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锦鲤是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变异品种,它最早产生于日本,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养殖历史,故是日本的“国鱼”。随着鱼类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锦鲤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其中红白锦鲤被认为是最正宗的日本锦鲤。1红白锦鲤的由来发现红白锦鲤是在1804~1829年间。它是由鲤鱼受精卵在特定  相似文献   

2.
据文献记载,日本的鲤鱼是从中国引入的,日本人在长期饲养中发现鲤鱼经过变异形成斑斓的体色。在十九世纪初,日本贵族将这种鲤鱼移入庭院的水池中养殖,以供观赏,因此,锦鲤又称“贵族鲤”。日本人根据鲤鱼容易变异这一特点,采取人工选择、交配、培育等多种方法,选育出许多新品种。1906年引进德国的无鳞“草鲤”和“镜鲤”,与日本原有的锦鲤杂交,选育出品种繁多的锦鲤。可以说“锦鲤”是日本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品,被誉为日本的“国鱼”。“锦鲤”被日本人视为和平、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锦鲤是一种彩色鲤鱼,因其鱼体表面色彩鲜艳、花色似锦,故得其名。锦鲤是红色鲤鱼的变种,我国饲养红鲤作为观赏鱼在明代已非常普及。红鲤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这种鲤鱼会发生色变,根据红鲤容易变异的特点,经过选种,人工改良,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初称“色鲤”、“花鲤”,后改称“锦鲤”。日本饲养锦鲤有20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培养出100多个品种的各色锦鲤。1973年作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使者的日本锦鲤在我国安家落户。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又回到中国。一、生物学特性锦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是广温性鱼类。适水温度5~30…  相似文献   

4.
锦鲤是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变异品种,它最早产生于日本,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养殖历史,故是日本的“国鱼”。随着鱼类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锦鲤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其中红白锦鲤被认为是最正宗的日本锦鲤。  相似文献   

5.
日本锦鲤是人工将鲤鱼通过选择、杂交、培育成的一种名贵大型观赏鱼类,其体色晶莹华丽、游姿潇洒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行情看好,养殖趋热。生产中水泥池单养日本锦鲤成本较高,利用现有的池塘条件,土池套养日本锦鲤,替代原有的鲤鱼品种,其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江苏省溧水县渔技站选择10口塘计100亩水面,进行常规鱼套养日本锦鲤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日本锦鲤体态优雅高贵,有大正三色,红白锦鲤等品系,隶属鲤形目、鲤科、鲤鱼属,为鲤鱼的变种,原产于我国,16世纪传入日本,经日本人数百年选育,成为名贵大型观赏鱼类之一。随着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日本锦鲤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已是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本文着重介绍日本锦鲤的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锦鲤睡眠病(KSD)又称鲤鱼浮肿病,自1970年日本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已蔓延到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印度等国,该病的病原为鲤鱼浮肿病毒(CEV),目前已进入中国。有文献报道目前养殖鲤、锦鲤的病毒阳性率较高,亟须加强该病原的监测、防控。鲤鱼是黔东南州稻田综合种养的传统主养品种,2018年8月从江县放养鲤鱼苗种引发大规模死鱼,我们对此进行了检测分析,应引起广大鲤鱼  相似文献   

8.
锦鲤是一种高贵的大型观赏鱼,其色彩艳丽多姿,花纹千变万化,体型健美有力,堪称“水中活宝石”、“观赏鱼之王”。锦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其生物学特性与普通鲤鱼基本一样。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早期经我国传入日本,经日本人的长期人工选育,改良为现在观赏用的锦鲤。据史料记载,大约1804~1829年,日本贵族最早将锦鲤放养于池中供观赏,早期的锦鲤被称为“色鲤”、“花鲤”。因“色”、“花”等字眼被日本人认为涵意过于暖昧软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适合时局,因此才改称为“锦鲤”。由于锦鲤个性刚强有力,游姿雄健,即使被置…  相似文献   

9.
锦锂系由鲤鱼突变并经人工选育而成,鲤鱼虽是由中国传入日本,但锦鲤是日本人民从十八世纪起逐渐选育出来的。由于其雍容华贵、色彩斑澜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喜欢。称之为“水中的活宝石”,日本、台湾、东南亚和欧洲等很多国家相继出现了锦鲤养殖、赏析、贸易等热潮,使锦鲤已成为世界性的观赏品种。  相似文献   

10.
孙建民  梁绍昌 《水利渔业》1987,(1):47-48,37
锦鲤以其艳丽的体色、美丽的斑纹、雄健的泳姿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风糜日本和港澳,行销欧美。锦鲤是指身体上有色彩、有斑纹的可供观赏的那些鲤鱼。在我国,很早就有庭院和庙宇饲养红色鲤鱼的记载。最近一百六十多年来,日本各地广泛进行了观赏鲤鱼的杂交培育,  相似文献   

