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冬小麦品种石麦18亩产700 kg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334—2020)规定了冬小麦品种石麦18产量达到10 500 kg/hm~2的品种技术指标、基础条件、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适用于石家庄地区符合该基础条件的地区。该规程的制定有利于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最大程度发挥品种潜力。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石优20号亩产550~600 kg节水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333—2020)规定了冬小麦品种石优20号节水优质生产的基础条件、关键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市具有本标准基础条件的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3.
1生态条件 盐都县常年日平均温度14.8℃,10月20日至翌年6月10日,0℃以上有效积温为2435.8℃,小麦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11.4℃;实际日照时数1419小时,日照百分率53%;降水量为355.9mm.全年降水量为1008.6mm.我县地势平坦,地面真高2.0~2.5m,地下水位高度1.37m,土质较粘,有机质含量1.7%,全氮0.12%,全磷0.09%,速效磷6.3mg/kg,速效钾112mg/kg.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近年来在南疆广泛种植,其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能够很好的适应冬小麦+玉米两熟制两早配套栽培的需要。2005年阿克苏地区种植面积达4万11m^2,平均单产近6750kg/hm^2。其中1万hm^2麦田单产达到7500kg/hm^2。这些年,生产上涌现出许多单产水平达8250kg/hm^2甚至9000kg/hm^2的高产攻关典型。根据这几年来在组织、实施冬小麦高产攻关过程中所摸索、研究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各地高产栽培的经验,对新冬22号品种大面积实现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实现高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旱作雨养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旱作雨养稳产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02—2019)规定了冬小麦旱作雨养稳产栽培技术的适用范围、基础条件和关键栽培技术。其适用于衡水地区。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亩产600kg配套技术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了冬小麦亩产600kg配套技术体系的土、肥、水管理指标及产量结构指标。经过几年的高产攻关实践,验证了高产技术指标的实用性和产量指标的重演性。早茬(精播),小播量,每亩基本苗9万,肥水前重后轻,形成小密度大株型结构;中茬(中播),中播量,每亩基本苗13万,肥水适中,形成中密度中株型结构;晚播(独秆),大播量,每亩基本苗45万,肥水前轻后重,形成大密度小株型结构。最终使各种类型都达到群体合理,穗数、粒数、千粒重“三高点”得到统一,实现亩产600kg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新品种莱州953的选育及亩产600kg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冬小麦超高产品种的育种目标、亲本选配及后代选择的经验,育成的紧凑大穗型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莱州953,同地块连续6年亩产超600kg,最高亩产650.7kg.该品种分蘖力强,两极分化早、快,抗寒耐冻,高抗倒伏,高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秆锈免疫,极抗纹枯病,落黄好.籽粒蛋白质含量15.16%,赖氨酸0.46%.成穗率偏低,应适当增加播种量.适宜群体动态是:每亩基本苗16万左右,冬前总茎数80万,春季最高茎数100万左右,亩成穗30~35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黑龙港流域冬小麦适宜的春灌模式,实现节水增产目标。采用田间试验,在春灌一水条件下,以春季不灌水为对照(CK),设置3月25日、4月5日、4月15日和4月25日4个灌水时间处理,研究了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衡4399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各处理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呈明显降低趋势;除4月5日灌水处理后期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外,其他各处理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灌水时间的推迟而显著降低。春灌一水条件下小麦产量显著CK,不同灌水时间处理的小麦产量表现为4月5日3月25日4月15日4月25日,其中,4月5日灌水处理的穗长最长,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最多,不孕小穗数最少,千粒重较大,产量达7 840.36 kg/hm2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春灌一水条件下,适当推迟灌拔节水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其中4月5日灌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库尔勒市冬小麦新冬22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冬小麦新冬22号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技术指标 1.土壤要求和供肥水平 土壤要求有机质含量在11克/千克以上,碱解氮35毫克/千克以上,有效磷6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钾250毫克/千克以上,总盐15克/千克以下.667米^2施有机肥1.5~2.0吨、磷酸二铵15~17千克、尿素20-25千克、硫酸钾5~6千克、硫酸锌0.2~0.3千克。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公顷产量超7500公斤简化栽培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涉及大面积小麦超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相关专题的研究,将各专题研究的技术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建立了适宜不同生产条件的2个简化栽培技术新途径,即"矮、密、早"简化栽培新途径和撒播简化栽培新途径;研制出了能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品种高产潜力的3个超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即普通分蘖型品种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冬前一次分蘖高峰型品种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和主茎优势型品种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科技兴农"和"科技成果转化"小麦高产技术工程建设,结合木垒县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完善了小麦栽培、科学施肥、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等先进技术;通过科学的协调应用,三年来项目区的冬小麦连年获得400 kg/667 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额敏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高产、优质小麦生产的适宜区域。推广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技术,对提高小麦单产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以来,在推广冬小麦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额敏县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制定了冬小麦单产7 500 kg/hm2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通过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河北省5个试验基点研究了大田实验条件下冬小麦春季不同灌水处理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小麦产量增加。春灌两水和春灌三水处理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一水处理的产量,但两水与三水处理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初步认为,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河北省大部分麦区冬小麦春季生产上合理的节水灌溉方案为:拔节水、开花水。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在冬小麦获得相近产量的前提下,春季灌水次数减少2次,小麦生育期间节水80 ̄100m3,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民和灌区春小麦套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国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87-4788
概述了青海省民和灌区春小麦套玉米的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6.
引黄灌区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宁夏引黄灌区粮食高产创建水稻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形成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建议:水稻种植品种应以宁粳43号为主,搭配种植宁粳41号等优质高产品种;重点推广大棚工厂化育秧、旱育稀植、配方施肥、节水控灌、机插机收等标准化栽培技术,以实现目标产量10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亩产600kg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5年来对亩产500kg以上(600kg)小麦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得出:冬小麦亩产600kg的地块较亩产500kg的麦田土壤肥力显著提高,保肥供肥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苗多穗型品种以8~12万苗为宜,大穗型品种以14~16万苗为宜;重追拔节肥,补施挑旗肥;全生育期浇3~4次水,后期以延长功能叶片存活时间,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粒重为目的采取有利措施,最终可获得亩产600kg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春季灌溉次数为主处理,以当地主栽冬小麦品种为副处理,探讨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叶面积、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以3水处理最大,随浇水量的增加,各品种在灌浆后期均能保持相对较大的叶面积,且旗叶光合速率和SPAD值较高。综合各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认为2008年以浇2水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推荐节水高产品种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泰山23、泰山223、山农6号和石家庄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灌水方式,印W1底墒水(生育期不浇水)、W2底墒水+春1水(拔节水-孕穗期)和W3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主要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下4个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籽粒蛋白质含量性状.结果表明,W1和W2、W3之间产量差异显著,W2和W3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显著.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品种之间表现不同,泰山23较其它3个品种变化较小.不同灌溉模式对试验品种均表现为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减少,W1显著高于W2和W3.根据本研究结果可知,说明泰山23具有较好产量潜力和品种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