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简述了海水养殖现状及海水养殖污染物,介绍了海水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以上2种或3种处理技术的方法.提出,利用水产养殖与植物或藻类种植相结合的系统进行尾水处理,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养殖尾水污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唐山市海水养殖模式尾水污染状况,2020年,对唐山市主要沿海县区7种海水养殖模式养殖尾水状况进行了监测及分析。监测内容共5项,包括:COD、总氮、总磷、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分别对养殖进水和尾水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7种养殖模式尾水COD全部合格,合格率远超过进水。无机氮进水和尾水均超标,进水超标率远高于尾水。进水、尾水无机氮随季节变化情况:秋季>春季>夏季。总氮、总磷尾水超标率高于进水。总氮的随季节变化情况:春季>秋季>夏季。总磷随季节变化情况:春季>夏季>秋季。活性磷酸盐超标严重,进水、尾水均超过限量值的3倍。研究表明: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是唐山市海水养殖进水、尾水主要超标指标。尾水中总氮、总磷、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超标主要是由于进水超标所导致。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不同养殖品种在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的水质变化特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获取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接近总排水量水质指标平均浓度的适宜采样时段,对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进行养殖尾水水质监测,在16:30~次日7:30的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每3 h采集养殖尾水检测总固体悬浮物(TSS)、有机物(CODMn)、总氮(TN)、总磷(TP)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品种之间,排放养殖尾水的4项水质指标质量浓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评价养殖尾水水质状况:中华绒螯蟹最佳,暗纹东方鲀次之,罗氏沼虾较差。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TSS和TP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ODMn和TN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暗纹东方鲀养殖池塘的TSS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暗纹东方鲀和罗氏沼虾养殖池塘的TP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4项水质指标的实际排放强度均低于估算排放强度(P...  相似文献   

4.
潍坊市积极开展海水养殖尾水污染治理工作,落实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机械过滤+生态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方式,过滤粪便和饲料的颗粒态固体废物,利用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分解水中残留的、溶解态代谢废物、溶解态营养盐、微生物制剂和药物残留等有机质,达到净化目的。  相似文献   

5.
海水养殖废水的排放导致了严重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问题。植物修复海水养殖废水颇具优势。为了考察盐地碱蓬(Suaeda sala)由内陆生境转移到海水生境后的生长情况及对海水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效果,配制了4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的水体,采用水培的方法,测定了碱蓬对水体中COD、BOD5、TN、TP的处理效果及植株体内实验前后TP、TN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净化时间的延长,TN、TP均呈下降趋势,一周后TN浓度维持在1.5~3.0 mg/L;随着水体中TP、TN浓度的增大,碱蓬的处理效果增加,且实验前后碱蓬植株体内TP、TN的含量也随水体中TP、TN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净化时间的延长,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COD、BOD5呈明显下降趋势。pH值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修复1周后,各水体均呈弱碱性。由于盐生植物吸收一定的盐离子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水体盐度表现出下降。实验表明,盐地碱蓬从内陆生境转移到海水生境后不但适应了水生环境,也通过根系吸收、根际微生物等作用方式对水中的氮、磷、COD等产生了良好的去除效果,盐地碱蓬修复海水养殖池塘水体具有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烟台青鳞铺区域海水养殖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通过建设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池塘梯度利用工程、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工程、池塘进排水控制工程、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池塘岸堤绿化工程,打造海水养殖尾水梯度利用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项目,提升了渔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了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能力,降低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障水产养殖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日本对虾海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虾具有养殖周期短、活力强:耐低温、抗病力强等优点,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2010年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在老河口养殖区进行了日本对虾安全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攻关,推广日本对虾海水池塘养殖333.3hm^2(5000余亩),每667m^2产量达N80kg以上、纯利润达到1500元。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养殖尾水的危害,总结了目前池塘养殖尾水较为常见的处理模式,分别为池塘容纳量控制净化模式、原位净化模式和异位净化模式。控制容纳量的净化模式,可降低养殖污染的产生量,从根源上控制污染,达到净化目的;原位净化模式,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方法,对水体进行净化,降低排放尾水中的污染物;异位净化模式摆脱了净化操作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同时原位净化中的各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在异位净化模式中使用,能实现对尾水更彻底地处理,异位净化的整体净化效果更具优势,更易达到减少水源污染、提高养殖产量的目标。指出,未来综合治理的异位净化模式将会是池塘养殖尾水治理的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海水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是海水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综合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获得适宜的水力负荷条件是该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前提.构建一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研究3种水力负荷条件(V1=0.50、V2=0.19、V3=0.10 m/d)对牙鲆(Paralicht...  相似文献   

