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半夏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和日、韩常用中药处方中分列第22位和21位。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等功效。江苏省泰州地区生长的半夏,因其个大、色白、质地坚实等特征,成为著名的地道药材,被称为"泰半夏"。半夏市场缺口较大,常有水半夏、小南星等假冒使用。随着食药监等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市场上半夏价格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半夏人工栽培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也高,要保障种植半夏农户的收益和产品质量,需要积极总结半夏栽培技术,为推广栽种做好示范,才能促进栽培与生产的顺利进行。基于此,主要介绍了半夏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旨在降低半夏种植风险,实现农户半夏栽培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半夏生产中种茎的退化问题,为半夏的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三叶半夏和掌叶半夏进行自交与杂交,观测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授粉、结实情况及出苗率。结果表明,掌叶半夏、三叶半夏的人工杂交、自交均能结实,但种间杂交表现不育;掌叶半夏与三叶半夏种内杂交结实率分别达65%和60%,平均单株结种子分别为37粒和17粒。掌叶半夏和三叶半夏的自交结实率分别为88.24%和62.5%;半夏自然授粉植株的单株种子数及其种子出苗率都明显高于自交和杂交植株,对异株的花粉有一定的排斥作用。半夏属于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种间杂交不育;其种子不具有休眠特性,应趁鲜播种;半夏有性繁殖可以选育新品种,提高种茎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海拔地区半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1年毕节市农技站将"半夏高产示范栽培"项目安排在威宁县实施。通过2年的高产示范栽培试验,带动了全县半夏生产的快速发展,使零星试种变成规模化生产,全县35个乡镇都有半夏栽培,10~15亩的生产大户随处可见。从威宁半夏生产的发展速度和产品的销售市场半径加以分析,都能说明威宁生产的半夏产量高、品质佳,在市场上享有盛誉,药农栽培半夏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年来,通过对半夏的栽培试验总  相似文献   

4.
中药半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中药半夏生物技术、种属鉴定及分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以概括,为半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信息和借鉴。分析近几年来国内对半夏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整理。半夏生物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栽培、组织培养等方面,在其种属鉴定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成熟,但关于有效成分及其调控机理和有效成分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应加大对半夏的药效成分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珍珠半夏的有性制种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勇 《中国种业》2005,(10):59-60
珍珠半夏是贵州省铜仁市的地道中药材,以其形状似珍珠、色白、质地紧实的特点而优于其他产区的旱半夏,曾为出口免检商品.半夏在生产上通常采用珠芽、小块茎的繁殖方法,繁殖系数较小(年繁殖数为6~9).近年来由于旱半夏市场价格年年攀升,农户也将半夏的小块茎加工成商品出售,这就造成半夏的种苗更加紧缺.另外,长期多代无性繁殖会造成半夏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笔者在实施铜仁地区科技局立项课题(珍珠半夏的品种筛选及其规范化高产栽培)时,利用半夏大块茎抽薹开花的特性,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制取半夏有性种子.每株母半夏块茎每年取种子300~420粒,是无性制种的33~45倍,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半夏种苗的目前紧缺局面,也为半夏品种选育扩繁提供很好的途径,值得在广大药农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旱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草本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常用中药材。近两年来国内相关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后逐步加大了以旱半夏为主要原料的止咳化痰中成药饮片、剂、露的生产量,其商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据对药市调查,自2006年秋季以来,早半夏商品走畅价升,由于货源不足,后市供求将会出现较大缺口,因此发展旱半夏生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别名三叶半夏、地八豆、三步跳、麻玉果、地文、燕子尾等,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干燥根.半夏为常用中药,以块茎供药用.有祛湿、化痰、止咳、止呕等功效.主产于长江流域各省,以四川、浙江、安徽、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居多,因其用量大,产量低,常常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不同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考察不同采收期对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半夏采收期。[方法]设3个采收期,测定各采收期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结果]3个采收期之间半夏产量存在着极显著差异,8月17日采收半夏,其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较高。[结论]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适宜采收期为8月中旬。  相似文献   

