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对天目早竹梅雨季节造林试验和笋期观测3年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梅雨季节移栽天目早竹,成活率高,发笋成竹快,3年即可满园。天目早竹自然出笋期在3月26日~4月12日,分为初期、盛期、后期,各期成竹率和早期退笋率以及新竹质量有明显差异;母竹系统质量和距母竹远近对新造竹林的出笋成竹能力有一定影响;笋竹高生长服从S型曲线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2.
乌哺鸡竹梅季造林成效及其出笋成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只要正确掌握技术要领,梅雨季节移栽乌哺鸡竹,可获得成活保存率高、发笋成竹快,新竹质量不断提高等良好成效。据笋期观测统计:乌哺鸡竹自然笋期始于4月23日,终于5月7日,历时15天;出笋盛期出笋成竹量占绝大部分,初期和后期则少;成竹率顺序为:盛期〉初期〉后期,早期退笋率相反。初期成竹径粗略大于盛期,后期最细;距母竹近则出笋早,远则迟。出笋成竹和早期退竹量随距母竹远近而表现出中距〉  相似文献   

3.
丛生竹秆基各笋目的出笋成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西南地区人工栽培的梁山慈竹、撑绿竹、硬头黄竹着生于秆基两侧的4对大型芽(又叫笋目、芽眼、芽目)的出笋成竹生物学特性,计算各年龄母竹和各笋目位置的出笋率、成竹率、新竹相对生长率。结果表明:随着母竹年龄的增加,出笋成竹能力明显下降,1年生母竹出笋成竹能力最强,2年生母竹迅速下降,3年生母竹基本丧失繁殖能力;各笋目的出笋成竹能力为2目>头目>3目>4目,3目、4目显著低于头目、2目。综合分析母竹年龄和笋目位置表明:1年生母竹的头目、2目萌发力最强,是留笋长竹的最佳笋芽。通过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3个竹种的出笋期划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出笋数少但成竹率高,中后期出笋数增加,但成竹率却明显下降;笋目萌发年龄和出笋时间与笋目位置有关,分布在秆基中下部的头目、2目萌发年龄较早,在出笋期的出笋时间也较早,而位于秆基中上部的3目、4目萌发年龄较迟,出笋时间也较晚。根据各笋目的出笋成竹特性,从抚育、间伐和水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调控林分出笋的经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竹龄早竹母竹对造林效果的影响,实地调查了1年生与2年生母竹造林地的早竹胸径、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退笋高度等指标。结果显示:采用2年生母竹造林其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与新竹胸径均显著高于采用1年生母竹造林,退笋高度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早竹造林的母竹年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1~4年生的毛竹母竹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母竹对毛竹的造林成活率和出笋率、成竹率均有极显著影响,以2年生母竹的造林成活率和出笋率、成竹率最高,分别达93.3%、76.9%、83.7%;3年生母竹次之;1年生、4年生母竹的造林成活率和出笋率、成竹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6.
漳平不同产地毛竹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7个不同产地的母竹,进行移栽母竹试验,经过5 a观察不同产地毛竹的物候期、发笋成竹规律,应用数量遗传学和统计学原理,综合评选出4个优良母竹产地。  相似文献   

7.
采用Logistic曲线经验式拟合橄榄竹的出笋规律,并对不同时期、立竹年龄、土层的出笋、退笋、成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笋量日进程符合Logistic曲线的“慢一快一慢”规律。由此其出笋期可划分为3个时期。研究结果也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立竹年龄、不同土层的出笋、退笋、成竹存在明显差异。橄榄竹适宜留笋的时期为出笋中期。适宜留笋养竹的立竹年龄以1、2年生为好。橄榄竹不同竹龄发笋能力,与毛竹差别甚大。橄榄竹发笋早,1年生竹连着的鞭可孕笋成竹,竹寿命较短。这就要求在经营管理上要有别于毛竹。橄榄竹适宜留笋养竹的土层深度16~30cm。本研究为橄榄竹制定留笋养竹保育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雷竹笋早出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雷竹笋早出高产栽培技术何钧潮,王安国,杨元龙(浙江省临安县林业总站311300)雷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属早竹的栽培变型。雷竹出笋早,笋期长,春笋在3—4月,秋笋在10—12月;笋味鲜美,营养丰富。雷竹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早园竹高生长规律及出笋长竹期的养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北京地区生长的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早园竹的高度生长及竹林出笋规律。结果表明:竹笋的出笋时间不同,其成竹率也不同。出笋早的竹笋的成竹率较高;出笋越晚,竹笋的成竹率越低。据此可将早园竹的出笋期分为3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的时间大致相等,约为6-7d。前期笋的高生长期长、后期笋的高生长期短,它们高生长期的结束时间基本一致。早园竹的高生长遵循“慢一快一慢”规律,竹笋破土后14d和36d左右是高生长期的2个转折点,由此可将早园竹的高生长分为始期、盛期、末期3个阶段。早园竹的日最大高度生长量为51~75cm,占成竹平均高度的6.96%~9.04%。同时对早园竹出笋长竹期的养护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巴山木竹发笋生长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作了发笋规律,成竹规律和高生长规律的研究。发笋规律的研究包括五个方面:1.发笋季节;2.发笋部位;3.鞭、母竹年龄和发笋;4.鞭系深度和发笋;5.立竹数量与发笋。其成竹及高生长规律也分别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雷竹又叫雷公竹。它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没有大小年,笋味美等特点,是群众乐于栽培的笋用竹。但由于该竹种分布范围狭窄,母竹资源少,限制了该竹的扩大栽培。余姚县三七市乡莫家岙村老农李德兴一  相似文献   

