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化县紫山药栽培普遍用山药块茎作为种薯,种薯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后期紫山药块茎的品质和产量。为了更好地推广紫山药高产栽培技术,在德化县开展了种薯不同部位对紫山药后期植株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山药采用越靠近顶端部位块茎种薯种植与其他部位种薯种植相比,其植株发芽期早8~20d,出苗期早10~22d,其叶长、叶宽分别大0.2~1.4cm和0.1~0.7cm,块茎长度长3.5~8.5cm,块茎直茎大0.1~0.6cm,块茎重量及每667m2产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7.06%~25.42%和7.05%~25.39%。综合以上分析表明紫山药采用越靠近顶端部位块茎种薯种植的植株发芽和出苗时间早、生长势强、产量高。因此,紫山药生产上可采用离顶端最近的块茎部位作为种薯进行种植,块茎种薯重以120g为宜。  相似文献   

2.
6个不同类型山药品种引种鉴定及特色品种筛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6个不同类型山药品种的引种鉴定及特色品种筛选结果表明:短块茎山药(紫山药、白山药)可以作为特色山药品种进行示范推广;较短块茎山药(无架双胞、麻山药)以及较长块茎的大和长芋(块茎长度为0.9~1.2 m)可作为优良品种加以利用,丰富山药品种结构。产量高低依次为水山药>大和长芋>麻山药>无架双胞>紫山药>白山药;水山药产量最高,为63.75 t/hm2。生育期最长的为紫山药和白山药;水山药和无架双胞出苗最快,紫山药和白山药出苗较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药生长习性和现阶段栽培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出无公害山药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在无公害山药的生产中,从土壤选择、块茎处理、田间基本操作、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的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等几个关键生产环节,应采取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山药系列饮料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山药饮料、山药酸奶、山药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加工技术. 一、山药的营养保健功能 山药又称薯蓣、山药、山芋等,为薯蓣蔓性植物的块茎,其块茎肉质肥厚,略呈圆柱形,富含皂甙、黏液质、淀粉、氨基酸、糖蛋白、维生素C等20多种营养和保健成分.  相似文献   

5.
山药又名薯蓣、长芋,为多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地下肉质根状块茎为主要产品。在生产栽培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山药的块茎容易生长畸形,或受病虫害侵染,影响甚至失去经济价值,给生产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经在寿光当地实践和探讨,我们分析山药畸形生长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山药品种桂淮2号为材料,在块茎膨大初期进行氯吡脲和多效唑不同浓度组合配施,研究氯吡脲和多效唑对山药块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吡脲和多效唑不同浓度组合配施提高了与山药块茎淀粉合成相关的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可溶性淀粉分支酶的活性,进而提高了山药块茎淀粉的含量;3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均为先升高后下降,与山药块茎淀粉积累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氯吡脲和多效唑不同浓度组合配施对山药块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均为正效应,而氯吡脲的影响大于多效唑.最适处理浓度组合为氯吡脲30~34 mg/kg、多效唑610~630 m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山药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主要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山药品种形态指标与5种内源激素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山药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和指导山药的高产优质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毕克齐山药和河北安平白山药7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块茎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了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茉莉酸(JA)、玉米素(ZR)等5种内源激素含量,并分析不同生长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山药形态指标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结果】在两个山药品种块茎膨大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和ABA含量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内源激素ZR和GA_3含量有变化,但比较稳定;内源激素JA含量,两个品种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河北安平白山药的JA含量与形态指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JA明显抑制了河北安平白山药块茎的周长增加、重量增加及伸长生长;内源激素IAA和JA在不同生长期的含量水平高低,两个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内源激素ABA、GA_3、IAA可促进2个山药品种块茎生长发育,其中ABA、IAA对毕克齐山药块茎伸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内源激素ZR、JA可促进河北安平白山药的块茎形成及初期块茎周长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山药为薯蓣科形成根状块茎的藤本植物,块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省兖州市山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山药栽培过程中,常因受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畸形,如山药块茎上端分权,下端分权、蛇形、扁头形、脚掌形、葫芦形、麻脸形等,严重影响了山药的商品性能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紫山药和白山药叶、茎、块茎中的花青素含量、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以及花青素合成酶基因PAL、F3H、DFR、ANS和UFGT的实时表达。结果表明:除了DFR基因外其他基因在山药幼嫩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更高;所有基因在紫山药块茎中的表达水平较高;ANS和UFGT在紫山药中高度表达,而在白山药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块茎中花青素的动态积累量呈一个典型的双"S"曲线;PAL和F3H基因只在花青素积累速率最快之前的块茎膨大初期高度表达,而DFR、ANS和UFGT表达水平的两个高峰期与花青素积累速率的两个高峰期符合。推测控制紫山药颜色的关键酶基因可能是ANS和UFGT或两者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铁棍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cv.Tiegun)贮藏的适宜技术参数,采用4℃、10℃、窖藏、室温及不同窖藏天数+4℃的贮藏方式,研究铁棍山药块茎生理特性及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窖藏、室温贮藏块茎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在72和110 d达到峰值,之后呼吸速率、丙二醛(MDA)积累快速上升,块茎品质迅速下降。与室温贮藏相比,4℃贮藏155 d后,山药块茎呼吸速率降低73.54%,MDA含量积累减少58.66%,块茎失重率降低4.74%。POD活性高峰推迟45 d出现;4℃贮藏块茎粗多糖含量损失、可溶性蛋白含量损失较窖藏分别降低20.48%和28.73%;低温贮藏块茎淀粉含量略低于室温贮藏。4℃,10℃下贮藏山药块茎的粗多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将窖藏110 d后的山药转入4℃下贮藏,有利于贮藏后期山药块茎品质的保持。因此,铁棍山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0℃,相对湿度为80%~85%。因成本低、效果好,窖藏结合后期低温贮藏可在山药的商业贮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