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选用27.8%福赛SC(13.9%苯醚甲环唑·13.9%赛呋酰胺)等3种药剂对稻曲病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7.8%福赛SC(13.9%赛呋酰胺·13.9%苯醚甲环唑)每667m~2用25 m L和30%福连SC(8%戊唑醇·22%多菌灵悬浮剂)每667m~2用70 m L的防效及对水稻制种田的增产效果均显著高于常用杀菌剂30%爱苗EC(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每667m~2用20 m L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一种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杀菌剂防治该病仍是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措施。本试验采用氟吡菌胺和霜霉威、噁霜·锰锌、烯酰吗啉和多菌灵4种农药,从发病初期开始连续进行2次施药防治晚疫病。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8.75%氟吡菌胺和霜霉威SC 1000倍、64%噁霜·锰锌WP 300倍、50%烯酰吗啉WP 1500倍和50%多菌灵WP 500倍施用2次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6.8%、70.0%、71.0%和62.0%,前3种杀菌剂的防效明显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48%氰烯菌酯·戊唑醇、32%丙硫菌唑·戊唑醇、1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2%丙硫菌唑·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而且小麦色泽金黄,颖枯很少;而生物制剂木霉菌和1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差。10%井冈霉素对氰烯菌酯与戊唑醇的复配配方有一定增效作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40 mL/667 m~2的防效略好于25%氰烯菌酯SC 100 mL/667 m~2+43%戊唑醇SC 20 mL/667 m~2复配的防效,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60 mL/667 m~2的防效明显好于25%氰烯菌酯SC 100 mL/667 m~2+43%戊唑醇SC 20 mL/667 m~2复配的防效。另外,常规使用的配方40%多菌灵SC 130 mL/667 m~2+43%戊唑醇SC 20 mL/667 m~2和25%氰烯菌酯SC 100 mL/667 m~2+43%戊唑醇SC 20mL/667 m~2之间防效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2015年在河北石家庄鹿泉市3502农场、湖北省襄阳市农科院合肥试验基地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合肥试验基地同时开展了3种新型杀菌剂(70%代森联、55%多菌灵·氟硅唑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与传统杀菌剂50%多菌灵的田间对比试验,以评价它们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年份3个试验点花生叶斑病均发生严重;在3个试验点杀菌剂处理小区花生叶斑病的扩展速度均慢于对照小区,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小于该试验点的对照小区。与常规药剂多菌灵相比,喷施55%多菌灵·氟硅唑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在石家庄试验点防治效果分别提高21%和1%,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提高13%、9%和15%、10%;在襄阳试验点,3种新杀菌剂比多菌灵的防效提高10%~34%,比多菌灵处理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增加9%~17%和9%~18%;在合肥试验点,3种新杀菌剂比多菌灵防效提高6%~10%,但荚果和籽仁产量不及多菌灵处理。  相似文献   

5.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网斑病菌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Phoma arachidicola引起的花生网斑病是目前花生生产中重要叶部病害之一,发病面积广,危害严重。为筛选出对花生网斑病防治效果好的新型药剂,本试验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花生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田间防效和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30%苯甲·丙环唑EC的毒力最强,EC50为1.934 4mg/L;50%啶酰菌胺WG、30%醚菌·啶酰菌SC、50%多菌灵WP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EC50均小于6mg/L,抑菌效果较好。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30%苯甲·丙环唑EC 100.00mg/L倍液的防效最好,可达67.90%;其次为60%唑醚·代森联WG、50%啶酰菌胺WG,防效分别为64.93%和62.84%。30%苯甲·丙环唑EC较对照增产43.86%。综合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0%苯甲·丙环唑EC、50%啶酰菌胺WG、60%唑醚·代森联WG、30%醚菌·啶酰菌SC、10%苯醚甲环唑WG对花生网斑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在田间发病不同时期,可以轮换使用以上药剂,以降低抗药性,达到有效控制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及推广用量,室内试验以辽春10号为材料,研究了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纹枯病的防效;田间试验以济麦22和中麦895为试验材料,探索了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防治小麦纹枯病、蚜虫的推广剂量。结果发现,133~800g·100kg-1种子的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辽春10号发芽率、株高、根长及鲜重无明显影响;400~800g·100kg-1种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辽春10号小麦纹枯病有较好防效。400~800g·100kg-1种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中麦869纹枯病防效为66.4%~86.7%,明显高于对照药剂;对扬花末期蚜虫防效为95.8~97.3%,防效与对照药剂无明显差异;对济麦22纹枯病防效为55.8~62.7%,与对照药剂无明显差异;对扬花末期蚜虫防效为80.2~90.1%,与对照药剂无明显差异。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推荐剂量为400~800g·100kg-1种子。  相似文献   

7.
