强对冬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的重视程度,需要相关种植人员掌握主要的管理要点,以提升田间管理效果和质量为主,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使得田间管理能够对冬小麦在返青期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在小麦苗期生长阶段中返青期是最后一个阶段,此环节要注重做好晚弱苗生长管控,调节旺苗徙长,对群体大小以及成穗率高低进行控制。因此在返青期要确保小麦尽早返青,叶葱绿,分蘖稳定,根部生长健壮。同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要根据苗情、墒情实施分类管理,预防早春冻害和抗倒伏,加强病虫害防治,合理进行叶面喷肥,保障冬小麦种植成穗率提升,提升亩产量。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是一种“胎里富”的庄稼,营养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冬小麦的“坐胎”,而返青期正是冬小麦“坐胎”的关键时期,培育壮苗成为此阶段小麦生产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搞好冬前管理的基础上,继续抓紧抓好返青期管理,是夺取冬小麦丰收的重要环节。从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冀中南地区冬小麦返青期的麦苗长势参差不齐,旺苗、壮苗、  相似文献   

4.
以抗寒性不同的3个冬小麦品种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为试材,研究了越冬期间和返青期冬小麦分蘖节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RC)和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含量等4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越冬前叶面积量与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冬麦的安全越冬;相对电导率在越冬期(12月4日)变化幅度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而在返青期(3月26日)相对电导率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整个越冬过程中及返青期可溶性糖的含量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在越冬末期(2月3日),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幅度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脯氨酸、丙二醛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返青期是产生春季分蘖、形成春季新根的关键时期,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导致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之间的矛盾,以及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之间的矛盾,影响到麦苗的健壮生长。为了培育壮苗,应以保墒、增温为中心,再辅以施肥。主攻目标:促冬蘖、增春蘖、促根、控旺、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达到穗大粒多的目的,为丰产高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由于今年冬春季气温偏高,进入2月中旬,冬小麦已经开始进入返青期,为促进苗情积极转化,应尽早开展春灌,一般麦田可灌水一次,冀中南地区今年冬春过于干旱,要尽快灌水,以缓解土壤墒情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小麦返青期是小麦生长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以生根、长叶和分蘖为主,是亩穗数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做好小麦返青期的田间管理,可为小麦高产丰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新信息优先原理,对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新信息优先的GM(1,1)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GM(1,1)模型和基于新信息优先的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比GM(1,1)模型精度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水肥调控研究结果表明,高肥力条件下一、二类麦田的春季水肥施用方法,即在冬前浇好封冻水的前提下,推迟浇返青水,在小麦拔节前进行第1次随水追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首先基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焦作地区2004年至2011年农村人口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人口与年份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次在焦作地区2004年至2011年农村人口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灰色系统的GM(1,1)理论,构建了农村人口预测模型。通过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实现了对焦作地区未来2012年至2020年农村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选取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和黑龙港区的10个县1973-2007年气象资料,计算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用气候生产潜力偏离光温生产潜力的差值反映干旱状况。计算出干旱减产率及不同干旱等级在不同区域发生的风险概率,并与冬小麦前、中、后期的自然水分亏缺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两熟产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低、干旱减产率高、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高,且区域之间差异大,年际间波动明显。冬小麦中、后期自然水分亏缺率与干旱减产率的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鄂温克族自治旗羊草返青期预报模型,首先对该旗30年的4月18日和4月28日20~30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近22年羊草返青日期及牧草返青日数、各月温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30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及牧草返青日数不是影响牧草返青的主要因素,而温度是影响羊草返青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羊草返青期与3-5月、3-4月均温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鄂温克族自治旗羊草返青期预报模型:Y=-2.34×T3-5+123.38,Y=-1.79×T3-4+113.41。建立的模型可为及时、准确地开展天然草场牧草返青期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来,冀南冬麦区日平均气温≥0℃终日、冬小麦冬前≥0℃积温和10~12月平均气温年际间波动较大,总体线性增长趋势不明显.但近5年来,日平均气温≥0℃终日明显推迟,冬小麦冬前≥0℃积温显著增加.小波分析表明:日平均气温≥0℃终日变化存在4~7年和14~17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冬前≥0℃积温存在5~10年和15~20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未来3~5年日平均气温≥0℃终日将处于偏晚期,冬前≥10℃积温呈增加趋势;10~12月平均气温存在3~5年、8~10年和20~25年三类尺度周期变化规律,未来8~10年升高趋势比较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未来3~8年冬小麦冬前热量仍呈增加趋势,但年际间波动明显,冬小麦播种期应根气象部门中长期气候预测年际间适当调整,避免热量资源波动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SAT模型河北省冬小麦优化栽培管理方式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DSSAT模型在河北省麦区得到应用并制定相应的最佳农田管理措施,本研究利用DSSAT模型模拟了小麦生长中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播和晚播均会减少成熟期最大干物质量,当播种日期在10月9日时小麦最大干物质量和产量均达最高;播种密度为450株/m~2时产量达到最高,低于450株/m~2时小麦产量下降明显,高于450株/m~2时小麦产量也出现轻微下降;施氮量大于240 kg/hm~2时冬小麦产量增长速率降低,施氮量超过360 kg/hm~2时冬小麦产量变化不明显;每次最佳灌溉量在60 mm。因此,通过模型拟合确定的试验区合理播种日期为10/5—10/21,播种密度为450株/m~2,合理施氮量为240 kg/hm~2,每次灌溉量为60 mm。  相似文献   

15.
