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开展创业教育,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校企合作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方式,是高职教育特点的直接体现,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传统的校企合作弊端多,结构失衡、机制制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在"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校企合作,在合作内容、形式、环境、机制等方面都要积极寻求创新,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助力高职教育迈向产教融合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在我国经济进入改革深水期的关键节点,在全球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将智能制造作为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向。文章主要以此为研究角度,从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出发,提出目前实施智能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 System),就是将与产品制造有关联的所有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融合到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中。是人类传感技术、信息化技术、自动化装备技术以及管理模式与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进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深度渗透。本文通过对现行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剖析,指出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信息化背景下未来智能制造行业对人才跨界的需求。根据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人才部署要求,本文提出了顶层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复合型人才跨界培养的实施策略,以期提高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有效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现代学徒制下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本文将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在A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进行实践研究,并分析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它的提出主要为了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更是强国之基,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的强盛。虽然中国制造业在持续快速发展,但大而不强存在一定缺陷,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农机化发展要求和态势,加快农机化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史强 《南方农机》2021,(7):44-45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进行考察,进而基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视域下吉林省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展开研究,得出结论:吉林省冰雪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及挑战。经比较分析,提出了吉林省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大力提升吉林省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力,推动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联系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以学生的视角,从创新驱动为核心、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绿色发展为设计理念三个方面,分析并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处于大而不强的原因,提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策略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智能技术和深化绿色理念,以实现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迈入制造强国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在这份行动纲领中,农机装备与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一起被列入了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中国制造2025》明确,在农机装备领域,要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需要具有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分析了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培养现状,指出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解决之道。最后总结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跨界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学校层面的市场调研与人才需求预测,更需要专业层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个人层面的自我进取意识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制造模式和技术要求。该文基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智能化生产技术的教学内容、引入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等,给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及实施过程,优化后的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表现和实际技能,满足制造业的现代需求,有望为制造业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不断升级与转型的装备制造类专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相关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从当前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针对问题对实践课程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高素质、高水平作为核心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并融合当前"大机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内容,从而为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打好...  相似文献   

16.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要求高校的教学目标转变成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如此便需要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方法.而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开展混合式教学,优化教学模式.结合数控仿真软件,提高教学水平.最后提出了更加合理的考核方式,教学改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然而目前该课程已无法适应国家战略转型升级的需要,需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法】课题组通过走访企业、院校交流、专家座谈、回访学生、教研室讨论,发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体系相对陈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课程育人能力未充分发掘、过程考核有待加强等问题,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坚持“三全育人”要求,提出更新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构建过程考核体系等教学改革措施。【结果】“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课程深度和强度,延伸了课程广度,提升了课程温度,提高了课程的精度,使得内容更加完善,育人环节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过程考核更加充实,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改革成果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兵 《南方农机》2016,(12):141-142
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案例教学的相关应用策略的研究,以期培养出符合现代化需求的专业性、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职业院校适应区域制造业发展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首先需要树立正确多元的实践教学观,从教学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工程四个角度建立实践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经费充足,然后再确保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实践教学活动,实践结束后亦要有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一旦制定不能一成不变,应结合社会发展,顺应教育潮流,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工作积极思考,探索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职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涉及师资、实训设备、教学资源、教学管理诸多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及需要,机械制造逐步向智能制造转型,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急需解决教学中师资、设备、教学资源及教学管理的滞后等问题;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变更课程教学理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建设及学生高质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