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水分胁迫对牡丹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牡丹光合指标及荧光特性变化。[方法]以胡红、洛阳红两种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的水分胁迫处理,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及荧光测定仪测定其光合指标及荧光特性。[结果]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干旱抑制牡丹净光合作用、限制气体交换,改变光合日变化;水分胁迫(特别是水分过量)时牡丹叶片Fo上升,Fv/Fm下降引起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但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下午又逐渐恢复到上午水平。[结论]7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适于牡丹的生长;与干旱胁迫相比,水分过多更不利牡丹的生长。两种供试品种中,胡红比洛阳红更耐旱,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4种草坪草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4种草坪草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前中期,草坪草的光合色素Chla,Chlb,Car变化不大;胁迫后期,除盆景2000(Bonsai2000)上升外,其他3个品种(Award,Starlet,Accent)均下降,说明草坪草具有一定的抗旱适应能力。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o,Fm,Fv,Fv/Fm,Fv/Fo的变化趋势不是单一的上升或下降,不同草坪草,其变化过程和变化幅度也不一样。相关性分析表明,草坪草叶片Car和Chla的含量变化对荧光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颖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4):7-10
利用OS-30型叶绿素荧光分析仪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小麦旗叶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旗叶的初始荧光产量到最大荧光产量所需的一半值(T1/2)减少,旗叶光系统Ⅰ(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降低,光合作用的潜在活力降低,影响了光合电子的传递和CO2同化的正常进行,表现在可变荧光淬灭速率(△Fv/Fo)减慢,可变荧光下降比值(Ffd=△Fv/Ft)减小,进而影响冬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同时还讨论了水分胁迫对灌浆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下毛竹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分析水分胁迫对毛竹幼苗光合、荧光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1年生毛竹为试验材料,采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不同水分亏缺条件下毛竹幼苗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①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光系统PSⅡ反应中心活性减弱与光合速率降低一致,气孔限制及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或破坏是其净光合速率(Pn)降低的主要原因;②从无胁迫(NS)处理至重度胁迫(HS)处理,光饱和点(LSP)下降20.45%,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下降67.22%、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减少22.46%,有效荧光产量减少45.60%;③低度胁迫(LS)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NS处理提高17.81%,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先降低后升高;④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Fv/Fm变异系数均随胁迫处理程度加深而增大,Fo变异区间为18.182%~26.404%,Fm为16.321%~24.899%,Fv/Fm 为1.291%~33.932%。 相似文献
6.
以广藿香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对广藿香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对广藿香初始荧光(F_0)、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土壤水分胁迫强度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广藿香光化学效率(F_v/F_m)呈下降趋势,下降程度表现为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RWC 20%)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5%(RWC 95%)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RWC 40%)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RWC 80%)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RWC 60%);RWC 60%处理广藿香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平最佳,此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广藿香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甜菜生产及其相应光合参数的影响,为甜菜田水分管理提供依据,采用人工防雨棚,设置了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及复水的池栽试验,研究甜菜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及气孔限制值(Ls)、胞间CO2浓度(Ci)、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生育期补水(CK)处理不同时期甜菜Tr与Pn日变化近\"单峰\"型,缺水使其呈现\"双峰\"变化。水分胁迫使甜菜糖分积累期日蒸腾量(DTC)降低70.16%~74.81%,日光合量(DPC)降低63.48%~69.96%,日水分利用效率(WUEd)则提高19.28%~22.39%;胁迫后复水促使Tr与Pn恢复,但不能达到未受胁迫水平。极度缺水环境下Ls日变化具有午间低谷的\"双峰\"特征,Ci出现与Ls时序一致的\"双谷\"特征,水分胁迫导致了午间PSⅡ光化学反应中心的抑制与失活。水分胁迫导致Pn与Tr的非可逆性降低及Pn低效期的延长,成为影响甜菜生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滇润楠和香樟幼苗叶绿素荧光和叶水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云南乡土树种滇润楠和引进外来树种香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对二树种幼苗叶绿素荧光和叶水势的影响。干旱初期当植物的叶水势尚无明显变化时,植物的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_0)都有明显下降,而初始荧光(F_0)增加明显,说明此时干旱胁迫已经对二树种幼苗叶绿素荧光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导致幼苗PSⅡ反应中心受到破坏,二树种幼苗的叶水势以及各种荧光指标发生不同规律性变化。相对而言,香樟幼苗的叶水势下降较快,其叶绿素荧光各个指标变化均大于滇润楠,说明香樟对水分胁迫较敏感,滇润楠的耐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置土壤含水量为15%、10%、5%三个水分胁迫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叶绿素荧光,研究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加强可变荧光(Fv)下降,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光量子产额减少,光电子传递效率(etr)降低;恢复过程中,15%胁迫容易恢复,10%胁迫较易恢复,5%胁迫不能恢复。Fv、Fv/Fm、etr、Yield对胁迫和恢复反应敏感,都可以作为葡萄抗旱品种快速鉴定的指标,Fv的可靠性最强。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qp)在胁迫初期都逐渐变大,在胁迫后期出现相反对应的变化趋势,在恢复过程中比较稳定,反应了葡萄在受到水分胁迫时的光合调节和自我保护能力,但qp和nqp不宜作为快速鉴定抗旱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设置土壤含水量为15%、10%、5%三个水分胁迫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叶绿素荧光,研究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加强,可变荧光(Fv)下降 ,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光量子产额(Yield)减少,光电子传递效率(etr)降低;恢复过程中,15%胁迫容易恢复,10%胁迫较易恢复,5%胁迫不能恢复.Fv 、Fv/Fm、etr、Yield对胁迫和恢复反应敏感,都可以作为葡萄抗旱品种快速鉴定的指标,Fv的可靠性最强.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qp)在胁迫初期都逐渐变大,在胁迫后期出现相反对应的变化趋势,在恢复过程中比较稳定,反应了葡萄在受到水分胁迫时的光合调节和自我保护能力,但qp和nqp不宜作为快速鉴定抗旱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