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光温室棚菜、养猪和沼气池分别是人们充分利用自然光能和生物能进行物质生产的成功典范,在实践中多为单独利用。它解决了在北方冬季沼气池因气温低而不能利用,弥补棚室生长冬季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足等问题。我们依据日光温室棚菜、养猪和沼气池三者各自的特点和联系,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对三者综合利用的模式(以下简称"三结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农民的欢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蔬菜、养猪和沼气池分别是人们充分利用自然光能和生物能进行物质生产的成功典范,在实践中多为单独利用。为解决沼气池在北方冬季因气温低而不能利用,弥补温室生产冬季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足等问题,笔者依据日光温室棚菜、养猪和沼气池三者各自的特点和联系,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棚菜、养猪和沼气池分别是人们充分利用自然光能和生物能进行物质生产的成功典范,在实践中多为单独利用.……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棚菜、养猪和沼气池分别是人们充分利用自然光能和生物能进行物质生产的成功典范,在实践中多为单独利用.  相似文献   

5.
“九五”期间,徐州市“生物链”生态养殖、种植技术推广较快,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环保和社会效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该技术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模式。目前该生态模式可分为农户庭院“三结合”(日光猪舍、厕所、沼气池)型和农田规模型(日光温室、沼气池、猪舍、厕所)两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东北地区研究出日光温室与沼气池配套建设模式。将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的入口处。既解决了日光温室冬季温度低、光照弱、有机肥不足、蔬菜生长慢等问题,也解决了冬季沼气池由于温度低不能产气的问题。探索出一个两者都能相互利用,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莹 《新农业》2006,(7):59-59
4.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 “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四位一体)”是以沼气为纽带,由沼气地、畜(禽)舍、卫生厕所和日光温室组合而成的,具有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功能的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日光温室是“四位一体”的基本框架。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农作物栽培室都在日光温室内,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日光温室的作用就是为沼气池、畜禽、温室内的农作物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从而一改过去北方沼气池半年使用半年闲,且冬季极易冻坏的弊病,达到全年正常运行产气;改变北方冬季土地闲置的状况,发展反季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依据能量循环利用和生物链原理,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棚一端,建立猪舍和沼气池、以沼气为纽带,采用“沼气池、养猪、种菜”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与沼气池配套利用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东北地区研究出日光温室与沼气池配套建设摸式。将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的入口处。即解决了日光温室冬季温度低、光照弱、有机肥不足、蔬菜生长慢等问题,也解决了冬季沼气池由于温度低不能产气的问题。探索出一个两者都能相互利用,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摸式。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清水农场王京平,几年来针对北方冬季第一、第二性生产难进行,沼气池难越冬,农业废弃物未能全利用,冬季农民就农闲以及农村厕所不卫生等一系列问题,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创造了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三结合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以下简称王京  相似文献   

11.
丁平 《新农业》2011,(2):37-37
在日光温室的一端地下建沼气池,沼气池上建猪禽舍及厕所,温室内种菜,即所谓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太阳能为动力,沼气池为纽带,通过生物能转换技术,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沼气、沼肥从而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二次污染,降低投入成本,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12.
邱凌 《农友》2002,(9):28-28
兴建沼气池与庭园建设统一规划,在沼气池与猪圈、厕所“三结合”(如图1)的前提下,做到住房、猪圈、厕所、沼气池等合理布局,先建沼气池,后建猪圈,使人畜粪便随时流入沼气池,以达到连续进料和冬季保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五位一体”庭院生态模式是以东北型节能日光温室-辽沈Ⅰ型日光温室为依托,结合种植、养殖、生活为一体,集温室、沼气池、猪舍、厕所、燃池为一体的庭院综合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张国强 《农友》2002,(7):30-30
“沼气 养猪”是庭院经济开发中一种比较好的模式。该模式以厕所、猪舍、沼气池为硬件建设,以养猪致富为主要目的。兼顾提高用能水平,通过建沼气池和发挥沼液喂猪技术优势,改善生猪养殖环境,促进养猪业发展。模式结构主要包括: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养猪存栏10头以上。模式选择在庭院一角(一般在西南角)地下建沼气池,地上建猪舍和厕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东北地区研究出日光温室与沼气池配套建设摸式。将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的入口处。即解决了日光温室冬季温度低、光照弱、有机肥不足、蔬菜生长慢等问题,也解决了冬季沼气池由于温度低不能产气的问题。探索出一个两者都能相互利用,又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史维宏  刘磊 《农村科技》2004,(12):43-43
“四位一体”生态大棚就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学的原理,以太阳能为动力、沼气为纽带,实现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它是将沼气池、养猪引进到大硼内,使沼气池、猪舍、大棚、蔬菜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同一块地上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种植与养殖并举的能源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指每户有一个太阳能房,800平方米日光温室,在温室的一侧建造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池上建一个20平方米的养猪舍及1平方米的厕所。形成太阳能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养猪和沼气"四位一体"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模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既解决了温室土壤肥力下降问题,又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赣榆县“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能量循环利用和生物链原理,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棚一端,建立猪舍和沼气池,以沼气为纽带,采用沼气池、养猪、种菜相结合的方式。饲养生猪所产生的粪便及人粪尿、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各级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我县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已初具规模。进入新世纪后,农村畜牧业发展更加迅速,沼气资源更加丰富。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沼气池4200座.其中8—10立方米“三结合”沼气池3900座,30-50立方米大中型沼气池300座.总池容42900立方米,年产沼气283万立方米,“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累计推广10万亩,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迁安县推广的太阳能采暖“三结合”小型高效沼气池,是指把沼气池建在猪圈内,冬季利用太阳能采暖,使之成为畜禽养殖、厕所、沼气三结合的农村庭院综合措施。一、设施效益简述这套设施适于五口之家养二三头猪或一二头大牲畜的农户,其人畜粪便可满足6米~3沼气池发酵原料的需要。兼之采用建池新工艺,基本解决了自动进料和出料难的问题。冬季利用太阳能采暖,使沼气池可常年产气,产气量供五口之家日做两餐、点一盏沼气灯。猪舍冬暖夏凉,冬季最低温为3~5℃,能满足猪的生长和鸡产蛋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据跟踪调查,每头育肥猪可节省精饲料50公斤,鸡的产蛋率冬季保持在60%以上。庭院果树蔬菜施用沼渣沼液,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并生产出优质无公害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