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34(3):I0011-I0011
<正>2010年12月7日,内蒙古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召开第七届代表大会。会议由内蒙古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白锦贤主持。国家林业局资源司、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院、国家林业局驻内蒙古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内蒙古林业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林业监测规划院、内蒙古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  相似文献   

2.
2020年12月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2020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内蒙古多伦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奈曼孟家段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包头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阿尔山哈拉哈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和内蒙古库都尔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为内蒙古再添"国字号"生态名片。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林学会根据中国林学会的部署于九月三十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内蒙古林业厅、内蒙古林学院系统内蒙古林学会会员荣获中国林学会劲松奖的授奖大会。内蒙古科协学会部张振国副部长,内蒙古林学会理事长、内蒙古林业厅厅长哈伦,副理事长满达夫、齐振荣、朱维新出席了授奖仪式。出席会议的还有内蒙古林学会常务理事、林业厅副厅长吴风德,常务理事、内蒙林学院院长李云章,以及林业厅副厅长冯志来、丁歧山同志。  相似文献   

4.
绿讯     
纪念胡锦涛总书记沙产业谈话三周年专家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2011年3月11日,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党委政研室、内蒙古政府调研室、内蒙古政协办公厅、内蒙古政协农牧业委员会、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在呼和浩特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组建于1953年,其前身为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保卫科,机构名称历经多次变更后,于1998年正式更名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林学会、内蒙古林业厅科技委于一九八五年元月八日至十二日,在呼和浩特宾馆胜利召开了一九八四年年会和林业厅科技委成立大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内蒙古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和新推选产生的内蒙古林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以及辑业厅科技委全体委员共六十多人.内蒙古科协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内蒙古科协副主席刘钟岭副教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管理局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政府内蒙古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扎鲁特旗国有罕山林场科左中旗腰力毛都镇人民政府西乌珠穆沁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公司克什克腾旗热水林场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是我国林业大省,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任务很重。胡锦涛总书记在内蒙古视察时明确要求,要努力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内蒙古林业建设,不仅对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生存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9.
绿讯三则     
《内蒙古林业》2019,(10):47-47
1内蒙古"守初心担使命话说绿色内蒙古"讲解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呼和浩特举行2019年9月2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举办,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承办的"守初心担使命话说绿色内蒙古"讲解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呼和浩特举行。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作为我国林业大省之一,其林业经济增长在我国林业中一直占有主体地位。因此,科学客观地研究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内蒙古林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立足于内蒙古林业,结合内蒙古区情和林情,系统阐述影响内蒙古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内蒙古林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保持林业投入适度增长、大力发展林业教育、加快林业技术进步、建立健全林业制度体系等促进内蒙古林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桤木人工林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桤木人工林细根、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桤木细根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2)土壤各层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3)细根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在冬季存在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Fe、Ni、Cd含量在一年四季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Mn、Cu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负相关关系,Zn、Pb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强大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强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是近年来发现为害油松的国内新纪录种,1998年在山西省阳城、沁水等首次发现,此后在全省各地爆发成灾。该虫在榆次市、太岳山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和成虫在树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层内越冬,也有少数以2龄-3龄幼虫或蛹越冬。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大量出孔扬飞,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8月中旬为化蛹盛期,9月上旬为子代成虫羽化盛期。越冬老熟幼虫于7月中旬大量化蛹,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发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峡口点21年、羊道沟点17年、新庄沟点18年观测统计得出:兴隆山保护区的年平均湿度73%,范围在35%~95%之间。其中峡口点67%,羊道沟点81%,新庄沟点72%。月平均湿度与年平均湿度相同,范围在90%~60%之间。森林对林内湿度影响很大,林内比林缘高,密林比疏林大。一年各月最高湿度出现在9月,最低出现在1月,逐月变化显著而有规律,夏季为68%,最低,依次春季为70%,冬季72%,秋季82%,最高,这与降水量关系极大。湿度的日变化很小,但很有规律,最大出现在白天,夜间小,最低出现在日出前。  相似文献   

