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晓川 《中国水产》2012,(10):22-23
一、我国鲜海带漂烫加工发展迅速但综合利用程度较低 我国的海带养殖产量和加工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据统计,2010年我国海带年产量达到88.4万吨(以干重计),占我国海藻总产量的57.3%.2010年我国藻类加工品产量达到94.6万吨,其中,盐渍海带年产量约为42万吨,年产值超过12亿元,主要集中在山东、福建、辽宁等地. 盐渍海带加工是我国海带食品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刚刚从海上养殖区收获的鲜海带以80~90℃热水短暂漂烫后,经冷却、沥水、拌盐脱水即得到盐渍海带的粗品,再经切丝或打结等整理即可成产品投放市场或出口.盐渍海带产品颜色深绿、外形美观、口感良好、易于烹调,保持了鲜海带营养丰富等多种优点,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开始搞海带盐渍加工,最初以出口为主,所占海带总产量的份额不大,当时仍是以淡干海带为主.后来盐渍海带产品的国内市场逐渐形成,由沿海地区扩大到内地.  相似文献   

2.
海带产品加工作为沿海地区主要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笔者通过对海带特点、营养成分及功能的分析,并结合目前国内外海带加工市场的状况与各种阻碍海带产品市场发展的各方面的因素,来寻求具可行性的解决对策,这对于今后海带产品加工市场的发展具可资借鉴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曲树生 《水产科学》1994,13(4):33-35
本文对盐渍热海带开发试制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加工技术加以探讨,并简述了批量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4.
日本研制出一种对海带进行二次加工用的高速切割机及清除海带粘液的洗净机。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海带加工现状与福建省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艳  陈丽娇  肖欣欣  刘洪亮 《福建水产》2011,33(2):89-92,61
本文对当今国内外海带资源以及加工利用状况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新型海带深加工产品,并提出了促进福建省海带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新型即食海带脆片产品的加工工艺,采用盐渍海带为原料,对真空预干燥的海带进行微波膨化加工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海带规格(长×宽)为2.0 cm×0.4 cm,经3%柠檬酸溶液浸泡脱腥处理,调味液浸泡30 min后沥干,60℃下真空干燥至海带原料水分质量分数为20%,微波膨化功率为320 W,微波工作/间歇时间为10 s/10 s,按照这样的加工工艺可制得营养即食海带脆片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盐渍熟海带开发试制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加工技术加以探讨,并简述了批量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8.
宫本利 《水产科学》1997,16(4):38-39
本文主要对盐渍熟海带卷(结),从原理处理到成品加工,以及产品规格质量指标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淇 《海洋渔业》2014,36(1):73
以新鲜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为原料,采用直接烘干、漂烫后烘干和漂烫盐渍水洗后烘干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加工,通过测定海带中甘露醇、碘、钙、铁、锌、铅、镉等含量,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新鲜海带中甘露醇、碘及主要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直接烘干处理的海带相比较,漂烫后的海带中甘露醇的含量下降了72.96%,漂烫、盐渍水洗后的海带中甘露醇的含量下降了99.73%。(2)与直接烘干处理的海带相比较,漂烫后的海带中碘含量下降了72.24%;漂烫、盐渍水洗后的海带中碘的含量下降了90.14%;经漂烫、盐渍水洗后的海带碘含量为0.16 mg·g-1(以干基计)。(3)金属元素中铁的含量下降最为明显,经漂烫、盐渍后水洗的海带中铁含量下降了71.50%。  相似文献   

10.
海带的主要功能及加工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海洋索取食物、功能蛋白质和活性物质,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海洋开发的重要内容。海带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海藻,是一种典型的高矿物质、中蛋白、低热量的天然健康食品,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本文概述了海带的主要功能、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并对其广阔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海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回染实验,确认褐藻酸降解菌是海带配子体克隆病害的主要致病菌;观察了对其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侵染的现象,并研究了抗生素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和褐藻酸降解菌的作用,发现0.5-100mg/L青霉素对配子体克隆细胞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实验范围内各浓度青霉素对褐藻酸降解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随浓度的提高而加强。其中100mg/L青霉素10d内可将褐藻酸降解菌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的1/20以下,可作为海带配子体克隆保存中有效的抑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海带活性氧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为材料,选用5株感染能力较强的褐藻酸降解菌作为致病菌,研究了活性氧(ROS)在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中的产生及其作用。结果表明:(1)海带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活性氧的产生具有普遍性。(2)活性氧的大量产生只发生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早期阶段,随着感染时间的不断延长,活性氧的产生速率逐渐降低。说明活性氧的产生是海带在褐藻酸降解感染早期启动的反应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扇贝养殖筏架进行裙带菜海带立体养殖,经5个月的养殖,裙带菜单株均长136.5cm。单产2530kg;海带单株均长175.6cm,单产3750kg,亩产值2.118万元,利润1.618万元。  相似文献   

14.
海带多糖和甘露醇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盐酸和柠檬酸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对海带汁中多糖和甘露醇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最适提取条件为:提取液为1.0%盐酸、提取温度为100℃、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对海带多糖和甘露醇进行提取得到多糖质量浓度为3.464 mg/g、甘露醇为152.963 mg/g。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式加工海带投喂盘鲍幼鲍生长速度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颜锋 《水产养殖》2005,26(4):27-28
将初始壳长1.890.20cm的盘鲍幼鲍随机分配到3个试验组,每组50只,每个试验组各设4个平行组。第1组:投喂盐渍海带;第2组:投喂煮沸海带;第3组(对照组):投喂晒干海带。试验用鲍在同一口水泥池中饲养50d,投喂足量饵料。投喂盐渍海带盘鲍幼鲍的日均壳长增长(P<0.001)及平体重增长率(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投喂煮沸海带盘鲍幼鲍的日均壳长增(P>0.05)及平均体重增长率(P>0.0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海带提取物对4种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酵母菌的抗菌作用,并对海带提取物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带提取物仅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抗菌作用;较好的提取溶剂为95%甲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为30 ℃,时间为8 h,pH 7.  相似文献   

17.
严正凛 《水产学报》2001,25(2):136-140
使用海带、江蓠浸渍光合细菌的不同浓度和时间对大小两种不同规格九孔鲍的生长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促进养成鲍的生长效果,因海带、江蓠浸渍光合细菌的浓度和时间而异,浸渍浓度越大,浸渍时间越长,则其促进生长作用越明显;海带、江蓠浸渍光合细菌的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50×10-6(V/V)和3h~4h或200×l0-6(V/V)和2h~3h的试验组鲍的平均壳长增长率都比对照组提高了5%以上,最高提高11.5%左右(P<0.05).  相似文献   

18.
海带种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的种质特征。详细地描述了海带的形态构造、生活周期与繁殖、特殊物质及含量、鲜干比、同工酶、分子标记等方面特征,确定了海带物种特征的指标范围,为海带种质检测和鉴定提供了技术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光质对海带幼孢子体生长和假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幼孢子体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光质(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对假根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在为期56d的培养期内,蓝光始终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平均叶片大小为9530±125μm长/1350±49μm宽,是对照白光组的4倍之多(2200±56μm长/356±20μm宽);而红光下,藻体生长极为缓慢,叶片大小仅为580±63μm长/135±11μm宽。但是三光质下,藻体假根生长差异较小;假根长/叶片长为红光下最大,蓝光下最小,三光质下该比值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由于海带的主要捕光色素之一岩藻黄素的吸收峰位于蓝光区,因此加大环境中蓝光的辐射可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实际光合效率,加快藻体的生长;而假根部由于结构和功能特性,光合能力有所退化,对光质差异不敏感,因而在三光质下的生长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