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杨妮  谢巍  王建 《湖北农业科学》2022,(18):108-112+184
对不同种质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的单株产量、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进行广西莪术产量测定,根据挥发油测定法提取挥发油,筛选得到产量和挥发油含量均高的广西莪术种质材料进行GC-MS成分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进行聚类,结合产量及挥发油含量等数据分析筛选优良种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50份不同种质的广西莪术产量、化学成分均存在着明显差异,初步筛选出优良种质资源18个,以挥发油产量及颜色为变量,18个种质聚类为3类,GC-MS分析可得到36种成分,聚类为2类。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类分析软件对150份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需要及选育优良桂莪术种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GC-MS联用仪测定初步筛选出来的优良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通过聚类分析软件筛选其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以不同变量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各不同种质桂莪术均能聚集成类。以莪术烯和β-榄香烯为变量均聚为3类,以莪术二酮为变量聚为2类,以莪术烯、β-榄香烯为变量聚为4类,以莪术烯、莪术二酮、β-榄香烯三者为变量聚类分为3类,以所有成分为变量聚为4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莪术高油种质的挥发油成分。方法:GC-MS法被用以15份广西莪术高油种质挥发油的测定。结果:挥发油含量及成分由于药材种质不同而区别较大,相同成分与特有成分共存,色谱峰数量也存在差异,共检出化合物31种。结论:综合挥发油含量及有效成分含量两方面因素,筛选出优良种质D11、B97、A28,该结果可以在广西莪术育种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广西莪术多糖(Curcuma kwangsiensis polysaccharide,CKP)的水提工艺条件,以CKP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料水质量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CKP含量的影响并获得各条件的最佳组合.以6个产地CKP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优化的水提工艺条件提取CKP,用H2O2水浴脱色,用Sevage法除蛋白质,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在490 nm波长下测定CKP含量.结果表明,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为料水质量比1∶5、在70℃下水提1.5 h,在此条件下,CKP平均含量为0.073 mg/g.6个不同产地CKP含量的差异较大,上思县思阳镇的CKP含量最高,为0.073 mg/g,横县南乡镇的CKP含量最低,为0.031 mg/g.正交试验优选的CKP水提工艺条件是科学可行的,广西境内不同产地的CKP含量存在差异,可为广西莪术的资源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4对引物在50份广西莪术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78个条带,其中60条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76.92%,反映出广西莪术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广西莪术不同种质资源间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也与环境因素有关。聚类结果将50份广西莪术种质资源分成2大类,揭示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这为今后广西莪术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覃葆  江海燕  刘英丽  袁艳  蒋文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02-14603,14606
[目的]对广西灵山、桂平、贵港等不同产地莪术药材中挥发油及吉马酮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马酮,色谱条件为:乙腈-水(V/V,70∶30),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5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吉马酮检测浓度在0.022 3~0.139 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不同产地莪术药材中挥发油及吉马酮含量均有一定差距。[结论]灵山县产的莪术药材挥发油及吉马酮含量高于其他8个地区。  相似文献   

7.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地扶芳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宾阳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5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24%。广西柳州融安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9个色谱峰,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9.96%。广西梧州蒙山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32个色谱峰,鉴定出1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16%,广西玉林容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28个色谱峰,鉴定出11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79%。4个产地扶芳藤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5种成分是它们的共有成分,分别是叶绿醇、棕榈酸、壬烷、异丙苯、六氢法尼基丙酮,可见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合理利用扶芳藤植物资源及其深度研究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玛瑙桂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Manao')根茎适当控水能提前花期和提高开花率.本试验通过催芽和水养期间对玛瑙桂莪术根茎进行控水处理,探究控水对其根茎生长及开花的影响.催芽期间对其进行每5 d加水1次效果最好,出芽率为96%,开花率达68%,花枝高度达12.31 cm.水养期间控水试验表明根茎水养8 d后控水6 d最适宜,该处理组开花率和花枝高度比其它处理组高.在控水强度试验中发现水养6 d后控水3 d的处理组根茎含水量较低、电导率以及脯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根茎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嫩叶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和优化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对最适宜退火温度(Tm)进行筛选优化,对17对已公布的姜黄属通用性引物进行扩增试验,筛选出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结果表明,建立了适合广西莪术SSR分析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15μL体系中,DNA模板为30 ng/μL,3μL,Mix(包含DNTP、Mg2+、1×buffer、Taq酶)为5μL,dd H2O为6μL,引物为各0.5μL时,分析效果较好,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 s,根据不同引物的退火温度复性30 s,72℃延伸1.5 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 min;反应结束后,4℃保存。同时筛选出在试验材料中能产生较清晰主带的引物共12对,初步验证了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在广西莪术遗传多样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的为害特性与田间药剂及诱集植物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桃蛀螟从心叶开始自上而下钻蛀为害广西莪术(Cureuma kwangsiensis)茎部,7~9月为全年为害高峰期;供试的6种药剂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防效较好,分别为76.52%、71.62%;种植诱集植物红球姜并辅以使用1次氯虫苯甲酰胺,受害株率减少93.71%,虫口减退率96.21%。  相似文献   

