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依据1996年在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设置的50块固定标准地和120块临时 的调查数据,及1993年复查固定标准地的数据,分析塔河林业局的森林生长情况,得出:落叶松天然要生长比较迅速,个别生长良好林分蓄 总平均生长量高达6.6m^3.hm^-1.a^-1(林龄29a);樟子松林生长优于吕松林、林分蓄积总平均生长量的最高值9.7m^3.hm^-2.a^-1(林龄24a);7a中叶松林只定期平均生长最最高 相似文献
3.
4.
林火发生预报模型因为全面考虑气象、地形、可燃物、人为活动等影响林火发生的因素,故可得出更为准确的火险预报结果。因此,利用滇中地区的历史天气、地形、植被分布、VIIRS热异常数据集等数据,构建该地区的火发生预报模型,并利用历史林火资料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历史火点进行模拟预报,高于火险二级的预报,该模型比常见火险气象预报模型高23.9%;针对历史未过火点进行模拟预报,低于火险三级的预报,该模型比常见火险气象预报模型高14%。可以看出,所构建的林火发生预报模型的预报精度明显高于火险气象预报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客观森林环境的真实火险。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标系统在塔河林业局的适用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1980-1999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的森林火灾数据和气象资料,对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标系统(FWI)中3种湿度码(CFFM,CDM,CD)与实测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以及3个火行为指标与实际火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FWI系统中CFFM来预测的研究地区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实测含水率之间具有稳定的函数关系,过火时间与CD具有良好的函数关系,因此,FWI系统在该地区是适用的.但该地区过火时间、过火面积等与3个反映蔓延速度和燃烧释放能量的指标(IIS,IBU,IFW)的关系还不十分密切,说明FWI系统在该地区的适用性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7a的林火资料及同期气象,人影响森林火灾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组合着手,研究分析子气象条件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般规律,为森林防火实践和林火预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林火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大兴安岭北部塔河林业局地区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过火方式和火烧强度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烧可以提高土壤中部分养分的含量,并且对于经过地表火火烧的土壤养分来说,多数表现为经过中度火烧的土壤各养分含量较其它火烧强度的土壤要高.合理的火烧方式和强度对提高土壤肥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林火对大兴安岭典型林型林下植被与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大兴安岭南瓮河保护区典型林型的样方调查资料,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不同强度林火干扰下草类 白桦林和草类 落叶松林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土壤因子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调查样地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等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火烧强度增加而降低,表现出未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的趋势,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年变化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林火干扰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明显高于未受林火干扰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2)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总量降低;而林下植被生物量总量年增加变化量呈上升趋势,增加的程度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与火烧强度成正比(重度火烧中度火烧未火烧);而标准木细根生物量在不同火烧强度间无明显变化,而是随着离树干的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少(1 m>2 m>3 m)。3)火烧迹地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随火烧强度增加而增加,而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则相反;在中度火烧情况下,土壤密度和全磷的含量更高。4)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林火干扰后,土壤密度、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与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较高;而土壤密度、有机碳含量和pH值与林下植被生物量相关性较高。由于一定强度的林火干扰并未完全破坏林下植被,而是导致部分林下植被死亡,植被间形成林隙,为林下植被创造了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同时土壤养分含量受林火干扰发生变化,为林下植被生长提供养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下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收集大兴安岭地区7个林业局1977年到1991年所有林火发生的气象资料,以6个气象因子作为特征,采用Fuzzy聚类的方法对大兴安岭林火气候进行了区划。区划结果为北部:漠河、阿木尔、中部:塔河,呼中;东部:新林,十八站;南部:加格达奇。并统计了各区林火发生的初始时间和密集时段。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大兴安岭春季特大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大兴安岭1964~1990年间49~52°N区域内春季特大森林火灾发生与气候条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春季特大火灾发生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当年春季的降水和温度,上一年秋季至当年3月期间的干旱少雨是春季特大火灾发生的潜在条件;它与当年春季的高温、干旱迭加,促进了特大火灾的发生。该地区春季特大火灾多发年形成的干旱孕育期为6~15个月。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遥感的塔河林业局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监督分类法中的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以及遥感图像对塔河林业局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的结果为:天然落叶松林、人工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难利用地等几种类型,并绘制了可燃物类型分布图,经分类精度检验,总体分类精度为72.90%。同时,对不同可燃物类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2010年2月8~9日贵州西部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重大森林火灾资料和2009年9月~2010年2月气象资料,分析了"2.8"森林火灾的天气气候成因,同时利用相应的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着火状况。结果表明:NOAA卫星资料是准确监测火灾发生,估算火区面积、强度和蔓延趋势最有效的途径;秋、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持续数月的干旱是贵州西部发生重大火灾的主要气候背景;贵州西部过渡季节干旱少雨的500 hPa平均环流特征是中高纬环流平直,东亚大槽偏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青藏高原上空气压场持续偏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是贵州西部火灾环流形势之一;气温持续上升、湿度持续下降是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50~1988、2005~2015年湘西州森林火灾相关资料,1960~2015年湘西州8县(市)气象观测站温度、湿度资料,采用线性和曼-肯德尔(MK)突变检验的分析方法,对湘西州森林防火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气象条件和森林火灾关系非常紧密,每年的春冬季节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确定森林火险预报模型为I=D×4+(100-H)×0.4+T+F+r,将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为五级;对湘西州森林防火预警预报系统进行研发,将森林防火气象预报预警模型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业务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5年-2011年17年间黄南地区草原火灾资料和火灾发生时对应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及黄南地区历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黄南地区草原火灾的时空分布,火灾区的气候特征及火灾发生前的气象因素的变化,找出可能影响黄南地区草原火灾的气象因子即降水、蒸发量、气温、地面温度等对火灾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朗乡林业局东折棱河林场阔叶红松林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为了给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研究提供依据,对朗乡林业局东折棱河林场的阔叶红松林选取9个标准地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其林分垂直结构、空间分布格局、更新情况,掌握阔叶红松林的状况.研究发现东折棱河林场的阔叶红松林可以明显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革本层,其中乔木层又可分为主林层和次林层;针阔比例比较适宜;树木多为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