11.
吴旭东  于小妹 《内陆水产》2002,27(11):45-46
日本锦鲤,简称锦鲤,是经过多代选择,人工育成的即可观赏又可食用的鲤鱼变种,是大型广温性、高贵的观赏鱼类。最早于公元1804~1829年间,日本贵族开始选择培育锦鲤,因此锦鲤又叫“贵族鱼”。又因日本人极喜爱锦鲤,所以又称之为“国鱼”。现今已有100多个品种,广布于世界各地。世界年交易量极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档观赏锦鲤的需求量增大,锦鲤养殖方兴未艾,市场潜力巨大。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我所设立了日本锦鲤的繁殖课题,经1995~1996年连续试验,获得成功,产品行销区内外。1设施与材料…  相似文献   

12.
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是由鲤鱼变异而来。一百多年以前由日本人发现这种变种鲤鱼,经过人工改良为绯鲤,初期称为“色鲤”、“花鲤”,二战以后始为“锦鲤”。 锦鲤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它以雄健的躯干、光润的色泽、边缘清晰的图案件以及鱼体上特有的花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锦鲤之间的变异性很大,品种特征和稳定性不如其他动物那样稳定,因此,给锦鲤质量高低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般情况下,评价锦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锦鲤的人工繁殖试验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锦鲤隶属鲤形目、鲤科、鲤鱼属,为鲤鱼的变种,原产于我国,后传入日本。日本锦鲤是一种集观赏、垂钓、美食于一体的较大型观赏鱼类,素有“水中瑰宝”之美誉,由于体色艳丽,游姿潇洒,斑纹华丽,风度雄健,且易于饲养,越来越受观赏鱼爱好者喜爱,已成为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石  相似文献   

14.
锦鲤的生活特性与普通的鲤鱼基本相同,鲤鱼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为人所饲养的鱼类之一,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淡水鱼,原产地为位于中亚细亚的波斯.自古经我国传入朝鲜、日本,在日本则被改良为观赏用的锦鲤,因此,锦鲤可以说是纯粹起源于日本的观赏鱼品种.锦鲤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它以雄健的躯干,光澜的色泽,边缘清晰的图案以及鱼体上特有的花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认识并喜欢上锦鲤,锦鲤也就越来越多的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享受饲养的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5.
李世华 《科学养鱼》2012,(10):78-79
杂交锦鲤就是日本锦鲤和当地黄河鲤鱼的杂交种,它既有日本锦鲤华丽的体色,又有当地黄河鲤鱼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细嫩的特点,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美食之功效,非常适合在垂钓池放养,深受养殖户喜爱。永靖县渔业站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繁育推广,摸索出一套完整而详尽的杂交锦鲤人工催情孵化技术,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借鉴。一、池塘选择孵化用池塘要求在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给排水  相似文献   

16.
章忠 《科学养鱼》2006,(10):43-43
生产中水泥池单养日本锦鲤成本较高,我地利用现有的池塘条件,土池套养日本锦鲤,替代原有的鲤鱼品种,其效益明显提高。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彭绍臣 《内陆水产》2001,26(11):39-40
锦鲤又称“绯鲤”、“日本锦鲤”,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大型观赏鱼之一,人们习惯用它来点缀公园、庭院。其实锦鲤除观赏外,还是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的优质食用鱼。我场2000年引进锦鲤(亲本)10组,自繁自育苗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锦鲤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性1.1外形及分类锦鲤体型和鲤鱼相似,体侧扁呈纺垂形,体表覆盖鳞片,体色绚丽多彩。不同品种的花纹、色彩不同。口角有吻须两对。躯干上生有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锦鲤是鲤鱼的变种,属鲤科、鲤属,根据色彩、斑纹等分布情况,锦鲤又…  相似文献   

18.
王爱敏 《内陆水产》2001,26(6):39-41
锦鲤的原始品种是红色鲤鱼,早在近200年前,日本人发现了这种鲤鱼的色彩变异种,经过人为地培育改良,逐步形成极富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锦鲤因其体色鲜艳,斑纹灿烂,游姿高雅,体态优美,躯干雄健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养鱼爱好者非常希望能繁育出优良珍贵品种,因此了解和掌握锦鲤的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是很重要的。1 亲鱼选择1.1 锦鲤的雌雄鉴别锦鲤在繁殖季节易于鉴别,在非繁殖季节,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从其形态、游姿等方面鉴别雌雄,见表1。1.2 亲鱼的选择时间及条件在华北地区,上一年留作亲鱼的锦鲤在室内越冬后,于当年3月下旬(…  相似文献   

19.
<正>鲤鱼和锦鲤是我国重要的池塘养殖对象,烂鳃病是鲤鱼的重要疾病之一,前几年鲤鱼烂鳃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发病后养殖者和鱼病防治人员都有一定的治疗经验。而近几年锦鲤疱疹病毒病在鲤鱼和锦鲤中广泛流行,并引起发病鱼烂鳃的症状,与细菌性烂鳃很容易混淆。由于大家对鲤鱼发生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控  相似文献   

20.
几百年以前。在日本一个叫“霓戈塔”的小村子里,人们从食用的黑色鲤鱼中发现了一种彩色鲤鱼。在惊奇中人们开始了锦鲤的育种工作。经历了若干次的失败和考验,所有杂交锦鲤间多代持续的杂交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五彩斑斓不同品种的锦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