11.
GC-MS法测定六月霜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联用技术,对六月霜Artemisia anomala挥发油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115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62.60%,含量最高的为龙脑,占总质量的7.44%,其次为石竹烯氧化物,占7.15%,樟脑7.01%,在46种成分中单萜占总质量的28.57%,倍半萜占17.40%。图1表1参11  相似文献   

12.
黄俊  赵应学  刘喜华  王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38-15539
[目的]对药用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et C.F.Liang)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方法,并结合显微摄影对广西莪术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广西莪术细胞染色体数为2n=84,核型公式K(2n)=84=70m+6M+4sm+4T,核型为"1B"型。[结论]广西莪术染色体的核型属于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比较海南4个不同产地益智(A lpinia oxyphylla)果实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益智果实挥发油,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4个不同产地益智果实挥发油样品中共鉴定出47个化合物,主要为萜类成分,其中样品间共有化合物26个.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益智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种类较接近,其中圆柚酮为含量最高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 联用技术, 对六月霜Artemisia anomala 挥发油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共获得115 个色谱峰, 鉴定了其中46 种成分, 占挥发油总质量的62.60 %, 含量最高的为龙脑, 占总质量的7.44 %, 其次为石竹烯氧化物, 占7.15 %, 樟脑7.01 %, 在46种成分中单萜占总质量的28.57 %, 倍半萜占17.40 %。图1 表1 参11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类型烟草种质的烟碱含量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烤烟K326、香料烟巴斯玛、白肋烟TN90、晾烟马里兰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烟草不同生育时期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烟碱含量与烟碱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PMT、QPT、CYP82E5V2、A622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烟碱含量缓慢上升,打顶后急剧增加,除巴斯玛打顶后还继续上升外,K326、TN90和马里兰烟均表现为:打顶后烟碱含量急剧增加,后缓慢下降,再渐趋平稳。不同类型烟草种质的PMT在不同生育期均有表达,苗期PMT表达量较高,其变化趋势与烟碱含量的基本一致;QPT在烟草发育前期表达量较高,而后下降,至打顶前1周表达量出现一个峰值,打顶后表达量持续增加,与烟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CYP82E5V2表达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呈波浪型,生长旺期时表达量上升,打顶前后均出现峰值,但巴斯玛成熟期时其表达量下降,打顶前CYP82E5V2表达量与烟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打顶后期至成熟期两者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K326和马里兰烟的A622表达量呈波浪型上升,至成熟时仍维持较高水平,而TN90和巴斯...  相似文献   

16.
采用GC-MS分析了不同产地瑶药老鸦嘴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马山百龙滩地石屯产老鸦嘴分离出49个色谱峰,鉴定出2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78%。都安县澄江镇红渡村产老鸦嘴分离出49个色谱峰,鉴定出3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38%。都安县龙湾乡附近产老鸦嘴分离出48个色谱峰,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01%。在3个产地老鸦嘴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9种成分是三者共有的成分。这表明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蔓马缨丹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园林绿化灌木。为分析和鉴定蔓马缨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抗菌和杀线虫活性,本文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蔓马缨丹枝叶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并分别测定其抗细菌和抗线虫活性。结果表明:蔓马缨丹枝叶挥发油的含量0.075%(以鲜重为基础),通过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共分析并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进而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推算得到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β-Cubebene(19.94%)和β-Elemene(19.61%)。抗细菌活性结果表明,蔓马缨丹挥发油对桉树青枯病菌、番茄疮痂病菌以及黄瓜角斑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对番茄疮痂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相对最好,其抑菌圈直径为30.40 ± 2.78 mm。另外,蔓马缨丹挥发油对南方根结线虫表现出了一定的致死活性,在24小时内的致死中浓度为33.07 ± 2.12 mg/mL。本研究结果为蔓马缨丹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思路,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罗勒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利用正交设计,对影响罗勒挥发油萃取工艺参数(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勒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是:萃取压力为12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h,萃取率达0.761%.所获得的挥发油呈黄色半透明状,具芳香味.采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萜类物质,占总量的96.64%.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芳樟醇,占69.83%,其次分别是(+)表-双环倍半水芹烯(6.73%)和1,8-桉叶油素(5.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