以3种药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g/hm2、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g/hm2和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375 ml/hm2为供试药剂,对水稻灌浆期纹枯病进行药效试验,药后20 d株防效均达到81.71%~89.83%,药后35 d的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到90.61%~92.79%和93.11%~94.17%,均明显好于对照药剂10%井冈霉素水剂,供试药剂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3者均有减轻纹枯病危害、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其中以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g/hm2和300 g/L苯甲·丙环唑可湿性粉剂300 g/hm2增产效果较好,尤以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的防效最佳,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建议大面积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耕作制度调整等因素影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频率上升,且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抗性增强。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品种较多,防效差异大。本研究对市场上常用的8大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剂防治赤霉病的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剂中,用三唑类80%戊唑醇WP 22.5 g/667 m~2、三唑硫酮类25%丙硫菌唑SC 50mL/667 m~2的防效在70%以上;在复配剂中,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60 mL/667 m~2、15%氯啶·戊唑醇SC 100 mL/667 m~2、75%肟菌·戊唑醇WDG 20 g/667 m~2、28%烯肟·多菌灵WP 100 g/667 m~2、15%丙硫·戊唑醇SC 120 mL/667 m~2这5个处理的防效在70%以上,同时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及其复配剂、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丙硫菌唑表现出良好的保绿防衰效果,绿叶指数在80%以上,可延长小麦剑叶绿色时间2 d左右,千粒质量增加,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模拟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直播田使用不同除草剂和剂量对落田谷进行处理,分析供试除草剂对落田谷的防效及对母本出苗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防除杂交水稻制种直播田落田谷的除草剂品种和适宜的剂量。结果表明,以播种前6 d使用田毛900 g/hm~2封闭除草的效果最好,其对直播母本制种田落田谷防效达85.1%,且对直播的母本种子出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高效药剂,同时验证在孕穗末期—破口初期施药对稻曲病的防效,2019—2020年连续2年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9%啶氧·丙环唑SC 70 mL/667 m2、125 g/L氟环唑SC 50 mL/667 m2、40%咪铜·氟环唑SC 30 mL/667 m2、25%噻呋·嘧菌酯SC 40 mL/667 m2平均病指防效分别为89.95%、89.85%、87.05%、85.60%,体现了较高防效;75%肟菌·戊唑醇WG 15 g/667 m2,平均病指防效为81.30%,也有较高防效;而36%丙环·咪鲜胺SC 50 mL/667 m2平均病指防效仅为78.20%,防效稍差。前5种药剂可结合稻瘟病防治,在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初期使用,能有效控制水稻稻曲病为害。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2016年在古田县凤埔乡福全村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筛选结果,24%噻呋酰胺SC和30%笨甲·丙环唑EC的防效与对照相比较达极显著水平,同时防效也明显优于其它参试药剂,表现出防治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安全性可靠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调节杂交水稻制种父本花期利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应用 15%多效唑调节发育偏快的父本较为普遍.但因施用技术不当,效果差异很大,甚至导致制种减产或失收.分析、探讨了其使用的利弊.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40%已唑醇·嘧菌酯SC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试验地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己唑醇·嘧菌酯SC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发病初期连续施药2次,间隔15 d,对纹枯病最高防效为80.13%,经方差分析,处理药剂48 g(a.i.)/hm~2与对照药剂40%嘧菌酯SC防效相当,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己唑醇SC,处理药剂72、96 g(a.i.)/hm~2剂量下的防效与对照药剂防效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且对供试作物安全。适用剂量以48~96 g(a.i.)/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对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药剂进行田间示范,验证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处理在示范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对水稻稻瘟病防效好,与对照药剂25%咪鲜胺乳油以及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当前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多菌灵过量使用的现状,对市场上推广的几种杀菌剂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8 d,除40%戊福120 m L/667 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病穗和病指防效低于40%多菌灵120 m L/667 m2处理外,其他处理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48%氰烯·戊唑醇80 m L/667 m2和60 m L/667 m2对小麦赤霉病病穗和病指防效均较佳,药后21 d防效在90%左右,药后28 d防治效果亦明显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6.
