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造林试验证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治沙造林时加入"春之霖"固体水,可以解决土壤水分消耗期水分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土壤水分最严重的胁迫时期林木能够保持林木存活的最低含水量,提高成活率,促进苗木正常生长.沙柳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5.3%,比对照区提高14个百分点;杨柴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1.1%,比对照区提高7.3个百分点;大白柠条的造林成活率比对照区提高12个百分点.固体水处理还可以提高造林苗木的高生长量和生物量.施用固体水处理后,沙柳当年的生物量达到243.16 g,为对照区的3.3倍.  相似文献   

2.
固体水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植被恢复首先要解决苗木的水分供应问题,固体水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之中。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固体水的特点,总结了固体水在释水规律、对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高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树脂,也叫保水剂.通过高吸水剂的作用,使苗木根系表面形成一种胶体膜,从而保护苗木根系,同时吸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使苗木根系处在较好的水分和营养环境中,保持苗木的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高吸水剂可以提高根系附近土壤水分.高吸水剂吸水能力非常强,能把水分吸收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来.经调查,雨季栽植的松柏树,根系附近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3%左右.  相似文献   

4.
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后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能否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和恢复其生理功能。苗木的新根再生长及生理机能的恢复,主要决定于整个苗木,特别是根系生活力的大小。一般的说,影响苗木生活力的主导因子是水分。为了探讨苗木含水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对辽宁东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不同含水量,进行了浸根、失水和造林等试验,以求探明成活率与苗木含水量的关系及苗木根系水分等情况,为在起苗、运苗、假植、造林等工序中,确定保护苗木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ECH2O含水量监测系统,对侧柏容器苗留袋、脱袋造林后容器水分动态及苗木生长及生物量进行监测。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脱袋造林>留袋造林。根系数量、根系分布、苗木生长状况、标准株生物量脱袋造林均优于留袋造林。大规格移植容器苗造林时,在确保苗木根团完整的情况下,以采用脱袋造林栽植方式为好。  相似文献   

6.
川楝苗木失水处理对其活力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乡土树种川楝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后根系的相对含水率、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移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川楝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楝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和影响幼林生长情况.在川楝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干旱多风环境下沙棘移栽苗木致死机理与成活率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沙棘苗木萌芽过程中体内水分状况与ABA累积的关系,土壤含水量和风速对沙棘苗木含水量和水势有明显的影响,当定植后根系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低于14.5%。风速达到6m/s,可使苗体含水量占干重比值小于1.2,水势小于-2.5Mpa,芽和韧皮中ABA含量与苗体组织含水量,萌芽率及成活率呈显著负担关;在干旱多风条件下苗木成活率显著降低,即使少量成活的苗木幼芽生长缓慢。在干旱多风条件下沙棘造林宜采取截干、埋苗造林,避免苗木自身过度失水而降低成活率和成活后的生长,因此,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树番茄苗木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1年生的树番茄苗木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分处理,即适宜水分含量处理、轻度亏水处理、中度亏水处理、重度亏水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83%~30.41%、21.46%~25.04%、16.10%~19.67%、10.73%~14.31%,比较树番茄苗木在经过不同胁迫时间(15、30、45、60 d)后生长量、各器官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及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土壤含水量对树番茄苗木生长与NSC的关系。【结果】在适宜的水分含量和轻度亏水处理下树番茄苗高和地径持续生长,中度和重度亏水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茎生物量最高,各器官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叶、根;叶片可溶性糖和NSC含量逐渐增加;茎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根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均高于叶和茎。根、茎、叶淀粉含量在适宜水分含量、轻度亏水、中度亏水处理下先减少后增加。胁迫15、30、60 d时,各处理下叶、茎可溶性糖与淀粉的含量比值高于适宜水分含量处理,胁迫45 d时,叶、茎、根可溶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红松苗木水分状况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在造林前利用植物水分状况测定仪及四唑染色法对苗木根系水势和根系脱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苗木造林前大量失水,使根系水分下降,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必须使红松苗的含水率在63%以上,才能保证造林成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短日照与灌溉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物量和碳分配以及夏季造林成活率的影响,为完善苗木质量调控理论和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自然光照(ND)和10 h短日照(SD)2种光照处理,在7月初将苗木从温室移至户外大棚下进行为期3周的处理,即3种灌溉处理(育苗基质含水量分别降至饱和含水量的40%、60%、80%后再次灌溉至饱和),然后于7月23日进行夏季造林,调查苗木出圃时的形态与生理特征,以及造林2年后苗木田间成活率。【结果】自然光照下苗木的顶芽形成率为26%,短日照处理下可达66%,短日照处理显著促进了华北落叶松苗木的顶芽形成率;短日照处理略促进根系淀粉的贮藏(P=0.068); 40%灌溉处理显著促进苗木生物量向根系分配(P<0.001)。自然光照下,夏季造林当年生长季末成活率达82%,短日照处理下为92%。这表明10 h短日照处理提高了苗木顶芽形成率与根系淀粉浓度,提高了其抗机械破坏能力。综合来看,短日照处理结合40%或60%灌溉处理在造林第2年底保存率最高(达60%以上)。【结论】夏季7月初,采用3周10 h短日照处理结合饱和含水量40%~60%,...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佛山方竹母竹分株单株蔸苗、1年生营养袋实生苗、1年生实生裸根苗造林,对造林后竹苗的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笋)数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苗木对苗木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苗高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新发苗(笋)数量的影响为:营养袋苗造林>裸根苗造林>母竹分株苗造林。  相似文献   

