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粉病是影响草莓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00年以来,草莓白粉病在我市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在保护地草莓发生尤为严重,病叶率达40%以上,病果率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现将其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草莓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一般病株率为46.5%,病果率42.0%,重病病株率和病果率分别可高达75%、80%以上,甚至会毁灭成灾。  相似文献   

3.
4.
保护地因温、湿度条件适宜 ,特别是在深秋至早春遇到连续的阴、雨、雾、雪等寡日照天气 ,温度低 ,相对湿度大 ,极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同时由于保护地内温湿度恒定 ,受外界影响较小 ,不但发病频率高 ,而且防治难度大。因此保护地草莓白粉病要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1 农业防治1 1 合理的轮作 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合理的轮作 ,以降低菌源基数 ,减轻病害的发生。1 2 选择抗病品种 目前主栽的丰香 ,由于具有早熟、果形美观、口感好等特点 ,因此商品价值较高 ,但是不抗白粉病。鬼怒甘、章姬等对白粉…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草莓白粉病的发生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中尤为严重。四川省绵阳市近几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草莓保护地栽培,但近年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其提高品质、产量和效益的一大障碍。因此,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并提供合理安全的用药技术已成为保护地草莓生产中的迫切需要。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保护地草莓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白粉病是草霉设施栽培中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病害,影响草霉植株的生产和产量,严重地块造成整只大棚内植株死亡。为探索防治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应用丰收纯WP防治草霉白粉病,现将试验效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32.5%丰收纯WP1000倍、1500倍、2000倍(浙江省农科院提供)、12.5%烯唑醇WP3000倍(浙江省农科院提供)、80%大生700倍(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和清水对照。1.2试验方法选于建德市绪塘村农户于汉照草毒日334m2,品种为丰香。各药剂浓度设4次重复,每重复小区50株,随机排列,重复之间设立隔离行(株)。于10月15日…  相似文献   

7.
8.
谷军 《中国果树》2003,(2):54-54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 ,能为害草莓叶片、花和花蕾及果实等多种器官。辽宁省东港市是草莓白粉病重发区 ,1997年全市有 30多座温室草莓因白粉病危害而绝收。多年来草莓白粉病在我市以温室发生最重 ,但 2 0 0 2年由于夏秋季节缺雨干旱 ,大多数草莓育苗田发生白粉病 ,这对冬季温室草莓生产形成了很大的发病隐患。草莓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很大差异 ,杜克拉、吐德拉、卡尔特一号、宝交早生、哈尼等品种抗性较好 ,丰香、幸香抗性较差 ,章姬、鬼怒甘、枥乙女等品种属中抗品种。温室生产时尽量选用抗病品种 ,如果栽培不抗病品种就要格外…  相似文献   

9.
设施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呈逐步加重趋势,肖长坤等为您详细介绍其综合防治技术,文章同时配发彩图。  相似文献   

