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2015,(1)
组合香菇、金针菇、茶树菇菌渣栽培平菇,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研究不同菌渣组合栽培平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渣组合均能够栽培平菇,试验最佳菌渣组合为香菇菌渣100 kg,金针菇50 kg和茶树菇0 kg。菌渣栽培平菇可以节约棉子壳用量,提高种植者效益。  相似文献   

2.
防空洞生料床栽金针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金针菇的栽培普遍采用袋栽法,成本较高,工艺复杂。笔者从1993年冬开始利用防空洞生料床栽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场地的整理 选择有两个以上出口、并有一定高度差的防空洞,在洞的顶端每隔5m装一盏15W防潮灯,灯高悬在菇床中央,以利用菇的向光性,使菇丛生而不散乱。防空洞清理后,用5%的石灰水进行消毒。 2 选高产菌株 品比试验表明,陕西铜川市人防办选育的金针菇4号菌株,不仅适应防空洞栽培,产量也较高。该菌株抗霉能力强,菌丝长速快,出菇早,色泽好。栽培(?)要求新鲜,菌丝浓白,菌种结块,瓶肩有水珠。 3 配制培养料 介绍两种配方:①棉子壳90kg,玉米粉6kg,豆饼粉2kg,白糖1kg,石灰1kg,磷酸二氢钾100g,50%可湿性多菌(?)粉剂150g。②棉子壳88kg,麦麸10kg,石灰1kg,白糖1kg,磷酸二氢钾100g,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150g。料水比均为(?)∶1.3,所用的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拌料时先将糖、石灰、多菌灵、磷酸二氢钾溶于水中,其它料边混合边加入含糖等物质##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县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但存在产量低、效率差等问题。为探索金针菇栽培新技术,笔者1993年在本县卧龙罐头厂食用菌场投料40000kg,装袋66000袋进行双向出菇尝试,取得了规模化栽培金针菇的好收成。现总结如下。 (一)供试菌种 金针菇杂19,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母种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0.2%,水1000ml,pH6.5,装管1.1kg/cm~2灭菌30分钟,放斜面备用。原种为麦粒菌种,50kg麦粒加水浸泡12小时,煮至无硬心,捞出晾干加1%白糖,用500g罐头瓶,装麦粒至瓶肩,于1.5kg/cm~2压力灭菌2小时,降温后接种。小麦应选无虫蛀,无破损籽粒饱满为好。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油脂拌料栽培食用菌产量高,品质好。目前贵州各地区均已普遍采用此法栽培生产平菇、金针菇、蘑菇等食用菌。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一)试验方法 栽培食用菌拌料时,按每100kg料中加植物油或动物油2~5kg,料要力求均匀。按常规法栽培。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金针菇子实体切削下的根须具有二次分化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可提高金针菇的产量。据笔者试验,金针菇加工制罐时每100kg鲜菇切削的根须约有20kg,采用二次分化进行栽培,可使总产量增加10%以上。此法已在湖北沙洋食品厂金针菇研究站推广,并收到了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是一种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已总结出一套既能高产稳产(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40%~160%),又能充分利用菇房栽培面积(比常规提高菇房利用率3倍以上)的技术,现简介如下,与同行磋商验正。 (一)采用优良菌株和高产配方 金针菇为杂交19,引自江苏江都县富民食用菌站,该菌株产量高,质量也好。培养料是棉子壳100kg,麸皮10kg,玉米面5kg,石膏1.5kg,尿素500g,25%多菌灵200g,水130  相似文献   

7.
目前栽培金针菇一般都用棉子壳和木屑。为了广辟培养料资源,笔者进行了玉米芯、大豆秸混合料栽培金针菇试验,1991年1月投料300kg,用500g 容量的罐头瓶栽培3000瓶到3月30日为止,共收鲜菇302.5kg,生物效率达100%。现将本项技术介绍如下。(一)配料和发酵玉米芯40%(粉碎成10mm 大的颗粒),大豆秸粉30%,麸皮23%,石膏粉2%,生石灰3%,白糖1%,硫酸镁1%,水150%。拌匀后堆成圆柱形,覆塑料薄膜,发酵,当料温达60℃时翻堆,复堆后升高到60℃时就可以散堆装瓶。  相似文献   

8.
在非棉产区,用稻草粉栽培金针菇,成本低,效益高,生物转化率可达80%~100%。 (一)制二、三级菌种 选优良品种,用常规法。配方:棉子壳45kg,麸皮5kg,糖、石膏粉各500g。 (二)培养基配方 选新鲜无霉变的干稻草,用筛孔径2~3cm的饲料粉碎机粉碎成软绵的绒状。配方为:稻草粉50kg,蔗糖、石膏粉、面粉各500g,水65~70kg。 (三)装袋灭菌 用22×50×0.02cm聚丙烯筒袋,一端先扎紧再装料,料装好后,用橡皮筋把筒袋折叠圈好,上蒸锅保持100℃灭菌8~10小时。  相似文献   

9.
以白色金针菇品种‘T-011’‘T-002’"白金"‘DS-X0’"玉雪22"为试材,对其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性状和生物学转化率进行了比较试验,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适栽培料配方,以筛选出适宜天津工厂化瓶栽模式的白色金针菇品种。结果表明:‘T-011’生长速度快,柄长盖小、色泽白,A级菇率高,生物转化率高。利用最适栽培料(麸皮14kg、米糠37kg、玉米芯25kg、木屑18kg、棉籽壳6kg、玉米粉3kg、石灰2kg)出菇,‘T-011’单瓶产量可达到345.23g,生物学转化率124.4%。  相似文献   

