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江苏大丰市桑白蚧发生呈逐年扩大蔓延趋势,笔者调查桑白蚧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根据桑白蚧的发生规律提出改善栽植环境条件、人工抹杀、药物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葛鹤信 《广西蚕业》2007,44(4):20-21
近年来,我镇区域内桑白蚧害虫发生量较大,危害相当严重,通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其危害所造成的损失使亩桑平均减少蚕饲养量约0.5张,究其原因,主要是防范措施不力,因此,必须采取对策,以控制桑白蚧的危害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针对桑白蚧发生量呈逐年扩大蔓延趋势,笔者经过调查并提出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桑白蚧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桑白蚧同翅目,盾蚧科,又称桑盾蚧、桃白蚧,是桃、梨、梅等核果类果树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的兜丽果林园,马甲镇的梅岭等地种植的低需冷性水蜜桃、台湾甜脆桃、美国红桃品种上普遍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对我区的桃果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当前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1发生特点桑白蚧在我区一年发生4~5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桃树枝干上越冬。翌年2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取食危害,虫体迅速膨大并产卵,卵产于雌介壳下,每头雌虫可产卵数百粒。4月上旬产卵结束。第1代若虫于3月下旬始见,初孵若蚧先在壳下停留数小时,后逐渐爬出分…  相似文献   

6.
桑白蚧又名桑盾蚧、黄点介壳虫。为害多种果树和林木,以成虫及若虫寄生树枝,以口针刺入皮层吸食汁液。据调查,在西安市灞桥区猕猴桃园,受害轻的果园有虫株率在20%-30%,受害重的有虫株率达70%-80%。受害轻的树植株长势减弱,发芽率降低,受害重的整株枯死。1发生规律在陕西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寄生在树枝上越冬。早春树液流动后开始取食,虫体迅速膨大,介壳逐渐鼓起。越冬雌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4月底第1代若虫孵化。初孵若虫比较活跃,在树枝上快速爬行,经过几小时后开始固定下来,不再移动。雌若虫第1…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苏盐城地区桑园桑白蚧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与试验,初步掌握了桑园桑白蚧发生规律,并探讨了生态桑园建设下桑白蚧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桑白蚧(Pseudaulacspis pentagona Targioni)别名桑盾蚧,俗称桑介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分布广泛,食性复杂,为害较重;据调查,桑自蚧导致桑叶减产31.9%-51.1%,用严重虫株叶养蚕,一龄就眠率降低24.5%-32.4%,幼虫生命率下降13.1%-37.9%,蚕茧减产17.5%-42.3%,尤以密植小桑园及管理较差、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桑园为甚;经多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探明了桑白蚧在南充蚕种场桑园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桑白蚧生活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09,29(2):30-31
桑白蚧(Pseudaulacspis pentagona Targioni)别名桑盾蚧,俗称桑介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分布广泛,食性复杂。据调查,桑白蚧导致桑叶减产31.99,6~51.19,6,用严重虫株叶养蚕,1龄就眠率降低24.5%~32.4%,幼虫生命率下降13.1%~37.9%,  相似文献   

10.
1夏伐后和夏蚕结束后用94%机油乳油(又称蚧满灵)100倍液;或石硫合剂300倍液(具强碱性,不可与有机磷农药混用);或50%马拉松乳剂1200倍液等,喷涂防治效果较好。 2桑树休眠期,用排笔涂刷石油乳剂8倍液,夏季用15倍液均有效。 3全年可用20型洗衣粉20%溶液涂抹,以盛孵期涂刷效果最好。 江苏省海安县胡集镇蚕桑站 陈友德  相似文献   

11.
杨召林 《北方蚕业》2001,22(1):31-31
桑白蚧,别名桑盾蚧,又叫桑介壳虫、黄点介壳虫、树虱,属同翅目、盾蚧科。   近年来,桑白蚧在我镇部分桑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经调查,一般发生轻的田块有虫株数在3%~5%左右,发生严重的田块有虫株数高达20%以上,对该虫的防治如缺乏足够的重视,势必给桑树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抓好该病春季防治,尤为重要。   1 危害特点:   该虫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若虫成群寄生于桑树的枝干上,以针刺口器插入皮内吸食汁液,危害桑树。严重时整株盖满介壳,层层重叠,不见树皮,有时分泌出大量的白色粉状蜡质物,被害枝干发育受阻,树势生长受抑,以致整株逐渐枯死。   2 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2.
<正> 桑白蚧是为害桑树枝干的害虫,近年来发生量大,分布面广,为害严重,是当前桑树保护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自八○年起开展了桑白蚧的防治研究。对它的生长发育规律,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年生活史及其天敌昆虫等进行了系统的、仔细的观察;并对防治适期及各虫态的防治药物进行了多次试验和筛选。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桑白蚧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三年来的观察,摸清了桑白蚧在我省一年发生三代,桑白蚧是副变态昆虫,雌虫无蛹期,雄虫有蛹期,雌虫的发育经过  相似文献   

