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占哲  赵殿忱 《玉米科学》2004,12(Z1):097-098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之间生育进程有较明显差异,同期播种同类品种采收间隔时间4 d以上,同一品种不同播期采收间隔时间16~22 d,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和分期播种结合,使青嫩鲜穗采收期达到53 d,比单一品种采收期增加40 d左右。  相似文献   

2.
针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 ,推广蚕豆—西瓜 +春玉米—秋玉米栽培模式 ,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栽培技术如下。1 品种选择蚕豆选择市场俏销的日本大白蚕良种 ,西瓜可选择浙蜜系列、无籽西瓜及小西瓜等品种 ,春、秋玉米均采用鲜食型的浙玉糯 1号或苏玉糯 1号等。2 适期播种 ,合理施肥①蚕豆 :在 1 0月底前播种完毕 ,但不可早于1 0月 1 5日 ,过早播苗期易受冻害 ,采用高畦直播法 ,畦宽 1m ,中间开沟施肥 ,每畦播两穴 ,每穴一粒种子 ,株距 40cm ,667m2 播 2 0 0 0株 ,667m2施腐熟农家肥 1 5 0 0kg ,或用进口复合肥 5 0kg ,覆…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种植和采收时期对大球盖菇风味和品质的影响,于2018年在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地设置3个不同种植和采收时期处理(T1:10月18日种植,次年3月第一批采收;T2:10月18日种植,次年3月第一批采收后再次出菇,4月第二批采收;T3:11月24日种植,次年5月第一批采收),对不同处理大球盖菇生长期农艺性状指标、多糖和总三萜含量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T1处理的大球盖菇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均较高,其次是T2处理;成熟期和开伞期的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成长期和成熟期所含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较高。综合分析,10月中下旬种植并在次年第一批成熟期采收的大球盖菇风味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玉米子粒脱水特性与适宜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地区采用9个供试品种设置春播和夏播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的子粒脱水动态,构建各品种子粒脱水模型,进而预测各品种适宜收获期。结果发现,北京地区至10月1日小麦正常播种期,郑单958、先玉335等9个春播玉米品种子粒含水率均能下降至25%以下,实现田间机械直收子粒,且春玉米播种具备较宽的窗口期。夏玉米6月15日常规播期种植条件下,至10月1日仅有早熟、脱水快的品种丰垦139和迪卡517子粒含水率可以勉强降至25%,其余7个供试品种子粒含水率下降至25%的时间分布于10月11日至11月1日,夏播玉米实现机械粒收会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因此,在北京地区,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为春小麦-夏玉米(晚收)或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晚收)两年三熟制,选择适合玉米粒收的品种,可以实现春玉米和夏玉米的田间机械粒收,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张海芝 《中国棉花》2004,31(12):34-35
目前 ,育苗移栽技术在生产应用上普遍存在退化现象 ,培育壮苗早发的作用减退 ,而且苗床死苗现象普遍存在。为提高营养钵育苗质量 ,于 1 999—2 0 0 0年研究双膜干子播种育苗技术 ,并进行示范推广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试验方法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 ,沙质壤土 ,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41 ,试验设 4个处理。 A:常规育苗 (对照 ) ,拱棚塑膜覆盖浸种催芽播种 ,3月 2 5日播种 ;B:双膜 (地膜平铺 拱棚塑膜 )干子播种 ,3月 2 5日播种 ;C:双膜干子播种 ,4月 1日播种。 D:双膜干子播种 ,4月 1 0日播种。小区面积 2 0 m2 ,随机排列 ,4次重复 ,田间管理相…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设施蔬菜—鲜食玉米轮作模式下鲜食玉米的适宜播期、种植方式和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6个鲜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2个播期(05-30、06-20),2种种植方式(等行距种植和宽窄行种植),研究分析播期和种植方式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鲜食玉米相关性状的首要因素,播期显著影响鲜食玉米生育期、穗行数、行粒数、去苞叶单穗质量、去苞叶产量和产值,而种植方式则对各项测定指标无显著影响。在西昌市设施蔬菜—鲜食玉米轮作模式下,选择鲜甜糯88和华鲜玉890,在6月20日左右播种,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商品性、食味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根据垦粘1号的特征特性,及作为青食玉米的特殊品种,怎样才能低投入高效益,在我院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掌握了保持该品种的种性、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并能使农民和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辣椒在我市栽培不能露地越冬,我们于19982000年进行辣椒塑料大棚栽培并适时套种蕹菜,取得显著效果,并总结出一套高效栽培技术。 一、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在芗城区芝山镇金峰村进行,所用辣椒品种是台湾长香,大棚为简易竹材拱圆形大棚,长2530米,宽7米,高2米,南北走向,采用0.8mm塑料薄膜。98年试种3亩,99年6亩。辣椒于9月底10月初育苗,10月底11月初定植,1月底2月初始收,6月收完。蕹菜品种为山城二尖、泰国蕹菜,12月上、中旬至1月中下旬播种,1月下旬,2月上旬至3月上、中旬收获。 二、结果与分析 1.增产效果 二年的试种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大花蕙兰与墨兰的杂交品种‘韩国小姐’为母本,墨兰品种‘企剑黑墨’为父本进行杂交,对其杂交坐果、落果情况及种子的无菌播种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0~112 d落果较为严重,150 d时坐果率为62.1%。果荚采收时期及培养基对种子的无菌萌发影响显著,种子在授粉后194 d采收,且于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MS培养基中培养时萌发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夺取麻粮双高产,1977—1979年,我们进行了小麦—黄麻—晚稻三熟制的栽培试验。试验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土壤为沙质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作小麦选用中早熟高产品种—晋麦2148、龙溪37,于11月上、中旬播种,采用大畦深沟撒播。3月底4月初收麦后,立即整地播种黄麻,8月中旬收麻,处暑  相似文献   