11.
藻-菌单一及共生系统对海水养殖尾水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在净化尾水污染物的同时达到微藻生物量积累,本文对比了普通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和芽孢杆菌(Bacillusspp.)在游离和固定形态下,单一和共生系统的细胞生长及其对尾水中氨氮(NH_4~+-N),正磷酸盐(PO_4~(3–)-P),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Mn))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游离状态下,藻–菌共生系统促进小球藻细胞生长及尾水中PO_4~(3–)-P和COD_(Mn)的去除。固定态藻–菌共生系统对NH4~+-N, PO43–-P和TP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固定态小球藻和单一固定态芽孢杆菌。对比实验设计的所有处理(游离或固定态下的单一藻、单一菌、藻–菌共生),藻–菌共固定系统的处理效果相对最优,对NH_4~+-N, PO_4~(3–)-P, TP和COD_(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57%, 98.62%, 89.89%和39.09%,出水NH_4~+-N, PO_4~(3–)-P分别达到中国《渔业水质标准》和《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二级标准, COD_(Mn)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水产病害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河北省沿海海水养殖业,从工厂化养殖到池塘养殖都受到了病害的困扰,特别是工厂化鱼类养殖,发病频繁,病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所自2005年至今,对全省海水主要养殖品种病害的流行病进行监测及跟踪调查,调查养殖品种10种,主要包括红鳍东方、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病害种类超过20种之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害有10种以上.  相似文献   

13.
海水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枝术研究展望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自 8 0年代开始 ,对虾养殖、贝类养殖及浅海网箱养殖先后兴起 ,几乎遍及沿海所有可开发的滩涂和海湾 ,使我国成为世界养殖产量第一的水产大国。由于养殖方式以投饵为主 ,残饵、粪便及生物残骸堆积在养殖池底或近海滩涂 ,使得养殖水域有机污染不断加重 ,环境质量逐年恶化。袁有宪[1]曾计算 ,生产 1t对虾水中可残留粗蛋白 1 .3t ,说明对虾养殖业的污染主要是有机氮污染。袁有宪等 ① 对我国黄渤海沿岸重要对虾养殖区进行的环境质量调查结果表明 ,黄渤海对虾养殖区部分虾池水体的COD指标超过国家二类 ,甚至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池底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海阳市海洋与渔业工作站进行了对虾、三疣梭子蟹和贝类综合养殖试验获得成功,进而从生态系统入手,实施健康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在海阳丁字湾畔得以推广,养殖面积超过1500hm^2。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养殖操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天津市汉沽神堂育苗养殖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13日至2013年10月10日进行57d的养殖试验,利用自行研制的模块化钢结构平底网箱养成青石斑鱼。结果表明,该模式养殖的青石斑鱼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而且该模式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无任何疾病和异常现象,摄食积极,生长良好。57d内体长增长约1.47cm,体重增加220g,比同期工厂化养殖青石斑鱼增重量提高29.4%,成活率达95.6%,说明青石斑适合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省是我国中国对虾、海蜇的养殖大省。表1显示了辽宁省近10年来中国对虾和海蜇的养殖情况。辽宁省在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海水资源的同时,摸索出多种立体化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在节约土地、水、饵料资源的同时促进了生态的友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侯仕营 《齐鲁渔业》2011,(11):43-43
1强降雨对海水养殖业造成危害的原因 1.1大量淡水进入池塘,使得池水上部形成较厚的淡水层,阻截了水体上、下溶氧的流动,导致养殖水体严重分层。 1.2大量杂藻腐烂变质沉积池底,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增加了有机耗氧量,使底层水体严重缺氧,导致海参缺氧窒息死亡。 1.3强降雨导致外海表层水盐度大大降低,限制了池水的交换量,导致养殖池塘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和评估唐山市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唐山市几种主要海水养殖模式的进水和排放水水质进行定点监测,通过分析各监测指标排放水与进水相比的增加量,并与唐山市主要河口入海污染物和海水水质指标稳定性进行对比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除南美白对虾育苗总磷、河鲀工厂化养殖总磷、海参池塘养殖总磷和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养殖氨氮排水平均值比进水平均值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标均不同程度有所上升。通过对比与分析得出结论:唐山市海水养殖对近海海域水质污染影响极小,海域自然净化降解能力完全可以消除唐山海水养殖对近海海域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彭友岐  陈李诚 《齐鲁渔业》2008,25(12):18-19
黑鲷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其食性杂,多以鱼、虾、贝类和海藻为食,适宜生长水温18~25%,适盐范围8~32,最适盐度25~28。近年来,由于其资源衰退,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可充分利用现有虾池进行黑鲷养殖。黑鲷肉嫩味美,销售价格高,池塘养殖效益好,对于改变对虾养殖低迷现状也是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