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艾良中  徐伟  徐应诚  刘定忠  汤建国 《江西植保》2009,32(3):134-134,136
棉盲蝽是彭泽棉区棉花上一主要叶面害虫,发生的主要种类有中黑盲蝽、绿盲蝽等。在抗虫棉推广种植以前,该虫仅在棉花的生长前期发生较重,随着抗虫棉的推广与普及,该虫在棉田内的发生明显上升,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影响棉花生产的一类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2.
棉盲蝽大发生原因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棉盲蝽在静海县为害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通过分析大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棉盲蝽发生种群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县属苏北沿海棉区,在棉花上常发的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70年代以绿盲蝽为主,80年代中黑盲蝽上升,至1985年基本以中黑盲蝽为主。为进一步提高测报水平,正确指导防治,现将两种盲蝽的演变规律及种群变动因子浅析如下:一、发生种类及数量变动70~80年代,由于耕作制度等生态环境的演变,棉盲蝽发生的种类及种群数量和危害起了较大的变化。1.绿盲蝽:70年代第二代有7年次大发生,80年代未出现过,至1983年以前,第一代占90%左右,至1984~1986年下降到10~30%,1987年又回升到50~80%。  相似文献   

4.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田害虫的种群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棉盲蝽由以往的次要害虫,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程度和对棉花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棉花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在我国的大面积种植,靶标害虫棉铃虫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棉田农药化防的次数减少,非靶标害虫的发生和为害却日趋严重,如棉盲蝽种群数量剧增,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在雨量多的年份,损失更为惨重.已上升为棉花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6.
武穴市棉田中黑盲蝽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为重要的多食性农业害虫。近年来,中黑盲蝽已成为武穴市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据笔者调查,武穴市棉盲蝽蟓田间虫量大,第2代(5月20日至6月20日平均百株虫量38头,最高达96头;一般蕾铃脱落20—30%,严重的蕾铃脱落达80%;第3代(7月15日至8月15日)平均百株虫量6.7头,最高52头,  相似文献   

7.
陈红 《湖北植保》2004,(6):11-11
随着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红铃虫发生量逐渐减少,但次要害虫如棉盲蝽的发生逐年上升。棉农对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了解甚少,对棉花受盲蝽危害后出现高大空现象错误地归结为棉花品种的问题,现将棉盲蝽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棉盲蝽在郓城县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逐渐成为抗虫棉的常发性害虫。本县棉盲蝽主要包括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 4种。其中绿盲蝽占比例较大,约占调查虫量的 70%左右。 2000年盲蝽大发生,全县发生面积 1 600 hm2,占棉花播种面积的 60%,平均百株虫 20~ 35头,最高达 60头,平均植株受害率 40%~ 60%,最高达 9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 25%~ 30%,最高 60%以上,造成叶片大量破碎,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对抗虫棉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1为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使子叶期棉苗顶芽焦枯变…  相似文献   

9.
棉盲蝽发生动态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江苏省滨海县1985-2007年棉盲蝽发生动态资料,应用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其增长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显示:棉盲蝽的种群在一年中从第2代到第4代总体上是增长的,气象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其增长率影响明显。这表明,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对棉盲蝽生长发育不利的气象条件进行科学防治,提高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棉盲蝽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盲蝽已上升成为我国棉花的主要害虫。本文从防治策略、经济阈值与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盲蝽防治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棉盲蝽的防治现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棉盲蝽测报调查方法、选择适宜的调查工具,2011年和2012年选择频振12#灯、16#灯和黑光灯,在河北沧县和山东郓城进行棉盲蝽成虫诱测试验。试验证明,频振12#灯、16#灯下见虫早、峰型明显,诱集效果明显好于黑光灯,且诱虫曲线较好地反映了田间棉盲蝽种群消长规律。因此,频振12#灯、16#灯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作为棉盲蝽成虫的测报工具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棉盲蝽象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技术、气候条件、产业结构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前认为是次要害虫的棉盲蝽象如今已上升为主要害虫,其虫量之大,发生面积之广,为害之重,已成为夺取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障碍因子。因此,在新形势下,分析其演变规律,掌握其发生动态,认清其为害特征,从而采取相应  相似文献   

13.
棉盲蝽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主要以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等发生危害.近几年来,由于抗虫棉的普及,对棉铃虫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棉田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大大减少,其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棉盲蝽由以前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4.
茅永琴 《植物医生》2010,23(3):19-20
<正>棉盲蝽是盐都区棉花生产上的常发性害虫,常年发生为害较平稳,除低温连阴雨特殊气候重发需专门防治外,一般以兼治为主,为次要害虫。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品种多元化推进,特别是2001年全区全面推广种植Bt转基因棉花品种以来,以棉花为主体的棉田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棉盲蝽在彭泽县发生为害逐渐加重,已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1种重要害虫.特别是在2008年该虫大暴发,其发生时间早、虫口密度高、发生面积广,均属历年罕见. 1 发生特点 1.1 发生时间早系统监测表明,2008年棉盲蝽迁入到棉花苗床上为害的时间,较往年明显提前.往年一般在5月上旬中期迁入苗床为害,近2~3年提前到5月上旬前期,2008年更提前到4月底.  相似文献   

16.
在江西彭泽棉区,1代棉盲蝽主要在杂草上为害,一般在莴笋等蔬菜上为害较少,过去也未见报道.2008年3月中旬,笔者在进行棉盲蝽早春基数调查时,发现莴笋上虫口基数高,且莴笋受害严重,这种现象在彭泽乃至江西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17.
棉盲蝽测报调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棉盲蝽发生为害规律和近年来测报调查工作经验,对棉盲蝽田问调查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田问调查以若虫和成虫为主,采用拍打法、目测法和灯光诱测相结合.制定了棉田内外种群数量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方法.并结合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预测预报原则.  相似文献   

18.
棉盲蝽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棉盲蝽混合种群的防治技术进行筛选:在苗期主要采取远离早春寄主,清除苗床四周杂草,制钵播种时使用呋喃丹,齐苗后喷施久效磷等综合措施;大田期采用药肥混合理施的方法。对防治盲蝽等主要害虫具有较好的效果,埋施对棉花生育无不良影响,且有利于保护天敌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棉盲蝽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地以中黑盲蝽和绿盲蝽为主。进入90年代,由于耕作制度的多样化和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为地为其创造了丰富的寄主或食料来源;防治棉铃虫药剂的大量使用,使棉田天敌大量死亡;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普遍偏高,棉盲蝽的越冬死亡率大大降低,致使棉盲蝽的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我地棉田90年代仅次于棉铃虫的第二大害虫。有机磷类农药对棉盲蝽具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天敌杀伤力大,且持效期短,各代发生盛期需多次施药,才能控制棉盲蝽为害。为了探索既对天敌安全,又能长期有效地控制棉盲蝽的为害,且成本较低的防治棉盲…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棉花生产的决定,确保我省棉花生产在扩大面积、增加单产、提高品质有一个新的突破,省昆虫学会、省植保学会针对棉花病虫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于1990年10月组织了一次“赣北棉区病虫考察”活动。先后实地考察了彭泽县的芙蓉乡、湖西乡;瑞昌市的流庄乡。并邀请了九江市以及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