11.
吉星27(原名四早27)由吉林省原四平农科院玉米所1996年育成,组合为四-287×四-144.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18 d(公主岭),需≥10℃活动积温2 400~2 450℃*d.1996~200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优异,在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9 679.5 kg,比对照品种四早6增产25.6%.吉星27高产、稳产且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适宜在吉林省东、西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四早6适应区域种植,黄淮海部分夏玉米区亦可种植.北方春玉米区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种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行比1:4,公顷制种产量3 5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交种绥玉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绥玉5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88年育成,组合BC4821-2×154619。该品种属中早熟单交种,出苗至成熟109 d,需要≥10℃活动积温2254.9℃.d。1989~1993年不同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抗病等特点。在公顷保苗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7811.2kg,比标准品种海玉5号增产10%。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东部低湿区及西部平原丘陵区、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种植。一般5月初播种为宜,该品种喜肥水,增产潜力大。制种可父母本同期播种,公顷保苗5.5~6.0万株。父母本种植比例1:4  相似文献   

13.
特早2号是以自选系太早1001作母本,R综57—3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特早熟品种,需≥10℃积温2300℃左右,播种生育期90~95d。2009---2010年在各级各类区域试验中表现为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倒、高淀粉和耐深播。适宜春播特早熟区种植,种植密度以60000~67500株/hm2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  相似文献   

14.
周晶  潘士荣 《杂粮作物》2007,27(4):277-278
玉米杂交种沈玉27号组配于2004年,母本沈9901和父本沈163都是自选系,2006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沈玉27号糯性强、皮薄、口感好,2005~2006年两年平均产量9 364.5 kg/hm2,比对照垦糯1号增产8.65%。沈阳地区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的生育期为81 d。  相似文献   

15.
天津玉米机械粒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天津玉米子粒脱水特征及影响机械粒收的主要因素,2015年和2018年在天津武清区开展春玉米和夏玉米田间试验,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的子粒含水率和机械粒收后的破碎率、杂质率及田间损失率。结果表明,春玉米收获时子粒含水率为16.4%~23.2%,破碎率为1.5%~3.2%,符合国家机械粒收标准。在本地区10月初播种冬小麦之前完全可以实现机械粒收。夏玉米在传统收获季子粒含水率为27.2%~42.2%,含水率过高导致的高破碎率是限制机械粒收的主要因素。当前种植的主要夏播品种无法满足玉米机械粒收的熟期与水分需求,需筛选早熟、脱水快的品种,或延迟冬小麦播种及采取冬小麦改种春小麦的种植制度调整,实现夏玉米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16.
毛豆新品种早选3号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选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育出的毛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区试平均鲜荚产量9 780kg/hm2,居参试品种首位,较对照1合丰35和对照2台湾292分别增产32.98%和25.35%,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播种至采收85d,为中熟品种;百粒鲜重70.7g,属大粒品种,适于外贸出口.利用日光温室提早或延迟播种,可获得较好效益.对该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亦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徐优3—2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86年用中粳不育系徐80—7A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的宁恢3—2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母本徐80—7A于1992年10月通过专家组现场鉴定,1993年4月同时通过江苏省审定.1产量表现。 1988~1989年复测鉴定和品比试验产量较本地当家品种徐稻2号增产15%~20%,比强优势杂粳组合盐优57增产5%~7%。1990年江苏省杂交粳稻预备试验,平均单产628.7kg/亩,较盐优57(CKl)和盐粳2号(CK2)分别增产8.62%和14·85%。1991~1992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两年平均…  相似文献   

18.
王渡沣 《玉米科学》1994,2(3):029-031
“庆单39号”玉米杂交种,亲本组合为峰241×峰711,原系号为7936—2—4—1×711—2—1—1.1982年选配,经过鉴定、品比,省、地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于1992年9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993年4月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其主要特点是:两个亲本自交系均属自育,丰产性状好,增产潜力大,高抗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19.
王新海 《中国棉花》2008,35(9):38-40
为提高南阳盆地植棉区棉田综合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建立了棉瓜薯套作高效栽培模式。本文对棉瓜薯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南阳盆地植棉区棉田综合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建立了棉瓜薯套作高效栽培模式。本文对棉瓜薯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