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核辐射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全国新品种审定;1999年全国畜牧兽医总站1号文件要求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1999年被五部委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2001年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98119304.80),到目前为止是全国唯一通过审定的粮饲兼用型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4.
<正> 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核辐射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全国新品种审定;1999年全国畜牧兽医总站1号文件要求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并被五部委批准为  相似文献   

5.
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核辐射选育而成.是一个粮饲兼用型优良玉米新品种,1998年通过全国新品种审定.适宜西北、西南、黄淮海及华南广大地区种植.开发粮饲型玉米品种,对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种养业发展,提高产值、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核辐射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全国新品种审定。到目前为止,是全国唯一通过审定的粮饲兼用型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产量、品质、适应性等因素在全国大面推广的玉米品种并不多.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重点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中,在玉米的主推品种中除了"农大108"外,还有一个品种是"中原单32".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农大108"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的主栽品种,2001年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000万亩.而"中原单32"以其优异的玉米品质及较高的产量和特殊的作用-粮饲兼用,得到众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出于产量、品质、适应性等因素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并不多.我们看到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重点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中,在玉米的主推品种中除了"农大108"外,还有一个品种是"中原单32".  相似文献   

9.
10.
1 品种来源玉米新品种中原单 32由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通过核辐射 ,杂交选育而成 ,1 998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被农业部等五部委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推广项目 ,宝鸡市农技中心于 2 0 0 2年 5月引进试验示范。2 品种特征2 .1 优质高产2 0 0 2年夏播期间多点试验示范 ,用于带棒  相似文献   

11.
12.
13.
玉米传统上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现在已随着市场需求和用途的变化,逐年转变为饲料作物,改变了玉米生产在种植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成为种、养、加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粮饲兼用型玉米龙单2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单2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稳产、高产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1特征特性幼苗生长健壮,发苗快;株高240cm,穗位高95cm。果穗圆柱形,穗长24.5cm,穗粗4.9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0~50粒,子粒为中齿型、黄色,百粒重37g左右。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含量9  相似文献   

15.
“农大647”是中国农业大学1998年育成的晚熟高油玉米杂交种。2003年经天津市武清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多点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它植株高大,营养成分较多,丰产潜力大、籽粒回收价高于普通玉米,是一种遗传附加值较高的粮饲兼用型玉米。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04、2005年田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巡试616、万佳14、张玉370、纪元16、春玉3号,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适宜在张家口坝下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18.
永研9号是由河北永年县农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选育而成的一个高抗倒伏,抗病性强,高产、稳产性好的优质玉米新品种,成熟时绿叶时间长适合青贮,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200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60cm左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开辟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必须加大推广以良种为主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为主的保鲜贮藏及综合利用技术。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饲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单纯种植饲料草效益又低,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中原单32的特征特性,并从轮作倒茬、种子处理、深耕保墒、配方施肥、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