抗黑95对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抗黑95与几种化学药剂进行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稻粒黑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效,但以抗黑95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防治1次效果最好,没有明显的药害发生,使用安全,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呋虫胺、烯啶虫胺、吡蚜酮、哌虫啶、吡蚜·哌虫啶、吡蚜酮·醚菊酯等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设置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10%烯啶虫胺水剂、25%吡蚜酮悬浮剂、10%哌虫啶悬浮剂、30%吡蚜·哌虫啶悬浮剂、21%吡蚜酮·醚菊酯悬浮剂对水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效。30%吡蚜·哌虫啶悬浮剂、21%吡蚜酮·醚菊酯悬浮剂、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10%烯啶虫胺水剂等4种药剂的持续防效最好,药后21 d防效都在95. 84%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杂交水稻制种黑粉病危害严重,而目前使用的多菌灵、托布津、粉锈宁等农药防效不理想,且有些药剂在显著控制黑粉病的同时往往带来异交结实率的下降、综合防效不如人意的问题。1989年浙江农大种子激素实验室和衢县种子公司合作研究,采用新颖的技术思路,经过大量试验于1991年配制筛选出既能高效防治黑粉病,又能提高异交结实率和有一定增产作用的双效药剂──克黑净。现将1991年有关克黑净的小区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方法试验选用早夏制协优46,夏制汕优63两个组合,两季均在衢县莲花镇月山村俞南牛户的制种田进行…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在水稻栽培中过去多应用于喷施秧田,以达到培育多蘖壮秧的目的。近两年通过试验,发现在杂交水稻栽培和繁殖制种中,把多效唑用于大田作基肥施用,能够达到省工、省肥、省种、增产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应用范围及方法凡采用单粒谷或双粒谷插秧的杂交水稻大田和繁殖制种田均可应用。其具体方法是:水田耙平后,667m2用75~100g多效唑与尿素8~10kg拌匀后均匀施于已耙平的大田,施后再抹田一次,尽量做到均匀为准。插秧后不再灌水让其自动落干。秧苗插后返青,叶片开始伸长时,叶形变得较宽、厚、短,过3~5d开…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了筛选小麦全蚀病的高效防治药剂,对8种种子处理剂(敌萎丹、立克秀、全蚀净、烯唑醇、扑力猛、多茵灵、适乐时和三唑酮)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敌萎丹对小麦全蚀病菌茵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24mg/kg;其次是立克秀、全蚀净和烯唑醇,EC50分别为0.33、0.41和0.43 mg/kg;扑力猛和多茵灵对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EC50均在1.5mg/kg以下;适乐时和三唑酮抑茵效果较差.盆栽拌种试验结果表明,全蚀净防效最好,为83.3%;其次为敌萎丹,防效为81.12%;立克秀、烯唑醇和扑力猛防效也都达到70%以上.大田拌种试验结果表明,全蚀净防效最好,防效达到72.09%;防效在50%以上的处理有敌萎丹和适乐时,防效分别为55.56%和50.29%.综合评价认为,全蚀净和敌萎丹为防治小麦全蚀病的较好种子处理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