14.
不同龄期及不同长势核桃的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核桃苗期、幼龄期、始果期的植株叶片和果实营养元素N、P、K和微量元素Fe、Zn含量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核桃1年生苗木叶片中N、P、K、Zn含量高于幼龄期和始果期植株;核桃各龄期在年生长过程中,叶片中的N、P、K、Fe、Zn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N素含量在第2次生长期7月较年生长初期低,比其它生长时期高,在年生长中N、P、K养分含量的比例存在差异,N、K素营养相对含量经历“低-高-低”的过程,N素营养相对含量表现尤其明显;核桃幼龄期、始果期植株长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同一时间叶片及果实中N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枸杞果柄分离力与果实、果柄形态及内源激素间的关系,从而为枸杞鲜果新品种选育及其鲜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以蒙杞2号和宁杞7号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果实与果柄中ABA、IAA、GA_3、ZR的含量,分析了枸杞果实发育期内果实与果柄的形态及内源激素和果柄分离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柄分离力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不断降低,其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862、-0.883;果柄分离力与果实中各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而与果柄中各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均较低。果实中的ABA含量在果实膨大初期开始上升,至果实成熟期,蒙杞2号果实中的ABA含量下降,而宁杞7号果实中的ABA含量仍较高;果实中的IAA含量逐渐下降,并显著低于果柄中的IAA含量,蒙杞2号果实中的IAA含量低于宁杞7号果实中的IAA含量;果实中GA_3与ZR的含量均逐渐下降,且宁杞7号果实中GA_3与ZR的含量均高于蒙杞2号的;果柄中GA_3与ZR的含量变化均不明显;ABA、GA_3、ZR在宁杞7号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均高于其在蒙杞2号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宁杞7号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也高于蒙杞2号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文中综合分析认为,ABA、GA_3、ZR在枸杞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和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均高可能是导致果柄分离力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Variations in carbon content in wood among 102 clones, selected from almost the entire natural distribution area, were investigated in Larix kaempferi. The average carbon content was 50.50%, 50.94%, and 50.80% in sapwood, heartwood, and whole wood,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n carbon content between clones was significant. The clonal repeatabilities were 0.46, 0.38, and 0.44 in heartwood, sapwood and whole wood, respectively.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in the clonal mean carbon content were only 0.43%, 0.42%, and 0.41% in heartwood, sapwood, and whole wood, respectively. This small genetic variation and resulting small relative genetic gain of carbon content indicate that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carbon content by selection has a small effect on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by selection in L. kaempferi.  相似文献   

17.
The dynamics of three major mineral nutrients (K, Ca, Mg) and six heavy metals (Fe, Mn, Zn, Cu, Pb and Cd) were studied in decomposing natural, unpolluted litter in two forest types: Scots pine needle litter in a pure Scots pine forest and oak‐hornbeam leaf litter in a mixed oak‐hornbeam stand. Of the mineral nutrients, only K in the oak‐hornbeam system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For Ca and Mg in both systems and for K in the Scots pine system no clear relation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accumulated litter‐mass loss was observed. On the other hand, for Fe, Zn, Pb and Cd at both sites, as well as for Mn in the oak‐hornbeam stand and Cu in the Scots pine stand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and accumulated mass loss. A decrease in concentration was noted only in the case of Mn in the Scots pine system. No clear pattern was found for Cu in the oak‐hornbeam stand.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decomposing litter reached levels at or above those reported to retard decomposition in other studies. At the oak‐hornbeam stand increased also the absolute amounts of Fe, Zn, Pb and Cd.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分布区适生立地表层土壤养分及其与百山祖冷杉枝叶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pH5.11~6.42,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19.075 0g/kg、2.196 2g/kg、15.016 3mg/kg、136.215 2mg/kg;百山祖冷杉对土壤N、P、K富集能力均较高,而对微量元素富集能力较弱,且枝部和针叶均未检出Na元素;较高的土壤N含量,可相应显著提高百山祖冷杉叶N、K含量水平,较高的土壤P含量,则显著抑制百山祖冷杉叶对K和枝对N的积累水平,较高的土壤Cu含量显著降低了Cu元素在叶器官中的积累,而显著增加了枝条中Cu和Zn的积累水平,较高的土壤Fe含量则显著促进了针叶中Fe元素和枝中Fe、Mn元素的积累水平.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太岳山典型森林群落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太岳山7种典型森林群落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腐殖质层和淀积层有机质含量均是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最高,分别为4.908g/kg和3.528g/kg;土壤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油松林最低,为3.959g/kg,淀积层有机质含量山杨林最低,为1.779g/kg;土壤腐殖质层全氮含量,白桦林最高,为0.368%,辽东栎林最低,为0.176%。;土壤腐殖质层速效氮含量华北落叶松林最高,为292.191mg/kg,油松林最低,为167.725mg/kg;土壤淀积层全氮含量油松林最高,为0.277%,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最低,为0.094%;土壤淀积层速效氮含量山杨林最高为200.183mg/kg,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最低,为49.151mg/kg;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均是上层土壤高于下层。腐殖质层和淀积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各林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在各林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0.
42种树叶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萍  刘学勤 《林业科学》1989,25(5):453-458
本文研究了中国42种针、阔叶树种树叶中18种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在不同科、属、种之间和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的生长季节进行了比较和探讨。为了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利用价值,着重研究了与部分粮食和肉类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之间的差别。阔叶树树叶中总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约为针叶树树叶2—3倍。所有树种的树叶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趋势基本相似,树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基酸、谷氨酸等8种。树叶中总的氨基酸含量高于粮食2—3倍,而且树叶中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趋势与粮食和肉类不完全相同,特别是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的8种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高粱、玉米的3倍,麦麸的2倍,与肉类相比,树叶中亮氨酸和苯西氨酸,占蛋白质氨基酸总量百分比高出4—5倍。结果表明,阔叶树叶是优良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