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8年新疆省哈密巴里坤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县,2009年奎苏镇开始该项目的试验示范工作,到2012年底,在巴里坤县奎苏镇先后完成包括免耕播种、秸秆还田、深松作业和化学防治内容在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对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认为该项目在巴里坤奎苏镇是可行的,它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全国保护性耕作规划将宁夏划分为两个区域,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利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耕作,实行少耕、免耕施肥播种,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旱作农业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湖南双季稻区5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综合分析5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特点及其适宜区域.[方法]以双季稻冬闲种植为对照,根据"三少两高"(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高效益)技术原理构建指标体系,对湖南双季稻区5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做量化分析.[结果]双季稻-马铃薯的综合保护度最大,为20.1,双季稻-黑麦草与双季稻-油菜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次之,达17.5和16.0;双季稻-紫云英栽培模式的综合保护度为10.5,双季稻双免种植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低,为3.4.[结论]5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均具有一定的"保护度",但差异较大.其中双季稻-马铃薯的综合保护度最高,经济效益值最高、土壤的保蓄能力也最高,劳动力消耗也最大,适宜于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区域;双季稻-黑麦草综合保护度与双季稻-油菜的相近,其经济效益值较高,土壤的保蓄能力也高,但劳动力消耗不大,适宜性较为广泛;双季稻-紫云英的综合保护度也较高,且由于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得其对环境的毒害作用最小;双季稻双免栽培的劳动力消耗最低,但综合保护度为正值,即表现为一定的保护性,适宜农村劳动力较为贫乏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大型机械深松、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机械封闭式药剂灭草免中耕、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主要农作物是玉米、水稻。通过大型机械深松打破犁底层,建立土壤水库,提高土壤抗旱防涝能力;通过秸秆粉碎覆盖,避免地表土裸露,防止水蚀风蚀造成水土流失,减少蒸发起到保土、保肥、保墒作用。通过免耕播种和封闭式药剂灭草中耕,减少人、机进地次数,起到减少人机对地表碾压和节约成本的作用。通过近几年来在七里、莲花、朝阳、天德、亮山等乡镇实验、示范,效果良好,节本增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培肥了地力,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6.
基于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6大问题挑战,提出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从河南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及现状,提出了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推广4种技术与推广模式,阐述了河南省今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亟待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是以维护生态环境、提升土壤质量为目的的技术模式,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及化学性状,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文章从机械整地及机械免耕精量播种、机械镇压与深追肥、机械化药剂灭草与无公害灭病虫等方面,对以吉林省榆树地区为代表的东北黑土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方式和技术,是现阶段保障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区域的地理、气候因素和保护性耕作实施的情况。对照保护性耕作适应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分析了秦巴地区特别是商洛山区的自然条件。提出了在秦巴地区特别是商洛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盐池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介绍了4种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其中留茬碎秆覆盖深松浅耙少耕播种技术模式适合盐池县的玉米种植,详述了该模式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京郊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农田保护性耕种技术实施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构建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程序,最后提出了构建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宁夏银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模式、效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宁夏银北地区实际,就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提出了几点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保护性耕种技术,能够对实施耕地区域进行保护,以此来扩大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保护性耕种技术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在免耕、少耕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养分,促进玉米的有效生长。本文从山西省汾阳市出发,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技术应用特点,提高玉米实际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秦伟 《农村科技》2013,(6):17-18
一、技术模式、工艺路线和作业质量1.地块准备可根据前茬作物情况整地,如果地表秸秆覆盖太多或地表田埂太高,可用联合整地机对角整地1遍,再用免耕播种机直接播种;如果前茬不高于15厘米,地表平坦,可以不耙切或整地,而直接用免耕播种机播种。整地达到地表平整,秸秆或杂草不可太多,更不可集堆,残茬不可太高。2.机械选择关键要选对作业机械,可根据地表情况,选择适当机械。对于地表不平,田埂太高,毛渠太多,秸秆覆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既避免焚烧秸秆形成大气污染和造成火灾,净化了环境,还可以保护耕地,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农田扬沙等。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濉溪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分析了该技术的效益,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水分流失,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现已见到一定的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革命性农耕措施。为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本人结合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实际,谈  相似文献   

18.
邵长敏  齐自成  丁梅  魏希营  李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21-8125,8213
[目的]解决济宁市小麦/玉米两熟区传统耕作方式生产成本高,对土壤结构破坏大,土壤的生产能力降低的难题。[方法]多次试验示范和总结。[结果]构建农机农艺技术流程为"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覆盖)→玉米直播→喷除草剂→田间管理(灌溉、灭虫等)→玉米收获并秸秆还田覆盖→深松(3~5年深松一次)→小麦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灌溉、除草、灭虫等)"的适合该区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通过万亩试验示范验证,该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能够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结论]该研究可为济宁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应加快推进全市农业进入保护性耕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奇台县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性耕作是传统耕作的一次革命,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成本,是一项促进作物产量可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部分省区巳开展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工作,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奇台县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粮食生产的节本增效,新疆农业大学在奇台县进行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实施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丰县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意义,总结了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并提出其保障措施,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