10.
以茎瘤芥叶、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金针菇,筛选最佳栽培配方,拟为茎瘤芥叶的循环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金针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24%茎瘤芥叶、60%棉籽壳、10%麸皮、5%玉米粉、1%石膏;以此配方栽培金针菇,每袋产量最高为248.48g、生物学效率为88.74%,投入产出比为1∶3.30,比全棉籽壳栽培金针菇降低成本21.43%,提高毛利润16.44%。  相似文献   

11.
高寒地区夏季利用金针菇等废料栽培鸡腿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淑敏  刘海林 《北方园艺》2010,(20):174-175
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利用金针菇、侧耳等菇种栽培废料进行夏秋季栽培鸡腿菇试验。结果表明:以50%金针菇及平菇等废弃菌棒为主要培养料的配料,经处理后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指标为100%,投入产出比为1∶6.6。说明采用金针菇及平菇等废料栽培鸡腿菇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是循环利用食用菌废料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韦党扬  赵琦 《食用菌》1994,16(5):22-22
用稻草栽培金针菇,成本低,效益好,特别是南方盛产水稻,原料来源广,可就地取材。我们经过两年的栽培实践,摸索出一套稻草栽培金针菇的高产技术,生物效率在95%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季节 金针菇属低温型菌类,子实体形成需要较低的温度。我所位于罗甸县城郊,该县素有贵州“天然温室”之称,年均温19.6℃,1月份平均气温10℃。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每年11月中旬至1月下旬为制栽培袋的适期,1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为出菇期。 (二)菌种选用及制备 经试验,罗甸地区以杂交19金针菇(引白天津市农科院情报所)为好,产量高,出菇整齐。用综合培养基(小麦、阔叫木屑各100g,土豆200g,蔗糖、琼脂各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5g,VB_1、四环素各1片,水1000ml,pH自然)制备母种,菌丝满管后即制备原种或直接制备栽培种。原种、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玉米粒97%,石膏、过磷酸钙、蔗糖各1%。先将玉米粒浸泡24小时,然后煮至九成  相似文献   

13.
正一、金针菇(一)概述金针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冬菇的子实体,原产于我国北方针叶林地的一种野生食用、药用菌类。我国在唐代就开始了人工栽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其菌盖小巧细腻,黄褐色或淡黄色,干部形似金针,故名金针菇。金针菇含有18种氨基酸,每100g鲜菇中含氨基酸总量达20.9mg,其中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4%~50%,都高  相似文献   

14.
三年来,我们从棉纺厂调入15000kg废棉子渣进行塑料袋栽培金针菇,年年均取得了较好效果,菌丝长势旺,出菇快且多,每袋长菇100~300朵,鲜重200~300g,总生物学效率达100%~120%。现将其大面积栽培高产技术简介如下: (一)菌种制备 母种按常规法,将引进的试管种在PDA斜面培养基上进行转接扩制一次。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99%,红糖、碳酸钙各0.5%。麦粒按常规法蒸煮,加辅料拌和后加适量水拌匀,含水量以手握指缝中有水渍而不下滴为适宜,然后装入容量为500g的  相似文献   

15.
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子实体栽培性状及栽培周期为指标,对6个白色金针菇菌株进行筛选,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再生法栽培的白色金针菇菌株。试验结果表明,F8903菌株茵丝生长速度快且生长旺盛;单袋产量达317g,比对照增产12g;栽培周期56d,比对照缩短5d;子实体各项栽培性状优良,是适应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1997,(4)
本公司重科研,推广、菌种生产、鲜品收购、盐渍、罐头加工、转储等多项服务。①提供鲜金针菇8000万kg,按客户要求分级包装、托运。②提供金针菇罐头60000件,盐渍菇40000kg,蘑菇200t。③提供金针菇菌种,母种50元/支,原种10元/瓶,栽培种3元/袋。①提供各种规格丙烯菌袋、乙烯25~28cm栽培袋,量大面议。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徐村康华菌种场,电话:0516-2730362,主管:王洪敏,邮编;272205  相似文献   

17.
王家季 《食用菌》1995,17(4):26-27
纯棉子皮栽培金针菇,不但生产成本高,且栽培效果往往也不够理想,表现为发菌慢,易开伞,产量低。为此,我们进行了金针菇培养基质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引自三明真菌所。 (二)培养基配方 设五个配方(表1),其中配方1、5为对照。每配方投料10kg,料水比为1:1.25。  相似文献   

18.
菌袋大通气立体栽培平菇,具有管理方便,菌丝生长快,杂菌污染机会少,空间利用率高,优质、高产、高效等优点,深受菇农欢迎。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配制优质培养料 主料为棉子壳培养料配方:新鲜棉子壳100kg,生石灰3kg,高锰酸钾100g,多菌灵100g,兑水125~130kg,充分搅拌均匀后堆闷1小时,即可装袋接种栽培。  相似文献   

19.
栽培金针菇,在生产上一般要添加麸皮或米糠等辅料来补充营养成分,此方法虽然能够提高金针菇的产量,但增加了成本,且和畜牧业争原料。为此我们进行了添加肥料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供试材料菌种为杂交19金针菇。培养基配方为(%):A.棉子壳100,另加石膏1(对照);B.配方A+白糖1;C.配方 B+过磷酸钙1;D.配方 C+尿素  相似文献   

20.
两段出菇也叫覆土栽培,它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在平菇栽培中已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关金针菇的覆土栽培,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就覆土栽培对金针菇增产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种:杂交19,引自南阳农校菌种室。②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培养料为棉杂质98%,石灰2%。 (二)试验方法 母种和原种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发满菌丝后备用。栽培料投料50kg,按上述配方调含水量为65%,装入12×50cm聚乙烯袋中,每袋装干料500g,每袋打4个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