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家禽饲养上,人们通常把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随着我国规模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对饲料原料的需求日益递增,很多地区玉米已供不应求。这就促使人们考虑用小麦、大麦和燕麦等来饲养家禽。但是,当这类饲料原料在家禽日粮中含量过多时,往往会造成饲料利用率差,家禽生长不良以及产生黏粪,污染环境等问题。这样,就限制了这类饲料原料在家禽日粮中的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熏这主要与其中含有大量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熏NSP)有关。近20年来,北欧和北美一些国家对NSP的抗营养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实践证明利用外源性NSP酶制剂可…  相似文献   

2.
酶制剂在家禽麦类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家禽饲养上,人们通常把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随着我国规模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对饲料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很多地区玉米已供不应求,这就促使人们考虑用小麦、大麦和燕麦等来饲养家禽。但是,由于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含有大量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妨碍营养物质充分消化吸收,往往造成家禽饲料利用率降低、家禽生长不良以及排泄粘粪、污染环境等,限制了这类饲料原料在家禽日粮中的广泛应用。大量实验证明,在以大麦、燕麦为基础日粮的家禽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有效的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家禽生产性能,可以充分发挥大麦、小麦这类低能值饲料的生物学潜能。  相似文献   

3.
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在促进家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的价值已得到业界一致认可。近年黄玉米价格高涨,部分饲料生产商选用小黑麦、小麦、大麦或高粱等营养价值较低的其他原料来替代黄玉米。这些作物富含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而饲料中NSP的含量与其营养价值呈反比。日粮中添加酶可以提高富含可溶性NSP作物的营养价值。大量研究表明,在小麦、大麦、高粱或小黑麦型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家禽可以获得与采食玉米-大豆型日粮相当的生产性能。家禽的胃肠道可以分泌酶来帮助消化营养物质,但其分泌的酶由于数量有限还不足以完全消化纤维,需要在日粮中额外添加一些商用外源性酶来提高消化能力。在家禽饲料中使用商用酶的优点包括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通过减少粪便中的养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酶的用途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证明外源性酶是研究代谢和生理机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数据将提高我们对商用酶在家禽饲料中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将1805羽山麻鸭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903羽,对照组902羽),用占日粮50%的小麦代替等量玉米作为试验组蛋鸭的日粮和使用常规玉米能量饲料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玉米、小麦分别作为主要能量饲料对山麻鸭生产性能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小麦可以替代等量玉米作为山麻鸭的主要能量饲料。  相似文献   

5.
小麦的饲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畜禽日粮中 ,人们通常把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 ,很少使用小麦 ,但随着畜禽业的发展 ,世界上玉米资源开始出现短缺。据预测 :2 0 0 0~2 0 2 0年我国能量饲料的缺口为 0 2 4~ 0 83亿t(韩正康 ,1 996)。在澳大利亚、欧洲和加拿大小麦和大麦已大量用于家禽日粮。在我国小麦是第二大粮食作物 ,作为人的粮食很少用作饲料。随着我国加入WTO ,预计不久的将来 ,养殖者用小麦作为能量饲料将有利可图。本文拟对小麦的营养特性、抗营养因子、提高小麦营养价值的方法及在畜禽业上的应用作一概述。1 小麦的营养特性小麦的蛋白质与赖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小麦饲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在我国以前主要是作为人的粮食,其加工副产品小麦麸和次粉才作为畜禽的饲料用粮。随着我国小麦产量的逐渐增大,粮食贮备的逐年增加,以及WTO的加入,进口小麦涌入带来的冲击,使得小麦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时,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用量不断增大,以前主要用作能量饲料的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用小麦逐步取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发展趋势。1小麦与玉米的营养价值比较(表1)表1小麦与玉米的营养价值比较项目玉米小麦粗蛋白/%8.713.9代谢能/(MJ/kg)13.512.70粗脂肪/%3.61…  相似文献   

7.
复合酶制剂在黄羽肉鸡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但目前畜禽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小麦应用较少,尤其在肉鸡日粮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其中水溶性NSP会提高食糜粘度,降低消化酶与底物的结合速度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提高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厌氧发酵;导致消化道中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引起消化道疾病和降低营养物质利用率(Bedford&Classen,1992)。在小麦型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和B一葡聚糖酶为主的NSP复合酶制剂可有效消除抗营养作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MathlouthisNm,2003)。  相似文献   

8.
小麦在很多国家通常用作家禽的能量饲料。小麦作为单胃动物日粮中的主要能量饲料原料已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多年,如东欧国家、英国、北欧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小麦作饲料,就连亚洲的日本,其进口小麦的四分之一用作饲料。而我国近几年由于饲料产量迅速增长,玉米供给有时显得非常紧张,使用小麦等谷物替代玉米势在必行。相对于玉米,小麦有许多优势,也有缺陷,只要扬长避短地正确使用,小麦的应用效果不会比玉米差.甚至还可能优于玉米。小麦可提供给家禽氨基酸需要量的30%~40%,肉鸡和火鸡代谢能需要量的70%,蛋鸡代谢能需要量的80%。  相似文献   