9.
半夏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麻芋果、三步跳、地茨菇等,是一种常用药材,以干燥块茎入药,中医上有化痰、健脾胃、止呕吐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和西药制剂。其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均较大,平均每年需求量在10万t以上,并呈逐年上涨趋势。野生半夏繁殖系数低,又缺乏有效的传播方式,过度地采挖和耕作,使得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大力发展半夏种植,合理采挖、保护资源,加强科研,提高产量和扩大种植面积,是半夏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此进行半夏种子的采集和贮藏技术研究,已成为发展半夏种植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半夏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其相关的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导致野生资源储量急剧减少。半夏种源缺乏,种质退化,是半夏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的原因。本文对近年来其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半夏组织培养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材料、培养条件、培养基、添加物以及培养途径等。对组织培养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对半夏人工种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半夏是一种重要药材,属天南星科植物,其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鲁西南土壤为砂壤性,气候温暖湿润略偏干旱,降水集中,毗邻黄河易排易灌,适宜人工栽培种植半夏。介绍了半夏的植物学、生物学特性,并从选地整地、半夏的繁殖方法、确定适宜的栽种时间和栽种方法、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及半夏的采收与加工等方面提出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将该技术在鲁西南大面积推广,帮助当地农户多样化种植,确保农民丰产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不同遮荫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遮荫条件下半夏的生长及增产效果。设SZW-8型、SZW-12型遮阳网遮荫及不遮荫3个处理,采用塑料钵进行试验,考察半夏鲜品产量、粒数、粒重和植株性状。SZW-8型、SZW-12型遮荫的半夏产量分别比不遮荫的降低0.73倍和1.82倍,其块茎粒数、粒重均低于不遮荫处理;随着遮荫率的增加,半夏株高、茎高增加,但叶长、叶宽与遮荫无关。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栽培以不遮荫为好。  相似文献   

13.
<正>半夏属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化痰燥湿的作用,主治痰多咳喘。近年来随着对半夏的不断研究和深度开发,发现半夏具有抗肿瘤、抗血栓形成、抗心律失常、抗早孕等功效,还可作为提取植  相似文献   

14.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掌状复叶具3小叶,叶柄基部有一瘤状突起,即珠芽。初夏开花,肉穗花序外有黄绿色佛焰苞。内含淀粉53.2%,挥发油0.013%,脂肪少量,还含生物碱、甙类和氨基酸等。味辛,性温,生半夏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逆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症,生用可消疖肿。主产我国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省,以四川所产量  相似文献   

15.
王海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0):271-276
通过不同栽培密度及有机肥、氮肥、磷肥施用量对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研究,为制定半夏高产优质栽培措施提供依据。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采用重量法测定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四个试验因子对半夏块茎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施N量>有机肥施用量>施P2O5量。建立了各因素与半夏块茎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提出半夏块茎产量 1500g/m2和半夏块茎产量≥1750g/m2的优化栽培方案。在半夏栽培中,密度及有机肥、氮肥、磷肥施用量应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才有利于半夏产量的提高及总生物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道地药材西和半夏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西和半夏产业今后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半夏道地产区产业规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半夏/玉米套作栽培模式是关岭县岗乌镇近几年示范推广的粮药间作栽培模式,平均单产半夏块茎(鲜品)250k/667m^2、玉米517.5kg/667m^2,产值2376.25元/667m^2,效益1400元/667m^2,是纯种玉米收入的2~3倍。  相似文献   

18.
半夏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靳忠英  彭正松  李育明  王梅 《作物学报》2006,32(10):1542-1548
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半夏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夏是喜阴植物, 光补偿点为19.19 μmol photons·m-2·s-1。半夏的初始表观量子效率高, 因此对光的利用率高。光合作用受叶片内部气孔调节和外部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等因子影响, 半夏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光照强度和蒸腾速率是影响半夏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因此,在栽培时,可采取与其他作物间作的方式, 对其遮荫, 缓解午休现象, 提高光合作用日同化量。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6个居群的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用SPSS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以来自四川崇州的PT3居群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为22.4 μmol CO2·m-2·s-1;有14个居群内部个体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 有两个居群(PT7和PT15)内部个体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作出简单论述,总结了栽培技术要点,供相关人员参考。从栽培实践来说,若想培育优质高效的半夏,要做好栽培全过程的把控。通过优选种子、做好土地整平、强化播种和后期管理等,保证栽培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半夏外殖体不同时段消毒和不同培养条件试验表明半夏采用块茎、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均可诱导成苗;块茎在培养基1.0mg/L6-BA+0.1mg/L NAA中诱导率高达96,7%,在培养基2.0mg/L6-BA+0.1nag/L NAA中增殖倍数高,为8.5倍;叶片、叶柄在培养基3.0mg/L6-BA+0.5mg/L NAA中小块茎的诱导率较高,达86.7%,在培养基2.0mg/L6-BA+0.1mg/L NAA中增殖倍数较高,为5.4倍;半夏试管苗在增殖培养中同时分化出根,可免去诱根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