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伍霞 《南方农业》2022,(4):211-213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人员以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为基本要求,提高小流域周围的生态环境,以水土保持为目标,经济发展为动力,建立高效的、清洁的治理模式.为此,阐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分析了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应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水环境的生态管...  相似文献   

2.
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模式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内的30条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料为基础,根据小流域内梯田坝地、水保林、经济林这三类具有不同功能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所占比例的大小,将其治理模式分为生态型、农业型、生态—农业—经济型和生态—经济型四大类,并分析了不同治理模式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内涵和治理模式出发,根据泽州县长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生态功能等特征,研究构建了生态清洁型流域"三道防线"综合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将长河流域划分为8个小流域,选取典型万里小流域建立"三道防线",以水源保护、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为原则,按照各防线的治理目标配置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并将此模式推广到整个流域。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牛固图小流域为例,阐述了该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建立的整体规划及具体布设,并分析了其效益.结果表明,通过对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模式治理,将流域治理,区域特色,市场推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立足江河源头生态维护,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开展了大凌河上游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从水质维护、景观修复、美丽乡村建设、有机果品优质栽培示范、侵蚀瘠薄型坡耕地高效利用、侵蚀沟道治理示范、荒山荒坡水土保持林草多效配置等方面进行治理。目的是将先进的水土保持治理技术成果引进、改进、提高后进行组装集成,将其建设成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研究与科技示范推广、科普宣传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平台,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论与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在遏制水土流失加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以来,北京市水务局结合北京市水土流失的新特点,提出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即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系统论、景观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结合流域地形地貌特点、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土流失的不同形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基于北京市小流域治理的实践经验与现代治理要求,我们进行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内涵的界定和建设技术体系的探讨,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的划分原则、指标体系及其治理措施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探索城区周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有助于推动城区清洁水源体系、生态屏障体系、森林休闲体系和生态景观体系建设。泾川县在吴家水泉沟进行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践,摸索出了城区周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对城区周围相应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饮用水源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构建原理及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水源地保护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重庆市水源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饮用水源地"三道防线"功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治理思路,总结出水源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构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6项建设内容和15个构建技术。提出了饮用水源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思路,并提出应加强水源地植物过滤带建设、水土保持效应监测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无定河地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与风沙草滩区交界区域,河道改造及流域治理工作一直是该区生态建设的重要议题。已有经验是: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以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打造特色水保治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保持法律意识淡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配置不当;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主要建议是:治理模式要从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实行差别化治理和保护;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着力构建水土保持投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向环境索取资源转变为保护与改善环境.选取土石山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白马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建立生态清洁型治理模式基础上,对该区域进行综合治理过程中的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绿化·美化·净化·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要从"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和"产业化"方向科学有序发展。"绿化"是支撑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目标的基础,"美化"是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质量的砝码,"净化"是左右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成败的关键,而"产业化"是衡量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效益的试金石。这4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一个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工作才算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倡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新形势下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土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在新形势下应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科学、准确地定义生态清洁小流域,并明确其建设目标;二是要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规划内容;三是要做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基础工作,完善监测手段,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四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要整合各行业的先进技术,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价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以北票市天鹅湖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评价综合治理效益.结果表明:通过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与管护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2020年,增产粮食5.05万...  相似文献   

14.
以"鹤岗市小鹤立河项目区生态清洁型水土保持工程"为例,阐述了黑龙江省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取得的巨大成效,为同类型水土流失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以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叶巴沟小流域为例,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应采取"封-治-控"的建设模式,以期为拉萨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平县小平房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通过先进的水土保持建设理念和技术,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重点,通过沟壑生态治理,河道整治,修建谷坊、橡胶坝等建设生态湿地;栽植植物改善水质;采取封山禁牧、封禁治理,修建水土保持工程,治理坡耕地、修建果树台田,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果等诸多措施,将小流域打造成环境优雅,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综合发展的集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7.
信息     
水保司召开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座谈会2006年1月6日上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在京召开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座谈会。水利部总工刘宁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土保持司刘震司长主持了这次会议。刘宁指出:我国开展小流域治理20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保护水资源,离不开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小流域具有基础单元的特点,同时又有包容性、动态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就要因地制宜地寻求新的突破。北京等地介绍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经验,正是一种建设在郊区、受益在城市的新的…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宁都县小布镇钩刀咀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为目标,对传统的治理模式进行创新,从做好"一溪清水送小布"入手,坚持一个理念(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采用一种模式(按照"护山养水-治坡理水-入村净水-发展宜水"即"四水"新模式进行治理),通过建成三个片区(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区和宜水发展区)、形成三色文化(红色水生态文化、绿色水生态文化、古色水生态文化),构建了五位一体(水源保护合理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道环境整治修复,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水土保持科普宣传)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走出了一条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发展之路。其主要经验是:科学选点,加强领导和部门协作,强化施工管理,强化科研和监测。钩刀咀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可为类似地区更全面有效地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长汀县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初见成效,如何巩固现有成效,实现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一轮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课题。本文结合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出了小流域生态经济的观点,例举了一些小流域生态经济的模式:立体生态经济、循环生态经济、崩岗经济、河道生态经济、水土保持生态村建设和生态旅游经济等,为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保护水环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昌平区在继承传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出现的新问题,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了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新模式,对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介绍了北京市昌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指出了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建立流域现状诊断系统;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系统;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进行归纳细化;出台有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