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文庆  王广印  刘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41-6441,6444
以牡丹的种胚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不同浓度和低温层积处理在种胚的萌发、增殖和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不同激素浓度对种胚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以MS培养基为主,胚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2.5 mg/L+NAA1.0 mg/L,胚苗继代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5 mg/L。低温层积处理对成熟胚丛生芽诱导影响显著,层积40 d的种胚具有较高的丛生芽诱导率,达到45.82%,而10、20 d丛生芽诱导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探究不同干旱处理下油用牡丹‘凤丹’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水平及其变异模式。结果表明:‘凤丹’4年生植株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率为93.24%;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凤丹’基因组DNA发生甲基化变化位点的比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不同程度干旱处理后的‘凤丹’进行复水,与对照植株相比,复水后的‘凤丹’植株基因组DNA总甲基化率均表现为上升。干旱胁迫下‘凤丹’基因组DNA甲基化出现4种变异模式,表现为15种条带类型。轻度干旱诱导‘凤丹’基因组39.78%的位点发生了甲基化,40.00%的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重度干旱诱导‘凤丹’基因组46.00%的位点发生了甲基化,38.60%的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表明干旱胁迫会诱导‘凤丹’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牡丹种子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牡丹种子进行不同材料处理后,在不同光照及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对牡丹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牡丹种子经4℃砂藏后胚培养萌芽快,且萌芽率高达82.5%;在先黑暗后光照的培养条件下,牡丹胚的萌芽率最高;胚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 S 6-BA 0.5m g/L NAA 0.2m g/L;胚苗继代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 S 6-BA 1.0m g/L NAA 0.1m g/L;胚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 S 6-BA 0.5m g/L 2,4-D 2.0m g/L;胚诱导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 S IAA 0.5m g/L。  相似文献   

4.
5.
高昌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44-8844
[目的]探寻牡丹胚离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方法]比较牡丹离体胚在添加有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的MS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筛选出最佳培养基。[结果]6-BA促进子叶生长,当浓度增大时对根的生长有抑制;NAA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抑制根的生长。[结论]0.2mg/L6-BA可以促进牡丹胚的胚轴、真叶、根的生长,有利于幼苗形成。  相似文献   

6.
以白桃成熟胚为试验材料,无菌萌发获取试管苗,并筛选出试管苗培养最合适的增殖及生根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白桃试管苗培养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0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增殖系数为3.45。生根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4 MS+IBA 0.0 mg/L+NAA 0.4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生根率为82.22%。生根数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NAA 0.0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生根数为5.96。  相似文献   

7.
为缩短紫斑牡丹育种周期,建立牡丹胚培养研究的最佳体系,通过培养基的筛选,选择不同采收期的种子通过不同外植体类型进行紫斑牡丹胚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胚培养最适启动培养基为1/2 MS+1.0 mg/L IAA+1.0 mg/L GA3,最适根诱导培养基为1/2 MS+0.05%AC+0.1 mg/L IBA,最适继代生长培养基为1/2 MS+0.05%AC;种子成熟度的不同会影响幼苗的伸长生长;外植体不同类型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克隆‘凤丹’(Paeonia ostii)花瓣衰老相关基因PoERF113的序列,分析其编码蛋白性质,探索其在不同发育时期花瓣、不同组织和不同品种的表达模式及对乙烯的响应,采用RT–PCR技术,从‘凤丹’牡丹中克隆到花瓣衰老相关基因PoERF113。该基因属于AP2/ERF家族,其开放阅读框(ORF)为636bp,编码1个由2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含有1个AP2保守结构域,不包含跨膜结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 000,理论等电点(pI)为5.13,为不稳定蛋白,具有亲水性;qRT–PCR分析结果表明,PoERF113基因在露色期、初开期、半开期、盛开期、始衰期、衰败期均有表达,主要在‘凤丹’露色期的花瓣和叶片中表达;在早花‘凤丹’突变株系中表达量最高;PoERF113基因在早花‘凤丹’突变株系与‘凤丹’中的序列相同,不存在碱基差异;PoERF113基因对乙烯有响应,其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和生育进程的延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推测该基因可能与乙烯诱导后导致花衰老进程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6种玉米自交系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优化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及分化等培养环节,建立了高效的苗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使用切除胚芽和胚根的半胚为外植体,以MS(Murashige&Skoog)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最好,初级愈伤组织率高达80%。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0.5 mg/mL 2,4-D和18mg/mL Dicamba有利于提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到88.89%。添加20 g/L甘露醇可以将褐化率降低到19.44%。分化培养过程中加入2 mg/L Zeatin和6 mg/L TDZ可以将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提高到48.88%。  相似文献   

10.
以紫斑牡丹离体幼胚为试材,研究了胚龄分别为盛花后30 d、45 d6、0 d7、5 d的幼胚萌发率,选取萌发率高的盛花后75 d胚龄的种子于4℃下低温预处理,观察低温预处理对幼胚萌发的影响,并筛选较为适合的紫斑牡丹幼胚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胚龄为盛花后75 d的种胚易萌发,萌发率为58.3%,经4℃低温预处理后萌发率可达到68.3%;诱导幼胚萌发与成苗的适宜培养基为MS(微量元素3/2)+1.0 mg.L-16-BA+0.2 mg.L-1IAA+20 g.L-1蔗糖+10 g.L-1葡萄糖+300 mg.L-1CH+0.1 g.L-1琼脂,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100%、98.3%;培养基MS+1.0 mg.L-16-BA+0.01 mg.L-1NAA+30 g.L-1蔗糖+0.1 g.L-1琼脂的增殖培养效果较好,增殖倍数可达5.7。  相似文献   