以冬小麦‘石麦18’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灌水定额,进行灌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大田冬小麦的耗水规律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灌水定额范围内,不同灌水定额处理对冬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亩穗数和穗粒数。在试验区,当冬小麦播种后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率70%左右,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约140mm,冬小麦品种‘石麦18’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分别灌水1次,每次灌水35~40m3/667m2,可达到节水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小麦主要病害种类及地域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河北省麦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普查,初步归纳了河北省小麦主要病害种类,根据气候因素和土壤类型,对小麦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和赤霉病等的地域分布做了聚类分析。指出了病害的不同发生区域及病害的危害特点。此外,还对病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对病害的宏观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添加秸秆与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干物质转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确立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宁麦16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秸秆和氮肥2个因素,其中秸秆设添加(26g/盆)和不添加2个水平,氮肥设5个水平,其小麦全生育期的施氮量分别为0,0.08,0.12,0.16,0.20g/kg,共计10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最后对添加秸秆、氮肥用量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效应量进行计算。【结果】无论添加秸秆与否,小麦籽粒产量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均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添加秸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千粒质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量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而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均明显下降。小麦各生育阶段氮素累积量和花前氮素转运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花后累积氮素对籽粒氮贡献率显著上升。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氮肥农学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氮肥表观回收效率在各氮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效应量分析表明,氮肥水平效应量大于添加秸秆以及添加秸秆×氮肥水平交互效应,而添加秸秆对小麦千粒质量和氮肥农学效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在添加秸秆条件下配施氮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干物质转运和氮肥利用率,有利于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实施绿色农产品名牌战略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河北省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制约河北省绿色农产品名牌的因素,提出加强品牌意识、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品牌营销等措施,以推进河北省绿色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19.
以选取的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和黑龙港区的6个县(市)为样点,通过统计各地1973—2007年35年气象资料,分析了与灌溉决策有关的气候条件和冬前应变灌溉方案。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产区1/3年份的降水可满足播种出苗需要,这时趁墒播种应为首选。其他年份应尽量采取灌足底墒水播种的方式。若因农时紧张需适时抢播,播后应马上灌蒙头水。由于冬季气候变暖,越冬前的灌水应以保证越冬期和返青至拔节期水分供应为主,防御冻害为辅,应通过合理的冬前灌溉保证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能推迟到拔节前后。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鉴定和评价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宜河北省推广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采用稳定性指数(WAASB)和同时选择指数(WAASBY)对2018—2019年河北省冬小麦节水组14个参试品种在10个试点产量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效应是引起产量变异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基因型效应所占比例最小。通过卡方检验发现,AMMI 2和GGE 2分别为AMMI家族和GGE模型的适宜模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信号和GGE信号比例分别占84.06%和85.25%。各种稳定性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轴共计解释了方差变量的72.3%。产量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稳定因子以及几何适应性指数均呈现出高度正相关。‘衡H1704’‘中农202’‘众信8482’ ‘MG729’‘金禾16415’和‘石Ta14’等品种被籽粒产量×稳定性指数双标图选为丰产性突出、稳定性好的品种。其中,‘众信8482’的WAASBY同时选择指数得分最高,是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的。而‘邯科4242’的WAASBY得分最低,是表现最差的品种。大曹庄、深州、永年等试点适宜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为‘衡H1704’和‘中农202’,藁城、武邑、南皮和邢台等试点适宜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为‘博麦11号’‘邯生414’和‘科茂60’,邯郸和鹿泉等试点适宜种植的品种是‘邯科4242’和‘MG729’,‘众信8482’适宜在深州、辛集、邢台和永年等试点种植。综上,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稳定性指数(WAASB)和同时选择指数(WAASBY)可为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示范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