12.
生物吸水胶应用于育苗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生物吸水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胶土水分交换动态,吸水胶×肥料对土壤水分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多地点大田育苗,造林和农作物试验。基本搞清了吸水胶吸水保水性能的特点。吸水胶用于育苗,造林和农作物的技术要点是:(1)育苗以每个容器(1株苗)0.3~0.7克为宜。苗木生长量增加10.18%~12.65%。(2)用于造林应当在整地后,先施吸水胶,待下雨后栽植。用量1~4克/株。施肥作业应先施吸水胶,待下过雨,胶吸足水之后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14.
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万功 《甘肃林业科技》2011,36(4):41-42,45
在河西走廊枸杞造林多采用春季造林,但由于春季易受干旱缺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林难度较大,因此采用枸杞插穗电热温床催根和日光温室营养袋容器育苗,能够有效延长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大叶山杨是吉林市林科所从长白山地区的山杨种群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变种,该树种上具有生长迅速、成材早、耐寒、耐瘠簿、适宜地山地生长等优良特性。阜新地区为了丰富山地造要的树种资源,进行了引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播种苗和2年生移植苗均表现出原产地原种的优良特性,1年生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省标高出80%和53%,苗木合格率达94%;1年生苗总干重大于标准40.3%,根茎的干重比达1.56,比一般苗木高出42  相似文献   

16.
银杏苗木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2年生实生苗根系干鲜重均为茎的1.3倍,苗茎含水量58.68%、根系为66.74%,平均苗木含水量63.06%,根系含水量是茎的1.14倍。浸水天数与苗木吸水率和含水量、日晒天数与失水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日晒天数与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银杏边起苗达栽植或清水浸根1d成活率最高,栽植时苗木含水量应控制在52%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主要阔叶造林树种楸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楸树苗木速生期不同水分管理对幼苗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生物量分配以及生理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速生期楸树幼苗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00%田间持水量,一般应保持在80%~100%田间持水量之间,低于80%田间持水量,会使楸树幼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根系发育、生物量积累都受到严重的限制,苗木生理质量指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而叶片质膜透性增加,细胞膜受到严重伤害;在40%田间持水量时,幼苗因干旱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沙地樟子松不同切根密度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 14个切根密度苗的研究得出樟子松切根苗密度不同 ,质量也不同 ,苗木的径根比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苗大的干物质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 ,地上部分干物质大于地下部分干物质 ;造林成活率随径根比的减小而增大 ;苗木密度在 12 0~ 2 2 0株 m2 之间是苗木质量较好且获得较大效益的合理密度 ;苗圃可根据经济评价指标确定适合自己的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马尾松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本文分析了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马尾松切根苗苗高、主根长不如对照组,但地径、侧根数、侧根长显著优于未切根苗,径高比的改善提高了苗木质量,有利于提高马尾松造林保存率。造林3年后,切根苗木高生长与未切根苗木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