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疾病,能够引起鸡只肠道黏膜发炎、出血和坏死等,致使鸡群采食量骤减、生长缓慢、甚至发生消瘦和贫血,鸡群发病快、死亡率高,给养鸡场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魏氏梭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鸡群感染后容易反复发作,给治疗带来一定难度,为此生产管理者应重视本病的防控工作,保证鸡群处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它不但影响鸡的生产性能,还会诱使其他疫病发生,从而造成较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粗乱:食欲不振,轻者排红褐色干粪,重者排黑色间有血液稀粪。鸡只营养中等或偏瘦,冠髯发绀,眼窝下陷,挤压泄殖腔可见少量恶臭黑色稀粪。  相似文献   

4.
2009年6月某肉种鸡场4000套40日龄种鸡,6月24日发生零星死亡,2d后,大群采食量下降,即来我处,诊断为坏死性肠炎。7月25日某商品鸡场6000只肉杂鸡,24日龄,大群采食量下降,并出现死亡鸡只,第二天来我站,诊断为坏死性肠炎。现将两群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23日龄左右的小鸡一种特殊的发育迟缓病症在不少养鸡场频繁发生,以至有的人不再认为它是一种疾病。其实,它对养鸡业的危害是千万不可忽视的。目前,有关这种生长发育迟缓病症的命名繁多,其中“夏季肠炎”,或“梭菌性肠炎”易为人们所接受。根据对该病的研究表明,该病与文献中所称的“亚临床性坏死性肠炎”,“梭菌性肠炎”,“菌群失调”或“SIBO(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密切相关。病原学研究证明,其病原是产气荚膜梭菌,但其它细菌可能也起了一定作用。这种疾病在肉鸡和其他生长快速的畜禽(如肉牛犊)中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一.病原与发病机制革兰氏阳性的产气荚膜梭菌A或C型菌株是该病的病原。该菌A、C型菌株产生的α毒素和C型菌株产生的β毒素被认为是引起感染鸡肠粘膜坏死这一特征性病变的直接因素。据调查,该病的发生与日粮中减少抗生素类促生长剂的使用有关,并且饲料中小麦量过多也是导致该病爆发的潜在因素;同时饲喂鱼粉过多可加重病情;另外该病与球虫病的发生或控制不佳也有密切关系。在欧洲,有的微生物学家目前正在研究SIBO,他们发现,肠道中革兰氏阴性菌的减少会引起革兰氏阳性细菌特别是产气荚膜梭菌的增加。在正常的肠道中,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降解产物控制...  相似文献   

6.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小肠黏膜坏死、排红色或黑褐色煤焦油样稀便和生长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本病在部分地区尤其是肉仔鸡饲养区广泛流行,且经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或继发,多由于误诊、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等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小肠黏膜坏死、排红色或黑褐色煤焦油样稀便和生长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本病在部分地区尤其是肉仔鸡饲养  相似文献   

8.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鸡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鸡的急性传染病。自然条件下仅见鸡发生感染,肉鸡、蛋鸡均可发生,尤以平养鸡多发。现将该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发病原因该病的发生多有明显的诱因,如鸡群密度大、通风不良,饲料的突然更换且饲料蛋白质含量低,在全价日粮中额外添加鱼粉、黄豆、小麦、动物油脂等高能量或高蛋白原料,不合理地使用药物添加剂,球虫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某肉种鸡场4000套40日龄种鸡,6月24日发生零星死亡,2d后,大群采食量下降,即来我处,诊断为坏死性肠炎。7月25日某商品鸡场6000只肉杂鸡,24日龄,大群采食量下降,并出现死亡鸡只,第二天来我站,诊断为坏死性肠炎。现将两群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梭状芽孢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生长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温暖的季节较常发生。  相似文献   

11.
鸡的坏死性肠炎又称为肠毒血病,是由魏氏梭杆菌引起的毒性传染病。 1病原 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而直接致病因素是由魏氏梭菌所产生的毒素。魏氏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水、土壤、  相似文献   

12.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杆菌(Clastridium Perfringens,C.P)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1周龄以下的幼鸡,多发生于2~8周龄,特别是3周龄以下的鸡。以发病突然、急性死亡为特征。本病最早Parish(1961)发现与英国,目前欧洲、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斯里兰卡、日本及我国等世界各地均有大批发生或零散发生。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将本病列为肉食鸡的重要疾病之一,并给予高度重视。 1 病因 关于鸡坏死性肠炎,许多研究者都报道过野外病例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原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A型或C型)引起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在土壤、饲料、粪便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都可以检测到。正常鸡的嗉囊、小肠和盲肠中也存在该菌,但并不会引起发病。当鸡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或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肠道菌群遭到破坏,肠道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可大量繁殖,导致坏死性肠炎发生。  相似文献   

14.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只肠道的急性传染病。常在高温潮湿季节,鸡舍通风不好,地面潮湿或喂给发霉变质的鱼粉、豆粕等因素诱导下发病。该病主要侵害11周龄以下的幼鸡,2周龄~8周龄多发,3周龄以下的鸡死亡率达70%以上;剖检病鸡可见肠道出血、溃疡、坏死。病料涂片镜检,可看到短粗、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笔者以宁洱县实际情况为例,介绍了该病的发病情况,提出其防治方法,与同行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某个体饲养场地面平养艾维茵肉种鸡3000套,335日龄发病,发病数量急剧上升,并有死亡现象,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用药物处理后,病情好转,第7天恢复正常。本病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很少发生,查其病源是鸡吃到了受污染的饲料和垫料上的饲料所致。现将该病诊断情况及综合防治方法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养鸡业不断快速发展,养鸡规模场户逐渐增加,养鸡数量不断增多,但由于鸡病防治措施不到位,环境卫生不达标,常会引起鸡病发生,尤其是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也逐渐增高。由于鸡坏死性肠炎病发病急,死亡较为迅速,以2~8周龄以上的鸡群易发,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7.
高峰 《吉林畜牧兽医》2019,40(6):29-29,31
坏死性肠炎主要是由于魏氏梭菌所引起,又被称为肠毒血症,在鸡肠道内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其菌群繁殖增长并产生毒素,即可能出现鸡的坏死性肠炎。此病可发生在一年中任何月份,但是以夏季高发,在雏鸡和育成鸡中感染率较高,并可能导致肠道出血现象,出现溃疡、坏死等症状。如若有规模化的禽养殖场被感染鸡坏死性肠炎,那么经济损失一定惨重。因此,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本文针对鸡坏死性肠炎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又称肠毒血症(enterotoxemia)、烂肠症(rot gut),是由产气荚膜梭菌于感染鸡的肠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特征是小肠后段粘膜坏死、排带血的黑色粪便。本病于1961年由英国的 Parish 最  相似文献   

19.
本病引起严重的肠道炎和肠道粘膜脱落,多发生于2—8周龄幼鸡。病原为谲诈梭菌与A型产气荚膜梭菌,常因伴有球虫病而使病情加剧。梭菌是本病的细菌病原,常存在于鸡舍附近的土壤、灰尘及肠内容物中,有时在正常肝脏或其他器官表面也能分离出来。由于沙门氏菌或球虫损害肠粘膜表面而造成  相似文献   

20.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烂肠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以肠道出血、溃疡、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温暖潮湿的季节多发。1流行特点肉鸡、蛋鸡均可发生本病,尤以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鸡多发。发病率为5%~30%,死亡率一般在1%~3%。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