13.
桑白蚧田间生活史为一年3代:第一代3月下-6月中,第二代6下-8下,第三代8下-翌年4上,1-3代一龄若虫期分别为4、7、9月上旬。田间传播规律是:株内以爬行传播为主,株间以风传和昆虫携带传播为主,远距离则以苗木运输传播为主。扩散距离雌虫在100cm以内,雄虫在6cm左右,上新梢时期为6月底到7月初的第二代初孵若虫,其上梢率和上梢虫口数最多,是全年药剂防治的重要时期。发生生态的规律是:株梢为害率及虫口密度均以幼树>壮树>老树;田边桑>密植小桑园>大行桑>地边桑;沟湾桑>平坝桑>坡地桑。气候与发生为害的关系是:温度在28℃以下,温湿系数在3以上,其虫口密度大于温度在28℃以上,温湿系数在2.8以下。在一年中春、秋季第一、三代的发生量一般大于夏季第二代。  相似文献   

14.
<正> 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是为害桑树枝干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桑树养成型式和栽植密度的改变,桑园郁闭程度和小气候湿度提高,有利于桑白蚧的发生,为害严重,影响桑树生长,成为当前一些蚕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1.1 流行特点鸡球虫只感染鸡,各种品种的鸡均易感,但品种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地方鸡高。该病多发生于15~50日龄的雏鸡,3个月以上的鸡较少发病,成年鸡几乎不发病,但成年鸡多为带虫者。本病多发生于气候温暖、雨水较多的季节:经口感染且同居感染是球虫病爆发的主要原因。不同虫种在肠道  相似文献   

16.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俗称花毛虫,是黑龙江省草原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7.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俗称花毛虫,是黑龙江省草原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四川及重庆地区桑白蚧天敌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发掘桑白蚧天敌30种,已鉴定出23种。其中1个新种,2个中国新记录,8个四川新纪录。同时对其优势天敌桑盾蚧扑虱蚜小峰、桑循蚧盗瘿蚊(新种)的生活习性、寄生或捕食习性、越冬习性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保护其天敌的措施,并认为利用天敌防治桑白蚧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桑白蚧是全国性成灾害虫,在铜梁县普查,全县平均蚧株率39.6%,枝干虫口密度7.4头/5cm。经测定被害重的蚧株单株产叶量下降31.9—47.6%,用其虫株叶养蚕,蚕儿生命率降低13.1—37.9%,单张蚕种产茧量下降13.7%。在四川桑白蚧一年发生3代,各代一龄若虫期发生于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该虫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无孤雌生殖现象。组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25℃的内禀增长能力和种群趋势指数量大(rm=0.04571,I=15.3);自然种群生命表揭示第二代若虫受气侯影响大,越冬代雌虫受天敌影响大,一年3代虫口数量增长13.26倍。雌虫扩散距离在100cm以内,雄虫扩散距离在10cm以内。冬季重剪的剪伐形式以第2代一龄若虫上新梢数量最多。栽植形式与为害的关系:田边桑>密植小桑园>大行桑>地边桑,不同地势与为害的关系:沟边桑>平坝桑>坡地桑;温度在28℃以下。温湿系数在3以上的虫口密度大于温度在28℃以上,温湿系数在2.8以下。发现天敌30种,其中四川新记录6种,新种1个,特别是桑白蚧盗蚊(新种)、桑白蚧扑虱蚜小峰为四川的优势天敌,寄生率和捕食效率最高。新开发的防治方法有:粘土浓泥浆涂干防治雌成虫,漂白粉(1%有效氯)液防治一龄若虫,柴油石灰乳剂防治各代成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1球虫病的发生特点 1.1发病率 笔者通过对2008年鸡病临床诊治记录、调查资料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累计发病163例,其中鸡球虫病65例,占发病总数的3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