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用30mmol/L的复合盐地菠菜的种子有幼苗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及幼苗处理都有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单株疸的作用,对种子及幼苗进行双重效果更显著,用复合盐浇灌幼苗使植株体内的钠、钙、镁的含量增加了,而使钾、氮、的含量减少了浸种处理一内的离子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盐胁迫下,种子引发处理对高粱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用100 mmol.L-1NaCl溶液,对高粱种子进行引发处理,并对高粱幼苗进行模拟盐胁迫,分析盐胁迫下幼苗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引发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4个品种幼苗SOD活性,而POD活性未见有规律性变化。在盐胁迫后期(36h),引发处理还提高了4个品种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MDA含量;在盐胁迫初期,多数品种,无论引发还是未引发处理,幼苗保护酶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盐胁迫的加剧,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说明,引发处理通过调节幼苗体内一些抗氧化酶的活性来调节幼苗对盐逆境的适应性,从而增强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包衣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0.25%、0.5%壳聚糖对萝卜品种翘头青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包衣和未包衣的种子分别于20℃在不同浓度(0、25、50、100 mmol/L)的NaC l溶液中培养发芽,测定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耐盐指数和植株中可溶性糖、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壳聚糖包衣处理可以提高萝卜种子在清水或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并提高幼苗植株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NaC l浓度升高,与未包衣对照相比,包衣种子幼苗的耐盐指数不断提高,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也相应提高,说明壳聚糖包衣处理种子可以提高萝卜幼苗耐盐性,总体上0.5 g/L壳聚糖的包衣效果好于0.25 g/L壳聚糖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P0.05)下降,各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0.15 g/L AsA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的活性增幅分别为67.5%、70.6%、0.3%,小麦幼苗体内POD的活性是AsA0处理(0.05 g/L ASA)的1.18倍,小麦幼苗体内MDA含量比单独盐胁迫下降低了61.5%。结果表明,添加外源AsA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外施适宜浓度的AsA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的伤害,且0.15 g/L的AsA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种子引发对杂交水稻幼苗耐盐性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用 4种引发剂溶液处理 2个杂交稻品种汕优 10和两优培九种子 ,并测定种子和幼苗脯氨酸、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结果表明 ,引发处理种子脯氨酸和蔗糖含量提高 ,而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降低。引发降低了盐胁迫后汕优 10幼苗脯氨酸含量 ,但提高了两优培九幼苗脯氨酸含量。引发处理还能提高盐胁迫后幼苗的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及水稻幼苗耐盐指数和耐盐比率。杂交水稻幼苗耐盐指数、耐盐比率与种子脯氨酸含量 ,以及盐胁迫后幼苗内部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种子果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盐胁迫后幼苗的可溶性总糖、果糖含量与种子可溶性总糖和果糖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 ,而种子脯氨酸含量与盐胁迫后幼苗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 ,种子引发通过降低种子果糖水平 ,增加种子脯氨酸含量和盐胁迫幼苗果糖水平 ,从而增强杂交水稻幼苗的耐盐性。试验还表明 ,杂交水稻组合汕优 10耐盐性强于两优培九 ,但引发的效果以两优培九组合更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P<0.05)下降,各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0.15 g/L AsA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的活性增幅分别为67.5%、70.6%、0.3%,小麦幼苗体内POD的活性是AsA0处理(0.05 g/L ASA)的1.18倍,小麦幼苗体内MDA含量比单独盐胁迫下降低了61.5%。结果表明,添加外源AsA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外施适宜浓度的AsA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的伤害,且0.15 g/L的AsA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盐胁迫下外源脯氨酸对甜瓜幼苗体内K+、Na+、Ca2+、Mg2+和Cl-含量及分布的影响,以玉皇和雪美两个甜瓜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降低了植株体内Ca2+、K+、Mg2+等离子的含量,增加了Na+和Cl-含量;盐胁迫下,根向茎选择性运输K+、Ca2+、Mg2+能力降低,而茎向叶选择性运输Ca2+、K+、Mg2+能力却显著增加;外源脯氨酸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甜瓜幼苗植株各器官中Ca2+、K+、Mg2+等离子含量,降低了Na+和Cl-含量,增加了组织中的K+/Na+、Mg2+/Na+和Ca2+/Na+,提高了根向茎和茎向叶选择性运输K+、Ca2+、Mg2+的能力。说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脯氨酸能促进甜瓜幼苗对K+、Ca2+、Mg2+的吸收,调节植株体内的离子区域化分布,缓解盐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盐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及GA3与H2O2对盐害的缓解作用,本研究以德抗961(耐盐品种)及济南17(盐敏感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6种盐分浓度,分别是0、0.15%、0.30%、0.45%、0.60%、0.75%,并设外源H2O2、GA3预处理,测定种子萌发期及幼苗生长期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降低了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和胚根中的Ca2+含量,增加了胚根中脯氨酸含量,增大了胚根膜透性;降低了小麦幼苗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膜脂过氧化酶活性,增加了丙二醛(MDA)含量,导致小麦种子萌发率低,幼苗期根干质量、苗干质量低,幼苗株高矮。