10.
谷军 《北方果树》2003,(2):39-39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白色菌丝,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病菌逐渐漫延扩展,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选择11种杀菌剂结合清除病残体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清除病残体的情况下,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在3次用药后防效逐渐增加,至第3次药后7 d在所有药剂中防效最好,达到79.90%;66.8%嘧霉胺悬浮剂药效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好,在第1、2次施药后7 d防效均为第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5%乙嘧酚悬浮剂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前2次施药后7 d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显著高于除66.8%嘧霉胺悬浮剂以外的其他药剂处理;除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有轻微药害产生,其余各供试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药,草莓生长安全、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测定了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000、3000、4000倍液)、30%氟菌唑WP(2000、2400、3000倍液)和50%醚菌酯WG(2000、3500、5000倍液)3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药效试验中,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000倍液对草莓叶片白粉病的防效为90.8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0%氟菌唑WP最高防效为85.58%;50%醚菌酯WG最高防效为76.21%。大田试验中,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000倍液对草莓叶片和果实白粉病的防效也最高,分别为98.20%和67.49%;30%氟菌唑WP最高防效分别为74.72%和60.78%;50%醚菌酯WG最高防效分别为76.00%和49.01%。3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对叶片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好于果实白粉病害,且试验浓度条件下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13.
以10种杀菌剂为试材,以百菌清和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及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且稳定,在第3次喷药6 d后,防效分别为30.86%、28.22%。通过对草莓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抑制作用,均高于清水(CK1)处理。通过对比,说明吡唑醚菌酯、唑醚·乙嘧酚、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大田防效稳定安全,可用于西昌地区温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中武  王楠 《北方园艺》2010,(19):169-170
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为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50%翠贝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75%十三吗啉乳油33 mL/667m2等,确定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3个种类杀菌剂为目前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首选药剂,建议以上各种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其抗性的产生,为果农更好地防治该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草莓抗白粉病的离体鉴定及农药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草莓白粉菌孢子抖落或喷雾接种在直径1 cm草莓叶盘上,放到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密封后在2ooc、光照3000 lx(16 h/d)的条件下培养7 d后进行鉴定。‘丰香’、‘章姬’、‘全明星’等草莓品种的离体鉴定结果与这些品种田问对白粉病抗性表现一致。离体筛选杀菌剂的结果表明,氟硅唑和腈菌唑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发病的佩兰叶片为试材,采用形态学、致病性、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该地区的佩兰白粉病病原菌进行研究,以期探明河南商丘地区的佩兰白粉病病原菌的系统进化关系,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白粉菌分生孢子透明,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纤维体,大小为(18~27)μm×(15~22)μm,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无分枝,大小为(112~180)μm×(9~12)μm,分生孢子形成在分生孢子梗上,串生,4~6个。没有观察到病原菌的子囊壳。病原菌接种叶片与自然状态发病叶片的病症相似,均为不定形的污白色斑。对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565 bp的目的片段(Gen Bank登录号:JX546297),在Gen Bank上进行比对分析,与Podosphaera fusca序列同源性为100%,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棕丝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 fusca)。  相似文献   

17.
朝天委陵菜白粉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病的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supine)叶片为试材,采用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河南商丘地区朝天委陵菜白粉病病原菌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无分枝,大小为(90~180)μm×(10~17)μm,分生孢子透明,椭圆形,有明显的纤维体,大小为(17~33)μm×(13~18)μm,4~6个串生;病原菌接种叶片病症与自然状态一致,白色菌丝体部分覆盖上层叶表面,随着病菌的发展,菌丝蔓延至覆盖整个叶子表面;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563bp序列(GenBank登录号KR049083)。经MEGA 3.1软件分析,其与来自佩兰(Herb eupatorii)棕丝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e fusca)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JX548297)聚为一支,而与来自同属另4个种的ITS序列亲缘关系较远。研究表明,河南省商丘地区的朝天委陵菜白粉菌为棕丝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 fusca)。  相似文献   

18.
植物源杀菌剂大黄素甲醚防治黄瓜白粉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从生产厂家提供的7种不同浓度与配比的大黄素甲醚制剂中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最佳的配比组合剂型0.5 %大黄素甲醚水剂,其稀释倍数小于等于1 000倍时,防治效果在90 %左右,显著高于其他配比组合及对照药剂三唑酮与大黄素AM。对该药剂的作用方式、保护作用持效期、稳定性、防治技术及田间效果进行了研究与验证。结果表明:0.5 %大黄素甲醚水剂兼具保护与治疗作用,以保护作用更为突出,接种后14 d保护效果仍高达94 %;其保护作用的持效期为3~4 d,在黄瓜生长期间的温度与光照条件下能保持很强的稳定性与防治活性,田间验证也取得了稳定且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主要综述了国内外甜菜抗白粉病的分子育种、种质选育及化学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79份露地、大棚和温室黄瓜自交系栽培材料白粉病、霜霉病田间发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对其白粉病、霜霉病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黄瓜材料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筛选获得高抗白粉病材料33份,其中露地栽培类型1份、大棚栽培类型11份、温室类型21份,抗性材料共40份;高抗霜霉病材料22份,其中露地栽培类型2份、大棚栽培类型5份、温室类型15份,抗性材料38份。共获得兼抗2种病害材料11份,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