12.
在海涂含盐土壤中,角竹造林后成园快,笋单产高于哺鸡竹;角竹笋期5月14日~6月10日,哺鸡竹为4月29日~5月10日,盛笋期在出笋中前期,延续约10~12d;竹笋单株重量哺鸡竹明显大于角竹,笋株粗重期在出笋初期和中前期,比盛笋期约早3d,延续时间同盛笋期。因此,宜扩大角竹造林面积,延长供笋期,多产市场淡季笋,以获得更佳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索不同坡位的立竹密度和发笋成竹的关系,以便合理留养母竹,增加出笋成竹量,我们在1981年、1983年两个发笋大届进行了笋期观察和成竹调查。观察地选择在本社坡脚大队楠竹林场  相似文献   

14.
新余市1987年,拨了2万元专款引进浙江8个优良笋用竹种,计1622株,面积22亩,88年又拨专款9万元,建立母竹基地。共引进母竹1.4万株。建立高标准母竹园250亩。从1989年春,沙土林场首批2.36亩母竹林中发笋成竹情况看,当年新竹859株,原植母竹188株,成竹母竹143株。  相似文献   

15.
江苏淡竹笋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a观察研究,初步明确了江苏淡竹笋期生长规律:(1)出笋期为4月下旬到5月中旬,历时25d左右。(2)退笋数与出笋数的相关系数r=0.979,全林退笋率为80%,且随时间和持续逐渐上升。退笋高度在50cm以下均有发生,退笋原因主要是养分供应不足和虫害。(3)成竹数与出笋数变化趋势一致。(4)成竹高生长历时45d左右,总生长量,月平均生长量分别为975,23.78cm。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了淡竹笋期的生长规律。经过四年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日照市,淡竹于4月下旬出笋,生长期40 ̄70天,笋高生长表现为慢-快-慢的规律;退笋率为87.5%;成竹率和成竹胸径随笋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雷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是我国名的笋用竹,自然状态下因早春打雷出笋而得名。如管护措施得当,出笋期可以延伸到晚秋、冬、春三季,占据春节时令果蔬市场,具有产量高、成竹快、出笋早、笋期长、笋味鲜、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雷竹高7~8米,胸径4~6厘米,亩产鲜竹1500~2500公斤,亩产鲜笋1300~1500公斤,单笋重0.3~0.5公斤,笋极粗壮,肉白色,壁厚0.5厘米,质脆、味甜、含水量多、风味好,可食率85%以上。目前江浙沪市场每公斤售价在10~12元,市场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定样地竹株的观测和林分整体物候变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出笋成竹期、竹笋幼竹形成期、脱箨期、落(展)叶期、分枝期、梢部下垂期与单株、林分群体的关系以及气象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在建立光箨篌竹年物候谱基础上,将年生育划分为萌芽孕笋期、出笋成竹期、竹笋幼竹形成期和行鞭成芽期4个时期,并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早竹又叫早园竹、燕竹,为刚竹属竹种,是重要的竹种资源,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燕竹笋是竹笋中的上品,笋肉洁白,甘甜鲜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每100g笋中含蛋白质2.74g、脂肪0.52g、总糖1.68g、粗纤维0.55g,还有磷、铁、钙等微量元素,至少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培育早竹笋用林是以生产竹笋为主要目的,每667m2年产笋可达1000~1500kg,生产效益较高,目前已成为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之一。一、造林建园林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70cm以上、土层厚度50cm以上的地块造林,砂壤土最宜。造林时间从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除避开寒冻天气外均可。造林方法多采取移竹造林,母竹年龄最好是一二年生竹,根际直径1cm~3cm。挖母竹时需保留来鞭30cm左右,去鞭40cm~50cm,一般将毗邻2~4株母竹联挖成丛,鞭?多留宿土,用草绳包扎。挖出的母竹,留枝4~5盘,砍去顶梢。母竹栽植密度一般每667m270~90株。栽植时先填表土,再填心土,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cm~5cm。一般造林后第3年即可形成竹园,进入产笋生产期。二、高产措施(一)竹林结构的建立和调整。竹林结构包括地上结构和地下结...  相似文献   

20.
产我县岭头、黄南等乡的永嘉雷竹出笋早,笋味佳,产量高。1985年冬1986年春所栽的永嘉雷竹,今年调查一株母竹出笋最多的达20支,比同期从临安引入的雷竹略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