11.
两个牡丹杂交系种子胚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存和扩繁牡丹杂交系种质资源,提供牡丹组培苗的菌根化供试体系,本试验筛选牡丹杂交系‘Z1-10-3’和‘Z1-WM’的种子,取种胚进行胚培养,建立了牡丹胚培养无菌体系。结果表明:成熟种子经70%酒精2min与0.1%HgCl20 min表面消毒后去外种皮切开胚乳直接取胚接种,3 d时启动率达76.7%,比直接用种子和去外种皮的种子接种启动时间提前30~50 d。胚根苗直接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2MS+IBA1.0mg/L+AC0.4g/L+Sugar30g/L,在自然弱光照下培养。  相似文献   

12.
凤丹牡丹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凤丹种皮为材料,克隆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基因DFR,并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凤丹DFR基因含有长度为1 09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364个氨基酸。其中,凤丹DFR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40 796.17 u,理论等电点(PI)为5.76。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凤丹牡丹种子4个发育阶段的PoDF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凤丹种子发育过程中,PoDFR基因的表达水平先增加后减少,在S2时期达到最高。构建PoDFR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以获得PoDFR的原核表达蛋白。体外酶促反应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表明,PoDFR蛋白可以催化二氢槲皮素合成无色花青素,通过与PoANS蛋白结合合成花青素,证明PoDFR基因具有相应的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13.
多花黑麦草胚性悬浮系的建立及原生质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多花原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幼穗为外植诱导愈伤组织,经高有机态氮培养基改造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在1/2AA培养+1/2MSDL培养基中得到了生长迅速、分散的胚性悬浮系。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后得到了再生白化苗。  相似文献   

14.
以34个宁夏粳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N6和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基因型、激素、分化,继代对宁夏粳稻成熟胚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宁夏粳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较大,参试材料中优育28的培养特性最好;诱导愈伤组织中2,4-D质量浓度以2 mg/L较好;分化培养中参试品种均表现为KT 2mg/L+NAA 1 mg/L+IAA 0.5 mg/L处理的分化效果最好;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1~2次对分化没有显著的影响,继代3次以上,其分化能力明显减弱.通过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宁夏水稻成熟胚高频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合适的受体材料是玉米成功转化的关键,本实验试图通过成熟玉米来诱导愈伤,为转化提供材料。选取生产上常用的几个玉米系为材料,参考相关文献,摸索组织培养条件将成熟胚诱导愈伤,来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7.
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及基因枪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品种晋麦2148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消毒后用解剖刀刨碎,接种于MS+VB5+11.2g·L-1葡萄糖+2mg·L-12,4D+8g·L-1琼脂糖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将诱导3周的成熟胚愈伤组织接种到胚状体成熟培养基(MS+VB5+11.2g·L-1葡萄糖+0.2mg·L-1IAA+8g·L-1琼脂糖)中培养4-8周,然后转接到再生培养基(1/2MS+VB5+30g·L-1蔗糖+8g·L-1琼脂糖)中进行再生成苗.接种1200块成熟胚,得到1123块愈伤组织,最终形成258株再生苗,再生率为21.5%.在建立了再生体系的基础上,用基因枪介导法将GUS基因导入成熟胚愈伤组织,Xgluc染色表明,GUS基因已经在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中表达.将100块愈伤组织用Xgluc染色,29块愈伤组织出现肉眼可见的蓝色小点.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猕猴桃组培过程中变异苗带来的损失,对‘Hort 16A’猕猴桃组培继代苗进行AFLP动态监测。通过试验建立了猕猴桃基因组DNA多态性的AFLP分析体系,并对R7 R11五代75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FLP分析体系DNA最适用量为300 ng,内切酶最适用量为1 U,酶切最适时间为4 h,T4 DNA ligase最适用量为1 U,adpter最适用量为15 μL,ATP最适用量为2 μL,预扩增引物(100 μmol·L-1)最适用量为08 μL,选择性扩增Taq酶最适用量为025 μL (5 000 U·mL-1),筛选出条带数最多的引物有8对。在遗传多样性分性中,共得到49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10条,多态性比例为627%。猕猴桃组培苗继代到第9代还能较好地保持基因遗传稳定性,从第10代开始,变异率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麦芽提取物对小麦幼胚成苗培养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传统育种技术存在育种周期偏长,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育成速度仍不够理想,因此探索将育种周期缩短、加速小麦新种质的培育研究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1].加快作物育种的速度,首先必须加快相应作物的发育速度.借助幼胚离体培养技术可以省去种子发育时间,缩短育种时间[2].  相似文献   

20.
对裸燕麦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基因型和不同激素组合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具有重要作用;晋燕8号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85.7%;2,4—D对愈伤组织诱导必不可少。采用循环培养法对愈伤组织进行调控,获得了易分散、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缓减了愈伤组织生活力衰退的速度。将松脆愈伤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得到分散性好、生长快的悬浮细胞系。悬浮系经分化培养,获得了成活率在95%以上的健壮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