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棉盲蝽发生种群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县属苏北沿海棉区,在棉花上常发的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70年代以绿盲蝽为主,80年代中黑盲蝽上升,至1985年基本以中黑盲蝽为主。为进一步提高测报水平,正确指导防治,现将两种盲蝽的演变规律及种群变动因子浅析如下:一、发生种类及数量变动70~80年代,由于耕作制度等生态环境的演变,棉盲蝽发生的种类及种群数量和危害起了较大的变化。1.绿盲蝽:70年代第二代有7年次大发生,80年代未出现过,至1983年以前,第一代占90%左右,至1984~1986年下降到10~30%,1987年又回升到50~80%。 相似文献
4.
5.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田害虫的种群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棉盲蝽由以往的次要害虫,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程度和对棉花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棉花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7.
8.
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棉盲蝽在郓城县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逐渐成为抗虫棉的常发性害虫。本县棉盲蝽主要包括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 4种。其中绿盲蝽占比例较大,约占调查虫量的 70%左右。 2000年盲蝽大发生,全县发生面积 1 600 hm2,占棉花播种面积的 60%,平均百株虫 20~ 35头,最高达 60头,平均植株受害率 40%~ 60%,最高达 9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 25%~ 30%,最高 60%以上,造成叶片大量破碎,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对抗虫棉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1为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使子叶期棉苗顶芽焦枯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红铃虫发生量逐渐减少,但次要害虫如棉盲蝽的发生逐年上升。棉农对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了解甚少,对棉花受盲蝽危害后出现高大空现象错误地归结为棉花品种的问题,现将棉盲蝽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正>棉盲蝽是盐都区棉花生产上的常发性害虫,常年发生为害较平稳,除低温连阴雨特殊气候重发需专门防治外,一般以兼治为主,为次要害虫。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品种多元化推进,特别是2001年全区全面推广种植Bt转基因棉花品种以来,以棉花为主体的棉田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在江西彭泽棉区,1代棉盲蝽主要在杂草上为害,一般在莴笋等蔬菜上为害较少,过去也未见报道.2008年3月中旬,笔者在进行棉盲蝽早春基数调查时,发现莴笋上虫口基数高,且莴笋受害严重,这种现象在彭泽乃至江西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17.
18.
棉盲蝽测报调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棉盲蝽发生为害规律和近年来测报调查工作经验,对棉盲蝽田问调查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田问调查以若虫和成虫为主,采用拍打法、目测法和灯光诱测相结合.制定了棉田内外种群数量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方法.并结合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预测预报原则. 相似文献
19.
棉盲蝽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地以中黑盲蝽和绿盲蝽为主。进入90年代,由于耕作制度的多样化和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为地为其创造了丰富的寄主或食料来源;防治棉铃虫药剂的大量使用,使棉田天敌大量死亡;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普遍偏高,棉盲蝽的越冬死亡率大大降低,致使棉盲蝽的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我地棉田90年代仅次于棉铃虫的第二大害虫。有机磷类农药对棉盲蝽具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天敌杀伤力大,且持效期短,各代发生盛期需多次施药,才能控制棉盲蝽为害。为了探索既对天敌安全,又能长期有效地控制棉盲蝽的为害,且成本较低的防治棉盲…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棉花生产的决定,确保我省棉花生产在扩大面积、增加单产、提高品质有一个新的突破,省昆虫学会、省植保学会针对棉花病虫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于1990年10月组织了一次“赣北棉区病虫考察”活动。先后实地考察了彭泽县的芙蓉乡、湖西乡;瑞昌市的流庄乡。并邀请了九江市以及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