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肢蹄病主要指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造成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蹄腐烂)、蹄叶炎等。肢蹄病也可造成奶牛的体细胞数升高.严重的可达到1000万以上。  相似文献   

2.
《四川奶业》2006,(1):11-13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肢病和蹄病的总称。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牛体健康和产奶量影响严重。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是奶业发展的大障碍。据成都市奶牛场统计资料。有肢蹄病和肢蹄变形的牛,占成年母牛的50以上,因肢蹄病死亡、淘汰的牛。占成年母牛的7~10%。占当年成年母牛死亡淘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奶牛肢蹄病主要指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造成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蹄腐烂)、蹄叶炎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严重者影响食欲甚至化脓后引发败血症死亡等。据报道肢蹄病的发病率一般为20%左右,有的高达40%以上。肢蹄病对奶牛产后的危害主要是产奶量下降和病牛被淘汰造成的损失,因肢蹄病淘汰的母牛占13%以上。研究发现,肢蹄病除与饲养管理、环境因素有关外,与矿物质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对矿物质与奶牛肢蹄病关系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肢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奶牛一旦发生肢蹄病,造成蹄变形、产奶量降低、繁殖率下降等,重者蹄部受损严重而遭淘汰。此病发病缓慢,发病前期不容易被发现,治疗时恢复缓慢,给奶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因此,临床上要准确分析肢蹄病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地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2015年4月,课题组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发病率最低的是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P0.01),蹄叶炎又能加剧蹄变形(P0.01);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3~5月份;大量饲喂精料可导致奶牛蹄叶炎迅速发生;3~6胎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表现跛行、四肢姿势异常,蹄变形、蹄裂,趾间充血肿胀、溃烂、腐烂、流脓、有恶臭气味。进一步导致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减少,繁殖障碍,久治不愈,严重的淘汰。近年来肢蹄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病种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发病率较低(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的发生(P0.01),反过来,蹄叶炎也增加了蹄变形的发生风险;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每年的3—5月;大量饲喂精料能促使奶牛蹄叶炎的发生;3~6胎次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发生肢蹄病的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蹄严重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  相似文献   

9.
肢蹄健康是奶牛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奶牛只有肢蹄健康才能自由采食和饮水,并保持旺盛的繁殖力和生产力。在我国,奶牛的肢蹄发病率居高不下,以南方潮湿炎热的地区尤其严重,所以饲养者应该重视奶牛的肢蹄护理。  相似文献   

10.
肢蹄病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肢蹄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发病率一般为30%-40%.奶牛患肢蹄病时,表现为:轻者行走困难,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1.
牛蹄是支撑牛体的基础,牛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奶牛由于营养充足,蹄角质生长快,尤其在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致使牛蹄变形的较多.奶牛体重大,蹄变形不仅造成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容易诱发肢势异常和其他肢蹄病,严重者因运动困难影响产奶量和质量,被迫过早淘汰,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奶牛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牛蹄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牛的蹄形称为蹄变形,也叫变形蹄.  相似文献   

12.
奶牛发生变形蹄后,不仅直接影响肢蹄的发育,使正常运动受阻,而且还影响产奶量,国内外已有报道。如Knegeric(1964)报道,澳大利亚全国有15%奶牛是过长蹄,使产奶量减少10%。马振岳等(1982)提出,变形蹄较重的奶牛可使产奶量降低8~15.82%。根据我们1983~1984年对兰州地区8个奶牛场的调查,奶牛变形蹄的平均发生率达38.74%,其中兰州五泉奶牛场较为严重,全场167头成年母牛中,发生变形蹄的  相似文献   

13.
奶牛肢蹄病在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目前已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成为奶牛三大高发疾病之一。我国大部分奶牛养殖户没有供放牧使用的草场或运动场,大部分奶牛每天都睡在硬质卧床上,因运动量不足不能通过正常行走使蹄底摩擦量减少,由此造成牛蹄伸长或变形、诱发蹄病等,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和饲料报酬率降低,严重时常常导致奶牛过早淘汰,给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李振 《中国奶牛》2007,(1):18-21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患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严重蹄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蹄病;在美国报告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其中夏天和春天被诊断为“临床肢蹄病”的比例相应为13.7%和16.7%。据估测患病牛每头每天少产奶1.12L,一个泌乳期产奶量减少可高达350L。仅在英国,每年因肢蹄病所支出的费用估计超过300百万美元。目前,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统计资料显示,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日粮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蹄病的发生。因此,积极对奶牛进行日粮营养调控,可有效预防肢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日粮营养对奶牛肢蹄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肢蹄病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严重蹄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据报告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其中夏天和春天被诊断为“临床肢蹄病”的比例相应为13.7%和16,7%。据估测患病牛每头每天少产奶1.12升.一个泌乳期少产奶量可高达350升。仅在英国,每年因肢蹄病所支出的费用估计超过三百万美元。目前,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统计显示,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日粮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奶牛体重大,肢蹄部作为奶牛日常活动的重要支撑器官,容易发生变形、跛行和蹄裂等.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季节、营养、生产、管理因素分析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对养殖场常见的腐蹄病、蹄叶炎和局限性蹄皮炎临床症状进行概述,并总结了奶牛肢蹄病的局部和全身治疗方案,提出科学选址和建场、制定护蹄保健制度、合理搭配营养和定期进行药浴4...  相似文献   

17.
奶牛修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时常常导致奶牛过早淘汰,给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奶牛肢蹄病在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目前已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成为奶牛三大高发疾病之一.为降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对奶牛定期实施维护性修蹄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针对奶牛修蹄技术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部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叶炎、蹄糜烂等疾病。由于蹄病可导致奶牛肢蹄疼痛、起卧困难、病蹄不愿着地、跛行,以致影响了奶牛的食欲、承重和产奶量,而养牛户又多不注意修蹄护蹄,  相似文献   

19.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普遍的原因之一。奶牛肢蹄患病,会造成医疗费用提高、产奶量降低、淘汰率增加,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其中,蹄病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跛行,站姿异常,起卧困难,采食量下降,消瘦等。急性肢蹄病在局部具有红、肿、热、痛、机能障碍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而死亡。在实际生产中,最常见的有蹄变形、蹄关节化脓、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腐蹄病、腕关节炎和附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