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A蛋白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鉴定黄瓜花叶病毒血清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A蛋白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PAS-ELISA)试验结果可以将我国分离的16个黄瓜花叶病毒(CMV)分离物及4个CMV标准毒株(Fny、Lny、M、WL)区分为2个血清组。14个分离物及标准毒株Fny、M属DTL血清组,2个分离物及标准毒株Lny、WL属ToRS血清组。  相似文献   

2.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清Ⅱ型Z_4毒株500个空斑形成单位(PFU)与MDV血清Ⅲ型FC_(126)毒株1000PFU组成鸡马立克氏病(MD)二价疫苗,免疫对MD高度易感的P系SPF白来航鸡,设301B/1+FC_(126)二价疫苗,Z_4,301B/1和FC_(126)3种单价疫苗免疫组做对照,以MDV超强毒Md_5毒株(vvMDV-Md_5)攻击。结果表明:Z_4+FC_(126)和301B/1+FC_(126)2种二价疫苗均能给免疫鸡提供较强的免疫效力,而3种单价疫苗则不能给免疫鸡提供对vvMDV-Md_5毒株攻击的有效保护力。  相似文献   

3.
基因探针技术检测血清1型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株BamHI基因文库中LDNA片段,制成DIG-标记的MDV核酸探针,分别对I型MDV强毒株(BJ-1株)和弱毒株(Md11/75c株)感染材料的核酸进行dot blot杂交检测,结果显示均有阳性呈色反应;而对MDV血清2型(SB-1株)、3型(Fc126株)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LLV)感染细胞的核酸,作上述同样检测,则均未见  相似文献   

4.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清2型Z_4毒株第10代(Z_4-10),在对鸡马立克氏病(MD)高度易感的P系SPF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上连续传代全第30代(Z_4-30),Z_4毒株空斑形成速度和空斑形态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分别以Z_4-11,Z_4-20,Z_4-25和Z_4-30细胞结合毒作单价疫苗,将Z_4-11,Z_4-20和Z_4-30细胞结合毒分别与F_(C126)细胞结合毒组成二价疫苗,免疫P系SPF鸡,用MDV强毒GA株攻击,进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Z_4毒株4个代次单价苗之间以及3个代次毒分别与F_(C126)毒株组成的二价疫苗之间免疫效力无显著差异。表明Z_4毒株在CEF单层上从第10代连续传至第30代,仍然保持其原有的培养特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草鱼鱼种对灭虫精耐受性研究刘福军1)王明学1)翟良安2)(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2)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434000)THESTUDYOFACCLIMATOINOFJUVENILEGRASSCARP(Ctenopharyngod...  相似文献   

6.
皖北甘薯主栽品种病毒病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可检测6种甘薯病毒病血清检测试剂盒,采用NCM-ELISA方法,对皖北甘薯主栽品种及脱毒苗等1248个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徐薯18、皖薯1号、553、7-3、鲁薯7号、丰产1号、皖薯6号7个品种对6种病毒病血清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其中以SPFMV带毒率为37.02%,SPLV为18.27%、SPMMV为8.65%,C-2为14.42%,C-8为13.46%,C-6为10.01%。脱毒核心原原种苗不带毒,脱毒一二代苗及新品种皖薯6号只带SPFMV病毒。巴西牵牛嫁接法与血清检测法结合应用可达到简单易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目的。脱毒甘薯种植2~3a后必须更新。  相似文献   

7.
李决  张鹏举 《郑州牧专学报》1997,17(1):26-27,30
从河南部分地区收集鸡血清312份,用ELISA法分别检测:(1)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HAVIgM);(2)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3)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其结果312份鸡血清抗HAVIgM和抗HCVAb全部阴性。乙肝病毒“两对半”血清阳性数分别为:HBsAg18份,抗-HBs16份,HBeAg14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  相似文献   

8.
采用F-BSG制片法对寸三莲染色体组型及Giemsa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6=2st+4sm+8m+2m(SAT),第6对梁色体有随体,染色体长度比为3.3,N.F.值为30,属2B核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4L+2M2+4M1+6S,Giemsa C-带带型主要为着丝点带。  相似文献   

9.
马立克氏病毒Z4株培养特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清2型Z4毒株第10代(Z4-10),在对鸡马立克氏病(MD)高度易感的P系SPF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上连续传代至第30代(Z4-30),Z4毒株空斑形成速度和空斑形态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分别以Z4-11,Z4-25和Z4-30细胞结合毒作单介疫苗,将Z4-11,Z4-20和Z4-30细胞结合毒分别与FC126细胞结合毒组成二价疫苗,免疫P系SPF鸡,用MDV强毒  相似文献   

