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金融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主要森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多地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的宏观背景下,对于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笔者从森林培育技术角度,对树种选择、项目布局、林木培育技术和木材产量四方面进行经验归纳总结,从而准确把握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重点。  相似文献   

2.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我国为解决木材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采用PPP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是建好国家储备林的重要路径。本文深入剖析国家储备林与PPP模式之间的结合特征,并分析当前国家储备林PPP模式的发展形势,提出问题及发展建议,以期为国家储备林建设PPP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家储备林建设PPP模式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国家储备林是加快优质高效人工林建设、缓解木材供应紧张局面的重要举措,国家林业局在其所发布的《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中提出"探索PPP模式"进行国家储备林建设。笔者探讨了社会资本进入国家储备林建设可以参考的主要模式BT模式、标准的BOT模式、PFI模式、部分私有化模式等,提出无论采用哪种模式,管理者和实施者在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政府监管、契约管理等方面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些问题,为创新储备林建设PPP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青阳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为了满足市场供给,缓解国际压力,推进林业强县,应大力发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基于此,分析了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意义,探讨了基地建设要点,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高峰林场建设216.13hm^2国家储备林基地为例,探讨高峰林场通过建设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发展乡土用材林树种杉木、火力楠、米老排、大花序桉,按照科学配套的生产技术方案实施造林和抚育,有效地增加木材供应,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促进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森林保护、发展、利用与农户增收同步发展,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国家储备林项目PPP模式实施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国家储备林项目PPP模式实施的风险,本文对我国国家储备林的发展现状和国家储备林PPP项目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归纳国家储备林PPP项目存在的项目用地权属、地方隐性债务、项目主体变更、项目建设运营、不可抗力等风险,提出顺利开展国家储备林PPP项目应采取如确权项目用地、取得完整文件、严格评审项目入库资格、项目全生命周期保证、实施主体管理、项目投保、进行风险划分等主要措施,为国家储备林PPP项目管理安全开展提供有利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本溪市全市森林面积达到96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600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76%,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之首,成为辽宁东部山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中部城市群水源涵养基地。从"十三五"开始,辽宁省被国家列入储备林基地建设范围,而本溪则成为了国家储备林基地的主要建设范围。国家储备林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短周期原料林、乡土大径级  相似文献   

8.
建设国家储备林能够缓解国家木材供应的紧张局面,对于我国林业项目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国家储备林项目始终面临着贷款难、融资模式单一等融资困境。PPP模式非常适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却并未被大范围推广。文中通过分析目前国家储备林项目PPP可用的几种模式,提出PPP模式的适用条件,找到相关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解决方法与应用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作为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建设发展好储备林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通过系统总结云南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及经验,科学分析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系统功能脆弱、建设区域覆盖狭窄等方面的问题,从出台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创新国家储备林融资模式、增强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扩大国家储备林建设区域4个领域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是林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国家储备林建设所需资金量大,传统的以财政为主的投入方式远不能满足需求,政府鼓励市场主体运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本建设国家储备林。通过分析近年来央地合作共建国家储备林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对重庆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创新机制的研究,提出把握“公益性”、“民生性”、“创新性”,做大做强国家储备林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2020,(1):130-135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人工用材林事业书写了恢宏诗篇,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从速丰林向国家储备林、从一般树种用材生产向大径级和珍稀树种用材储备、从主要利用国际贷款向创新利用国家开发性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有效利用国土资源,大力发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已成为当今林业发展的重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材生产基地,由于对森林资源长期过量采伐,可采资源处于枯竭状态。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储备林项目,是依据国家林业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订的合作协议,利用贷款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解决我国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问题。项目整个运营周期为30年(其中建设期5年,抚育管护期25年),利率按农业政策性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计算,执行现有财政贴息政策,其中中央级贴息比例3%,省市贴息比例2%,剩余部分由贷款主体承担。实行"统贷统(自)还、融资担保、契约管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国家储备林有关政策的来历,建设过程中PPP模式引入的背景,对二者结合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针对襄阳市国家储备林建设情况,对项目从发起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做了简要分析,总结其建设经验,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下一步的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继品 《绿色科技》2022,(5):185-189
基于隆阳区将要开展的国家储备林项目概况、隆阳区自然概况和森林资源概况,从国家、云南省和隆阳区3个层面重点分析了隆阳区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建设国家储备林的机遇;同时从当地自然资源、林草技术力量、林业产业发展态势、林业产业支撑条件、产品市场需求、外部协作条件、当地土地资源等方面对隆阳区国家储备林实施条件进行了系统探析.针对...  相似文献   

16.
国家储备林是国家借鉴粮食、石油等战略资源储备的通行模式,培育储备国家急需的珍稀和大径级立木资源。本文对林业外资项目所采用的尊重需求和经营主体意愿进行科学设计,创新森林经营方式,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等,安徽省国家储备林项目可借鉴的先进理念、技术及管理优势进行了探讨,拟推动林业外资项目与国家储备林建设相互融合,促进国家储备林的建设质量,实现国家储备林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姚安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为例,结合PPP政策要求、运作模式等,对姚安县国家储备林营造林模式、运作模式、管理模式、融资模式进行分析。并针对项目建设资金不足、营造林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提出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实施主体积极性;加大科技支撑,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绿色大世界》2014,(5):124-124
国家储备林是由国家统一收储、动用及轮换,具有一定规模和培育潜力的珍稀树种及大径级活立木资源。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体系建设的核心和主体,是国家应对木材安全的重大举措,也是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意义重大。此次湖北省国家储备林划定工作充分利用了全省林地“一张图”数据成果。省林业厅成立了“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专项工作经费。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初步安排我省国家储备林划定任务100万亩,预计5月底这项工作可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9.
储备大树——广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伏波实验场第5林班,生长着一片34.5亩的红锥林。其树龄已达30年,平均高度25米,胸径30厘米。这是2014年列入的一片国家储备林基地。热林中心共有6万亩这样的基地。从树种来看,除大径材红锥外,还有10多个树种。自治区林业厅速生丰产林基地管理站站长李贵玉说,国家储备林以培育大径材林为目标,既有松杉等速生丰产林,也有红锥、西南桦、灰木莲、米老排等阔叶乡土树种,还有降香黄檀等珍贵树种。全区已划  相似文献   

20.
种大树蓄良材——高峰林场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到2020年,全国25个省(区)将建成2.1亿亩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以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广西入选首批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和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省(区)。2013年12月,高峰林场被评为"国家储备林示范林场"。先后在界牌分场、长客分场、银岭分场等地选良种、种大树、蓄良材,推广珍贵树种混交造林、松杉林套种珍贵树种等新模式,发展珍贵树种和培育大径级木材。截至2015年6月止,全场累计划定国家储备林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