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高磷钾土壤不同施肥水平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土壤中养分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各处理番茄植株和果实中氮和钾的吸收量增加,叶、茎、果实中钾的吸收量明显高于氮、磷的吸收量;每1 hm~2N、P_2O_5、K_2O的追肥量为277.5、83.25、416.3 kg时,番茄产量较高,品质最好,且养分投入量低,土壤中盐分和养分累积相对较低,但磷、钾吸收量偏高,因此在该施肥方案基础上增施氮肥,降低磷、钾肥的施用量更利于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犍为黄口姜"为试材,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生姜单作,生姜与大豆间作,生姜与四季葱间作,生姜与大蒜间作,生姜与大豆、四季葱混作,生姜与大豆、大蒜混作,生姜与四季葱、大蒜混作和生姜与大豆、四季葱、大蒜混作)对生姜大田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姜单作相比,所有间作系统均在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间作模式下生姜的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均高于生姜单作(如有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同时间作较单作减少了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并且部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呈正相关性,如土壤蛋白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反硝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 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推进新型生物有机肥的开发与应用,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 室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施肥(T0)、施加新型骨钙生物有机肥(T1)、施加腐熟羊粪有机肥 (T2)和常见瑞佳生物有机肥(T3)4个处理,通过分析不同处理下番茄的形态特征、产量和土壤养分 等指标,从而确定骨钙生物有机肥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番茄种植中,施肥 处理对番茄的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新、老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在番茄结果 期,新叶SPAD值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老叶片的平均SPAD值在不同处理下均高于新叶。骨钙 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糖度及单果质量等指标,瑞佳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和总产 量。施加有机肥可使土壤养分含量增加,pH值降低,进而提高番茄产量及品质,这与施肥后土壤全氮含 量、速效磷含量及pH值有显著相关关系。综合考虑,瑞佳生物有机肥可作为提高番茄产量的备用肥料, 而骨钙生物有机肥作为一款新型有机肥可用于提高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4.
土壤容重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研究了容重分别为1.49(CK)、1.36(T1)、1.20(T2)g·cm-3的3种土壤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容重较小的土壤,其孔隙度较大,最大持水量较高,有利于生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生长末期T2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和叶片数分别比CK增加17.9%、14.0%、35.2%和36.1%,单株根、茎、叶、根茎鲜质量分别比CK提高43.3%、24.4%、28.1%和35.2%,收获时CK、T1、T2的产量分别为2534.1、3017.7和3326.8kg·(667m2)-1,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此外,生姜根茎干物质、淀粉及挥发油含量随土壤容重降低而降低,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则相反,粗纤维、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则基本不受土壤容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研究不同水溶肥料配施在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 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 料(中量元素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等5种常见水溶肥料组配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 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组合水溶肥料均可以改善番茄农艺性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 果,大量元素、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大量元素+含腐植酸、大量元素+含氨基酸(中量元素型)、大 量元素+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型)水溶肥料处理667 m2 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提高8.3%、10.2%、5.3%、 5.6%和6.4%;同时还能改善番茄的品质和土壤养分状况,各处理V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13.4%、 23.8%、19.2%和16.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3%、14.5%、25.8%、24.2%和22.6%。综合 追肥效果,建议在设施番茄生产中,按照大量元素+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施肥以提高产量,或按照大量 元素+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施肥以提高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探索田家紫皮大蒜返青期高产高效的追肥方式,以当地传统施肥为对照,设置了不施肥、追施高钾复合肥、喷施均衡性叶面肥、喷施高钾型叶面肥4个处理,研究不同追肥方式和肥料对田家紫皮大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大蒜返青期不施肥会导致植株长势变弱,大蒜显著减产10.53%;喷施绿壮素均衡性叶面肥的大蒜长势及产量变化不大,但有效节约了肥料投入;追施倍硕果高钾复合肥和叶面喷施靓果素高钾型叶面肥的大蒜长势均显著增强,每667 m2产量分别显著提高314.97、103.75 kg,每667 m2收益分别高出2 520.24、830.48元;因此,为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应选择在大蒜返青期追施高钾复合肥。 相似文献
7.
基肥量和追肥量对基质培韭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别研究了不同基肥量和追肥量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韭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试验总产量和总产值均以基肥量16 kg·m-3的处理最高,但纯收入最高的是8 kg·m-3处理,且韭菜假茎粗和叶宽与基肥量为12、16 kg·m-3的处理差异不显著;追肥试验总产量和总产值均以追肥量7 kg·m-3的处理最高,但纯收入以4 kg·m-3的处理最高,且韭菜的假茎粗与追肥量为7、10 kg·m-3的处理差异不显著,叶宽甚至优于这两个处理。因此,最佳基肥量为每立方米基质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专用肥8 kg,最佳追肥量为每次每立方米基质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专用肥4 kg。 相似文献
8.