外源H2O2、GA3处理可以增加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及胚根中的Ca2+含量,降低胚根的质膜透性,增加盐胁迫条件下幼苗中膜脂过氧化酶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提高了盐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增加了幼苗期根干质量、苗干质量和株高,缓解了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伯乐树种子和幼苗的耐碱性盐能力及在不同浓度碱性盐环境中伯乐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伯乐树种子和幼苗用0.1%~0.5%的碱性盐Na_2CO_3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发芽、形态及生理指标,以观察伯乐树种子和幼苗对碱性盐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低浓度碱性盐溶液对伯乐树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浓度达到0.1%时,与对照组相比,活力指数增加了79%,苗高和根长分别增加了46%、34%;高浓度碱性盐溶液处理则抑制伯乐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各项指标均下降,当浓度达到0.5%时,与对照组相比,苗高和根长分别降低了50%、33%;随着Na_2CO_3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活性、POD活性、SOD活性等在碱性盐胁迫下均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因此说明伯乐树具有一定的耐碱性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H2O2预处理对NaCl胁迫下幼苗植株不同器官中K+,Na+和C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黄瓜植株体内K+含量下降、Na+和Cl-含量升高、K/Na和Cl/Na比值降低;H2O2预处理抑制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植株体内K+含量的降低,减少了Na+和Cl-在叶片的积累,提高了K+,Na+吸收和运输的选择性及K/Na比值,缓解了盐胁迫的伤害,改善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显著提高了根、茎、叶的干重和幼苗株高。说明,叶面喷施外源H2O2可通过调控盐胁迫下植株体内离子在器官水平的区域化分布,进而提高黄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1.
铜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Cu^2+对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0-120mg/L Cu^2+处理能促进荞麦种子发芽,发芽率逐渐提高,但效果不显著;显著抑制荞麦幼苗的生长,并且随着Cu^2+处理浓度的增加,荞麦整株鲜重显著下降,尤其对根部的抑制最为明显。荞麦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随着Cu^2+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表明,低Cu^2+浓度抑制荞麦生长,高Cu^2+浓度则会对荞麦造成显著伤害。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0、5、15、25、35 mL/L)的大蒜浸提液处理茄子种子,旨在研究大蒜浸提液对茄子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种子发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较大,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降低;各处理对幼苗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下胚轴长和主根长逐渐减小,但下胚轴粗有所增加;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盐胁迫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Na Cl模拟不同程度的盐胁迫,共设置0、20、50、75、100和150 mmol·L-1共6个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程度盐胁迫下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相关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0 mmol·L-1的Na Cl可促进丹参种子萌发,但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发芽势均呈下降趋势;丹参幼苗苗高和根长生长则在75 mmol·L-1 Na Cl溶液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此时显著增加了丹参幼苗叶片中SOD、POD、CAT酶的活性;在100 mmol·L-1 Na Cl溶液处理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MDA的含量则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丹参幼苗叶片通过自身协调物质来抵抗盐胁迫的同时细胞膜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时,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丹参幼苗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抑制了叶片产生光合色素的能力。综上所述,低浓度的Na Cl胁迫下,有利于丹参种子的萌发,丹参幼苗也可通过提升自身的生理机制来缓解一定浓度盐胁迫造成的伤害,但是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升高,丹参幼苗耐盐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60~210 mmol/L的NaCl作为不同浓度的盐胁迫,结合10μmol/L GA3处理,考察珍汕97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大于等于60mmol/L的NaCl胁迫显著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而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小于等于90mmol/L的NaCl胁迫对活力指数、第1片真叶叶鞘生长、株高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90~150mmol/L的NaCl胁迫对种子根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小于等于18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并显著缓解120~21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率的影响。[结论]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盐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杂草提取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香附子、曼陀罗和刺儿莱提取物对玉米、水稻和小麦浸种试验结果表明,用香附子提取物A浓度1和提取物B浓度3、2浸种,玉米幼苗的叶面积、株高、根系吸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均比对照增加,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提取物C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香附子不同提取物对水稻浸种,以B效果最好,香附子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可能与C有关。曼陀罗提取物D浸种,可使小麦产量提高34.1%,达极显著水平。刺儿莱提取物E浸种,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促进核酸代谢。  相似文献   

16.