9.
《今日畜牧兽医》2007,(4):49-51
1.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质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证明,饲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质代替动物性蛋白质,保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其中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研究证明,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消化利用率。Siversides等(1999)报道了巴西圣保罗和维克萨大学所作实验,采用回肠消化率测定法,在玉米豆粕型饲料添加酶制剂。结果提高了饲料的代谢能值(p〈0.05)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玉米是我国奶牛日粮中常用的谷物类饲料原料,在高产奶牛精料补充料中的比例通常高达60%。随着生物燃料和淀粉工业的快速发展,玉米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寻找新淀粉类能量饲料来代替玉米。在欧洲和北美等小麦主产区,小麦经常作为能量饲料用于畜禽饲料中。长期以来,小麦在我国常常作为人类的粮食而很少用作饲料,这主要是由于与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相比,小麦价格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当小麦的市场价格足够低及其他谷物类能量饲料短缺时,在奶牛饲料中应用小麦就成  相似文献   

11.
木聚糖酶及植酸酶在家禽小麦型饲粮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是我国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由于玉米资源短缺而价值上涨,目前在家禽日粮配制时常采用小麦替代玉米。小麦较玉米有较高的蛋白、赖氨酸及内源植酸酶含量,但小麦中阿拉伯木聚糖含量高达5%~  相似文献   

12.
选择体重35kg左右的杜长大杂交仔猪14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用来研究不同大麦用量的日粮中添加试验筛选的复合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大麦专用复合NSP酶制剂情况下,40%大麦型饲粮和70%大麦型饲粮(全部大麦、无玉米)与玉米型饲粮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40%大麦型饲粮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较玉米型饲粮组略低;用40%大麦型饲粮饲喂生长猪时,添加复合NSP酶制剂可使日增重提高5.8%(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9.3%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0.295元。  相似文献   

13.
用玉米作为家禽配合饲料的能量原料是我国使用的典型配方。玉米的短缺和高价,对生产者来说就意味着饲料成本的提高。生产者应考虑应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谷物来抵消玉米价格的升高。近些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价格走低,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麦的代谢能是玉米的90%。用肉仔鸡、产蛋鸡和火鸡做的试验表明,小麦可以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但小麦有其特殊性,在家禽配合饲料中应注意其合理使用。一、小麦的特点小麦蛋白质高于玉米,赖氨酸含量较高,而苏氨酸的含量与玉米相当。用小麦替代玉米作能量饲料时,配合饲…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小麦代替玉米作为家禽能量饲料来源成为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小麦日粮的品种及营养特性,家禽麦类日粮中酶制剂的选择和应用、配方的科学调整、加工工艺等应用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小麦在家禽日粮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菌株As56对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雪义  蓝荣  葛俊宏 《饲料工业》2005,26(14):20-23
在畜禽饲料中,国内通常把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很少使用小麦、大麦等麦类原料。主要是麦类饲料中含有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vsaccharide.NSP)等抗营养因子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但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将出现玉米供应紧缺的状况。据预测.到2020年我同能量饲料缺口将达到0.83亿吨。  相似文献   

16.
杜懿婷 《饲料广角》2013,(15):43-46
为了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外源添加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家禽饲粮中。但是,使用植酸酶来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同时减少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没有预想的有效,这一部分是因为非靶物质饲粮纤维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另一部分则是我们仍然不确定磷的准确需要量及在配方中过量地引入了磷。现已证实,非淀粉多糖(NSP)酶对小麦、大麦、黑麦中NSP十分有效,但对于玉米-豆粕型饲粮无明显效果,这主要是因为NSP成分的差异。整粒亚麻籽在家禽饲粮中使用量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需要新的酶制剂来解决该NSP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本文旨在对酶制剂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及其结果作以综述。为了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外源添加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家禽饲粮中。但是,使用植酸酶来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同时减少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没有预想的有效,这一部分是因为非靶物质饲粮纤维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另一部分则是我们仍然不确定磷的准确需要量及在配方中过量地引入了磷。现已证实,非淀粉多糖(NSP)酶对小麦、大麦、黑麦中NSP十分有效,但对于玉米-豆粕型饲粮无明显效果,这主要是因为NSP成分的差异。整粒亚麻籽在家禽饲粮中使用量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需要新的酶制剂来解决该NSP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本文旨在对酶制剂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及其结果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在配制家禽饲料时并不总是有玉米可供应用,或只能以高价购买玉米。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人类不常食用的粟米替代玉米作为家禽日粮的能量饲料?  相似文献   

18.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冬祥 《饲料工业》1999,20(1):17-18
在畜禽饲粮中,人们通常把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很少使用小麦、大麦或糠麸。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很可能会发生玉米短缺状况。据预测,2000年~2020年我国能量饲料供给量的缺口为024亿吨~083亿吨。由于麦类谷物及糠麸中含有抗营养物质可溶性非淀粉...  相似文献   

19.
小麦营养价值很高,但由于其富含具有抗营养作用的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从而降低了小麦中营养物质在家禽中的利用率。NSP主要通过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黏度,阻碍消化酶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在麦类饲粮中添加NSP酶,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论文主要介绍了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玉米可被单胃动物消化,但豆粕中的能量只有50%~60%被利用。为什么豆粕中的能量成分利用率如此低呢?因为豆粕含有约22.7%的半纤维素(Chesson,1987),实际上这是单胃动物(包括猪和禽)不可消化的非淀粉多糖(NSP)。NSP其中的一种组分是β-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其在豆粕中的含量高于其他常用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