茼蒿是广大市民喜爱的绿叶蔬菜,对缓解蔬菜淡季有重要作用。笔者在日本大阪府立农林技术中心研修时,参与了“高品质特产蔬菜生产技术开发”的研究课题,进行了两种类型肥料对茼蒿产量和营养特征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耕种概要供试茼蒿品种为山阳种苗株式会社的“叶株张NW”,10月2日在遮雨棚中作长0.9m,宽0.2m的垄,条播,每垄播种2条。1.2试验区设置遮雨棚中的栽培基质为山土(基肥未施)。试验设置2个处理,在10月15日分别追施化肥(N∶P∶K=8∶8∶8)(A处理)和饼肥(N∶P∶K=5∶2∶1)(B处理)于垄上条间,施用量为5.67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北方越夏茬大棚甜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甜椒"红美人"为试材,采用L16(43)正交实验设计,比较不同水平密度(667 m~2密度为3 000~3 900株)、苗龄(50~71d)、追肥(667m~2施肥0~40kg)处理对甜椒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甜椒不同性状的主导因子各不相同,苗龄对植株前期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对果实性状及产量影响不显著,57d苗龄最适于植株生长;密度及追肥量对单果质量、坐果总数、产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单果质量最佳组合为667 m~2栽植密度3 300株、50d苗龄、追肥40kg),坐果数最佳组合为667m~2栽植密度3 600株、57d苗龄、追肥30kg。产量最佳组合为667m~2栽植密度3 600株、50d苗龄、追肥30kg。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该试验条件下甜椒获得最高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组合为667m~2栽植密度3 600株、57d苗龄、追肥30kg。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凯里市生姜产业发展,开展了生姜适宜栽培密度探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姜行距不宜低于50 cm,否则不利于培土,密度以调整株距为宜;生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 m2,此密度下生姜产量高,产品品质优、商品性好;生姜不宜连作,连作病虫害严重,且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11.
不同追肥次数和用量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行减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连续种植的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在保证不减产的情况下,节肥效果显著,与传统施肥处理(T1)相比,优化施肥各处理(T2—T5)每667 m~2施用化肥纯养分总量分别减少44.8、44.8、65.6、3.2 kg,节肥47.0%、47.0%、68.8%、3.4%,T4处理节肥效果最佳;在高肥力地力水平下,追肥用量减半完全可以保证作物所需养分,其中T3产量最高,表明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追肥次数,少量多次追肥更利于作物生长;T3提高了番茄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番茄的硝酸盐含量。综上,化肥减量对连续种植的番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番茄的品质,以T3即化肥底施减量50%配施40%有机肥且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锌肥在小果型西瓜上的应用效果,以温室种植小果型西瓜金彩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用量硫酸锌肥处理(每667 m2每次分别追施0.75、1.00、1.25 kg,全生育期共追4次),比较分析西瓜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效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每次追施硫酸锌肥0.75 kg为最佳施用量,其小果型西瓜植株茎秆粗壮,果实商品性优且产量高,与不施硫酸锌肥对照相比,株高、主蔓茎粗、边糖和心糖含量分别增加6.81%、49.84%、13.68%和11.11%,667 m2产量和纯收入分别提高10.44%和11.72%。追施锌肥投入成本低,增加收益较多,但要注意适量施肥,过量会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有效养分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早大白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露地(对照)和普通聚乙烯地膜、生物可降解膜、稻草3种覆盖方式,比较了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pH值、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保水效果最佳;生物可降解膜覆盖、稻草覆盖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提高土壤肥力,以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尤为明显,成熟期几乎所有速效养分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出7.49 g/kg、23.00 mg/kg、11.0 mg/kg、26.0 mg/kg。综合成本效益,除了稻草覆盖由于小薯多而效益比对照降低22.2%外,普通聚乙烯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比对照效益分别提高29.7%和24.2%。总之,普通聚乙烯地膜和生物可降解膜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但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环境污染,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外源补硒和黄腐酸钾(FAK)对缺硒地区土壤和洋葱种植的效应,采用盆栽方式,以东北缺硒黑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了黄腐酸钾配施不同浓度硒(Se,0.1%、0.2%、0.3%)对洋葱富硒转运特征、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洋葱各部位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优化配方处理相比,FAK施用后能提高洋葱对硒的富集系数,增加根到鳞茎的转运系数;随着施硒浓度的提升,洋葱中硒含量显著增加,FAK与0.1%亚硒酸钠配施时,根到鳞茎的转运系数最大,鳞茎到假茎和假茎到管状叶的转运系数最低。较优化配方处理,FAK能提高洋葱产量,FAK与0.1%亚硒酸钠配施时,洋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洋葱株高、假茎粗、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也优于其他处理。温室盆栽条件下,"优化配方+0.5%FAK+0.1%硒"施肥处理对缺硒土壤中洋葱的鳞茎硒富集、产量和农艺性状具有较好促进效应,为最佳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5.
16.
为准确掌握陇东地区日光温室不同肥料种类、施用量、施肥方法的肥料利用状况,开展了日光温室不施肥(CK)、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配方施肥、新型肥料(水溶肥)、水肥一体化和肥料减量小区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番茄生长发育、抗病性、产量、品质及土壤、果实和茎叶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3 d,采收期延长了10 d,长势旺盛,单果质量较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为7 972.8 kg,位列第2,较CK增产83.28%,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38%、26.21%、61.99%。水肥一体化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2 d,采收期延长了8 d,长势较好,单果质量最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最高,为8 108.9 kg,较CK增产86.41%,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6.85%、27.69%、65.70%。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均能有效改善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番茄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生姜的营养特性和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安丘生姜不同生长期的干物质累积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同时设置不同氮钾素水平,研究生姜高产的优化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生姜的干物质累积规律表现出典型的“S”型曲线,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的百分率分别为,出苗期1.28%、苗期26.36%、旺盛生长期65.19%、转色期5.65%,生姜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于旺盛生长期.生姜对钾素的需求量最多,其次是氮素,对磷素的需求最少;地上部茎叶的氮磷钾需求比例为2.2∶1∶5,地下部块姜的氮磷钾需求比例为2∶1∶2;每生产1 000 kg姜需要从土壤中带走N6.1 kg、P 2.36 kg、K9.4 kg.生姜的产量与氮钾肥的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只有适宜的氮钾配比和用量才可以增加生姜的产量并且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生姜获得高产的适宜氮钾肥用量为氮肥600~750 kg/hm2,钾肥750 kg/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