氮素是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重要营养素,盐胁迫是广泛存在的非生物环境胁迫因子,探究氮素添加对盐胁迫下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水培方法,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氮(氨氮、硝氮、有机氮和混合氮)和盐胁迫水平,拟探究两者复合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类型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影响与氮素类型和盐胁迫水平有关,与低盐相比,氨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硝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小麦幼苗的株高;与高盐相比,氨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的叶宽、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硝氮添加均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的叶宽;所有混合氮素添加均没有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明显。由此表明,硝氮与低盐复合对小麦幼苗生长产生了拮抗效应,硝氮和氨氮与高盐复合对小麦幼苗生长产生了协同效应,而有机氮和混合氮与盐胁迫符合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没有影响。因此,在低度盐碱地水平下施用一定水平的硝氮育苗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与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CaCl2)复配对盐胁迫、灰霉病菌侵染复合逆境下黄瓜(Cucumis sativusL.)幼苗的诱抗作用,采用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洒的方法,测定了复合逆境下黄瓜幼苗的盐害和病害指数、保护酶活性和抗病相关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BR与CaCl2复配处理使黄瓜幼苗的盐害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91.04%、17.89%;提高了黄瓜叶片中脯氨酸和木质素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99%、22.66%;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3.81%、50.52%;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综合作用效果,BR与CaCl2复配优于BR或CaCl2单一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对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藜麦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藜麦种子的初始发芽时间和萌发高峰均随之推迟,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及幼苗鲜重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相对盐害率逐渐升高。1.0%的NaCl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根长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当NaCl浓度高于2.0%时,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及幼苗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而相对盐害率显著高于对照;3.0%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结论]藜麦能在01.0%的盐浓度范围内生长良好,是一种高耐盐作物。该研究结果可为藜麦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和耐盐作物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揭示ALA处理对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幼苗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ALA溶液浸种对中双9号油菜幼苗生长及体内ABA含量的影响。实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用0、25、50和75mg/LALA(CK、A1、A2和A3)溶液浸种6h。[结果]除了A3处理使油菜幼苗干重轻微降低之外,ALA浸种使油菜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干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对照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ALA浸种使油菜幼苗体内和木质部伤流液中ABA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提高体内ABA含量可能是ALA浸种处理促进冬油菜幼苗在冬前低温阶段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链霉菌30702和壳寡糖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浸种方法和穴盘育苗法,研究了链霉菌(3个浓度水平)、壳寡糖(2个浓度水平)对辣椒出苗质量及幼苗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链霉菌和壳寡糖浸种后,辣椒的出苗率、株高、茎粗、根长、叶面积、壮苗指数、总干质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含量显著提高,萎蔫指数显著降低,影响程度随链霉菌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链霉菌的作用大于壳寡糖;链霉菌1.2×107 cfu·mL?1和壳寡糖100 g·L?1的复合处理的生长发育最佳,萎蔫指数最低,且此复合处理在主成分分析中的综合得分最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除总干质量和壮苗指数外,链霉菌和壳寡糖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综合结果表明,链霉菌30702对辣椒的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有利于辣椒幼苗的生长,链霉菌与壳寡糖之间有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