10.
蓝靛果中黄酮类成分初探及总含量测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蓝靛果中黄酮类成分初探及总含量测定李淑芹,李延冰,都昌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QUALITATIVEANALYSISOFTHEFLAVONOIDCOMPONENTSANDMEASUREMENTOFTHEFLAVONOIDCONTENTOF...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部分地区鸭源大肠杆菌的O抗原血清型及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市5个区、县的部分规模化鸭场收集以心包炎、肝周炎及腹膜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病死鸭,无菌采取其心血和肝脏后接种,分离出30株细菌,经细菌的形态特性和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大肠杆菌.该试验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了O抗原单价血清型鉴定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0株分离菌中有23株定型分属于11种血清型,其中以O78,O93,O92和O21为优势血清型(共占46.67%).30株分离菌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50%,其中耐受7种药物以上的有28株,占93.3%,耐受10种药物以上的有23株,占76.6%,表明重庆地区部分养鸭场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病单价与多价灭活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猪链球菌C、D、E血清群菌株制成两种单价灭活苗S1(C群菌株苗)、S2(D群菌株苗);一种二价灭活苗S3(C、D群菌株苗)和一种三价灭活苗S4(C、D、E群菌株苗)。四种灭活苗经免疫家兔和断奶仔猪后,比较血清抗体水平,四种疫苗的各群抗体水平均能规律性地转阳,其抗体水平间无明显差异。四种疫苗分别免疫小鼠2周后采用强毒进行攻击,它们对相应的血清群强毒株的攻击均能保护,且保护数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多价灭活苗能够保护相应的致病血清群强毒株的攻击,其保护效果与单价灭活苗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种猪精液分离株的鉴定及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RT-PCR技术对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乙脑疑似病例的种猪精液进行分析,从部分样本中扩增出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M基因和E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的预期产物.在3日龄乳鼠脑内接种种猪精液上清,10 d左右即出现典型神经症状,并且病死鼠脑组织RT-PCR结果均为阳性.用病死鼠脑组织研磨上清接种BHK-21细胞,感染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猪大肠杆菌病分离的E.coli的优势血清型与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了猪大肠杆菌病有关的血清型分布,PCR方法调查7种毒力相关基因,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所有菌株对18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超过一半的菌株含有astA,Stx2e和eaeA基因,且毒力基因组合Stx2e+astA和Stx2e+eaeA较为流行。定型菌株53株,分别属于15个不同的血清型,其中O8和O64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O8型菌株中,所有均携带astA基因,多数耐四环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氯霉素和磺胺甲噁唑,但对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E敏感;而O64型菌株中,多数携带astA和Stx2e基因,所有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氯霉素和磺胺甲噁唑耐药,但对多黏菌素E和卡那霉素敏感。【结论】O8和O64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两种血清型菌株拥有相似的毒力基因谱和耐药表型,但有不同的敏感表型。  相似文献   

15.
健康鸡猪体内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纯萍  宁宜宝  宋立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2):2578-2583
【目的】四环素作为人类和动物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其耐药性问题一直为全球所关注。健康动物体内的共生性大肠杆菌作为耐药指示菌和耐药基因的贮存库,了解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对于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健康鸡、猪体内分离大肠杆菌,用微量肉汤法检测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并用PCR方法对耐药菌株中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鸡、猪体内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总共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269株,其中86.2%的菌株对四环素产生了耐药性,健康猪体内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健康鸡体内分离株(P0.05)。tet(A)、tet(B)和tet(M)3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健康鸡、猪体内的共生大肠杆菌中,所携带比例分别为87.9%、28.4%和15.5%;所有对四环素耐药的大肠杆菌均携带tet(A)或tet(B)基因,其中25.0%和2.6%的耐药菌株分别携带有2种和3种耐药基因,tet(M)基因与tet(A)或tet(A)+tet(B)基因共存于对四环素耐药的大肠杆菌中;健康鸡、猪体内耐药性大肠杆菌在tet(A)+tet(M)基因携带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鸡、猪体内的大肠杆菌分离株普遍对四环素耐药,四环素耐药基因广泛分布于大肠杆菌分离株中,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以主动外排作用为主,核糖体保护基因在大肠杆菌对四环素耐药机制方面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两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harmacia的TimesavecDNAsynthesisKit结合RT-PCR方法,测定从鸡中的分离的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HA全基因cDNA序列。结果表明这2株AIV和从香港地区鸡、鹌鹑中分离的3株H9N2亚型的AIV的亲源关系很近,HA的氨基酸同源性全部高于95%,可能是来源于同一毒株;而与2株从火鸡中分离的H9N2亚型的AIV的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从河北省保定地区发病鸡群中分离到2株有血凝性的分离物,其血凝作用可被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AIV(H9亚型)、EDS 76所抑制,表明2株分离物均为新城疫病毒。对2株NDV的毒力指数(MDT、IC-PI、IVPI)测定结果显示:MDT分别为40.8 h和53.7 h,ICPI分别为1.96和1.86,IVPI分别为2.89和2.72,表明2株NDV均为新城疫强毒株。采用分离的HBW株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以HBW株和LaSota株的灭活苗免疫试验鸡,进行疫苗免疫效果比较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1)分离株灭活苗免疫组鸡各个时期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和Lasota灭活苗免疫组鸡的抗体效价相差不明显,2组的升降规律也基本一致。(2)分离株灭活苗免疫组鸡(HI抗体效价为6log2以上时)对相同剂量F48E9标准毒株和2个分离株的攻击可给予100%的保护,Lasota灭活苗免疫组鸡(HI抗体效价为6log2以上时)对相同剂量F48E9标准毒株和2个分离株的攻击不能给予100%的保护。说明NDV不同基因型毒株间的毒力和抗原性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紫松果菊上分离的黄瓜花叶病毒2-1-2的RNA为模板,采用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下同)技术对2-1-2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 in,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该CP基因全长657个碱基,编码218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亚组I代表株系Fny的同源性分别为94.5%和98.1%,与亚组II代表株系Q的同源性分别为77.7%和82.5%。对包括该分离物在内的20个CP序列与地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MV不同分离物的亚组类型与地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黑龙江和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多样性,采用Pot2-Rep-PCR方法对来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部分稻区49个稻瘟病菌菌株的DNA进行指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稻瘟病菌种群在DNA水平上变异较大,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在20个遗传谱中第2个谱系为优势谱系,包含黑龙江省11个菌株,吉林省9个菌株,其他19个系谱的菌株数为1~10个不等。谱系3菌株既是黑龙江省菌株,又是黑龙江省特有的谱系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稻瘟菌株遗传多样性程度(系谱数/菌株数)黑龙江省(7/23=0.304 3)、吉林省(11/26=0.423 0),吉林省稻瘟病菌的多样性要强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