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2005~2008年采用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造成转基因抗虫棉"破头疯"现象的棉盲蝽的主要发生规律及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绿棉盲蝽是造成抗虫棉"破头疯"和"破叶疯"的主要种群,在棉田发生高峰期为7月9日至9月19日;其它棉盲蝽种群数量较少,在棉田发生高峰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对棉盲蝽的科学高效防治,通过棉田定点调查、普查、棉田周边的杂草网捕等方法,研究了棉花不同发育时期江西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为害优势种及其迁入、迁出棉田的时间,越冬主要寄主等。结果显示:绿盲蝽为棉花苗床期至蕾期的发生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蕾期至花铃期及吐絮期至收花结束以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多峰多谷型曲线动态发生;花铃期,中黑盲蝽(含苜蓿盲蝽)为优势种群,在棉大田呈单峰型曲线动态发生;棉盲蝽混合种群在棉花大田呈一大一小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9月份吐絮期,同时伴有烟盲蝽、赣棉淡盲蝽发生;此时中黑盲蝽、绿盲蝽陆续迁出棉田。棉田周边杂草上除发生上述6种棉盲蝽外,还有异须单突盲蝽、黑肩绿盲蝽、赤须盲蝽发生,其中赣棉淡盲蝽杂草上发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正>棉盲蝽又叫棉花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其种类很多,我国棉区已发现17种,主要的有绿盲蝽、苜蓿盲  相似文献   

4.
棉盲蝽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指棉田常见的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总称,均属半翅目,盲蝽科。在山东省绿盲蝽年发生3~5代,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1危害症状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的汁液。棉花幼苗期生长点受害形成仅剩两片肥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抗虫棉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平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至今已有7、8年的时间,通过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也提高了生态效益。但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田用农药次数及用药量逐年减少,致使过去一些棉田非主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其中棉盲蝽  相似文献   

6.
棉盲蝽又叫棉花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属半翅目盲蝽科,其种类很多,我国棉区已发现17种,山东记载有11种,主要的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等4种.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棉花的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进行论述,并针对其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研究总结出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为盐城农区Bt棉田的优势种群、两种棉盲蝽在棉田的交替危害可影响棉花的一生、发生代次多且转移频繁增加了棉田的防治难度、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随Bt棉种植比例的上升而加大、有利的气候条件加重了发生危害、立体间套种导致棉盲蝽在棉田的集中为害等Bt棉田棉盲蝽的灾变规律;并相应提出了确定科学合理的综防策略、加强虫情监测的力度、抓好农业防治这个前提、制定切实可行的天敌保护利用措施、认真开展化学防治控制种群密度等当地Bt棉田棉盲蝽的可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棉盲蝽优势种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5~2006年将本地种植的转B t基因抗虫杂交棉主栽品种与常规棉进行同比,研究分析了两类棉田间盲蝽象群落的发生与危害、种类与分布比例、消长动态与时空分布、龄期分布与发育进度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 t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盲蝽的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发生在江苏沿海棉区的棉盲蝽优势种主要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其中中黑盲蝽的种群比例大于绿盲蝽;棉盲蝽在两类棉田的消长动态与时空分布基本同步,B t棉田的绿盲蝽、中黑盲蝽及棉盲蝽混合种群的总虫量高于常规棉田,其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两种棉盲蝽种群的龄期分布在两类棉田基本相近,发育进度在常规棉田略有提前,但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江苏沿海棉区的生产条件与气候特点,在总结高产经验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扩行减密、足肥轻控、留叶枝、迟打顶"为主要内容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轻简优化栽培技术路线,明确了本地区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的具体技术条件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棉田绿盲蝽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津地区棉花重要害虫——绿盲蝽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主要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受体中棉所24和常规棉赣棉11号相比,转双价抗病基因(Chi+Glu)棉从齐苗至一片真叶期抗病力无显著优势,但是在二叶一心期具有显著的抗病力优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蕾期绿盲蝽百株3龄以上若虫数量与棉花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并组建了相关式:Y=-2.1276+0.8823X。测定了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防治指标,经分析提出转Bt基因抗虫棉蕾期的防治指标为百株3龄以上若虫5~7头。  相似文献   

15.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是棉花与冬枣间作模式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加之抗虫棉大面积种植,农药用量减少,虫口密度进一步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棉花绿盲蝽在东营一年发生5代,前两代危害最重,第1代危害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2代危害高峰在6月中旬,栆棉间作田重于单纯棉田。防治用药以氟虫腈、甲氰菊酯和马拉硫磷防治效果最好,用药后第3天防效分别为97.1%、95.3%和95.0%,用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93.3%、87.3%和86.1%。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省南皮县2种防治棉铃虫措施的转Bt基因棉田及其周边生境绿盲蝽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绿盲蝽成虫在转Bt棉田有4个高峰期,绿盲蝽若虫有3个高峰期,整个发生期各棉田绿盲蝽成、若虫平均百株虫量分别为GK田33.44头1、6.24头,综防田8.10头、3.38头,化防田5.68头、2.00头,GK田分别比综防田、化防田高312.8%3、80.5%4、88.7%、712.0%,差异极显著(P<0.01),但综防田与化防田发生期绿盲蝽成、若虫平均百株虫量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绿盲蝽已成为当地转Bt基因棉田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7.
以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SGK321、郑199和其相应的受体品种中棉所23、石远321、中棉所12为试验材料,研究抗虫基因导入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株高低于其受体品种,单株结铃数、成铃率高于其受体品种,铃质量、衣分低于其受体品种。抗虫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质量、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使得转基因抗虫棉的皮棉产量与其受体品种基本持平。转基因抗虫棉的光合强度和叶绿素含量在7月8日以前低于其受体品种;7月8日-7月26日高于其受体品种;7月26日以后递减速率高于其受体品种。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中红侧沟茧蜂选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与其对照亲本棉组成的气味源为材料,利用"Y"型嗅觉探测仪测定了棉铃虫幼虫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对不同气味源的嗅觉行为。结果显示:无论是棉花蕾期还是铃期,与被害常规棉相比,被棉铃虫为害的转基因抗虫棉对中红侧沟茧蜂有较强的忌避性,而且这种忌避性在含有棉铃虫幼虫的被害转基因抗虫棉中依然明显。由此可见,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寄生性天敌有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9.
以转Bt玉米Mon810及其亲本非转基因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Mon810玉米叶中Bt蛋白表达量和叶表Bt蛋白分泌量,结果表明叶组织和叶表均可检测到Bt蛋白,组织内Bt蛋白量从苗期到抽丝期随着植株营养生长的加快呈上升趋势,至抽丝期达到顶峰,之后逐渐降低;叶表Bt蛋白分泌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