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池州茶业开发的态势分析江平(池州地区茶业经济技术研究中心247100)池州地区茶业经过二年卓有成效的系统地开发,取得了名优茶产量、总产值大幅度增长,茶农收入稳定提高,茶叶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与当前红茶国际市场滑坡,绿茶国内市场疲软将形成鲜明...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之后,中国各类商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茶叶作为重要商品之一,虽然广销各国,但是出口市场仍然以英国、美国及俄国为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中国茶叶对外贸易以红茶、绿茶及砖茶三大类为主,不同茶类之间不仅发展趋势不同,出口地区也有所区别——红茶主销英国、绿茶主销美国、砖茶主销俄国。1880年—1900年是中国茶叶外销发展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对近代中国茶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茶叶外销数据波动情况,简述了该时期内中国茶叶在出口茶类及主要国际市场上的变化,并从几方面探讨了影响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汪飞 《茶业通报》1999,21(3):10-10
池州地区系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现有茶园面积16100hm2,茶叶产量6100t,其中出口红茶3200t,茶叶产值1.2亿元。区内96个乡镇就有63个乡镇产茶,152万人口中就有50多万人在做茶叶事,吃茶叶饭。所以说,茶业是池州地区农业的基础产业,是生态经济示范区中的支柱产业。几年来,池州茶业在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根据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和实施《中国廿一世纪议程》地方试点计划,我们把茶业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工作领域。1 加强生态茶业行业管理池州地委行署对茶业十分重视,在全省…  相似文献   

4.
方世辉 《茶业通报》1995,17(3):24-25
安徽红茶产区开发名优绿茶初探方世辉(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安徽红茶产区包括祁门、东至、石台、黟县、贵池等县(市),长期以来主要生产传统的工夫红茶。但是近年来由于茶叶市场的变化,红茶产销矛盾日益突出,价格低。而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  相似文献   

5.
《茶业通报》2014,(2):80-80
正2014年5月15~16日,由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池州市茶业协会主办的池州市红茶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举行,茶叶技术人员和重点企业相关人员40多人参加了培训。池州是祁门红茶的发源地,近年来,池州市红茶生产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润思、安池为代表的祁门红茶系列,成为安徽省红茶产业的一支新秀。预计2014年,池州市红茶产值将超过4亿元。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豫南茶区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促进茶农增收,研制、生产信阳红茶。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和发酵等是信阳红茶的高效采制技术,生产出的信阳红茶色、香、味俱全,适合信阳环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许乃新 《茶业通报》2002,24(3):14-16
茶业是黄山市财政收入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全市现有茶园56667hm2,年产干茶1.62万t,年创产值2.5亿元。其中名优茶4200t,占茶叶总产量的26%,产值1.5亿元,占总产值的60%。黄山市有上百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其中直接得益于茶业的茶农就有70多万人。由此可见,茶业对黄山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持续地发展黄山茶业,牵涉到方方面面。其中,解决茶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是个关键。1黄山茶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黄山茶业在发展进程中,多年潜…  相似文献   

8.
正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生态环境优美,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安徽省五大重点产茶市之一。所辖三县一区一处80%以上乡镇盛产茶叶,茶农近10万户,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年产干茶1029.26万kg,所产茶叶都在无公害标准以上。其中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一直是祁门红茶的重要产区,产量占全省祁红产量70%,是安徽省最大的红茶出口基地。全市拥有茶园17500hm2,茶业企业450家,茶业专业合作组织87家,年生产加工茶叶  相似文献   

9.
遵义茶业在自然资源、茶业科技、群众基础、市场及文化,尤其是在茶叶内在品质方面都具有相当的优势。但是,遵义市的茶业发展必须以实施百万亩茶叶工程建设为起点,立足于全省全国茶业发展的高度,而且只有在转变观念,加大茶园基础建设步伐的同时,才能做大做强黔北茶产业。对如何把遵义市的这些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东至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尤其是茶区乡镇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也是东至县传统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茶叶优势逐渐降低。入世后尽管WTO成员国对茶叶进口的关税壁垒拆除了,但代之而起的非关税壁垒将得到加强,特别是“绿色”壁垒。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状况将是制约扩大出口的最大障碍,而其中农残问题更显迫切和突出。东至县也不例外。由于农残超标,极大地限制了该县传统工夫红茶的出口创汇,严重影响了该县茶叶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绿色”壁垒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除必须加快茶业结构调整外,还应努力地发展生态型茶园,…  相似文献   

11.
国际红茶市场不容乐观邵辉(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近几年来国际红茶市场的突出表现是:价格波动频繁,涨落幅度较大.形成了以产量为中心的波动。1991年各茶叶生产国风调雨顺,世界茶叶产量增加到256万吨;同时前苏联解体,经济混乱,茶叶进口量为16.6万吨,...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4日上午,"2014黎平县红茶加工技术培训会"在黎平县农业局大会议室召开,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吴远亮,县农业局、县科协、县供销社、县茶业局、县茶协等负责人,和来自全县25个乡镇的茶业企业、茶专业合作社、茶农及县茶叶产业协会的会员共130多人出席会议。会上,县茶叶产业协会会长石伟介绍了举办这次培训会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部门领导发言,分管副县长吴远亮作了讲话,随后开始进行红茶加工理论知识讲授,上午11时后,授课转入县侗乡春茶业公司的茶叶  相似文献   

13.
王双喜 《茶业通报》1999,21(3):11-12
茶业科学在二十世纪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基本弄清茶叶中几百种内含物质的组成,已探明茶鲜叶含有各类香气成份近50种,绿茶104种、红茶325种,使人们对于一片茶叶含有这么多成份,左右着茶叶品质的好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茶叶内含物的研究中,已确定茶叶含有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并将之提纯应用到美容、医学和食品中。在茶树育种上,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已培育出几十种优良品种。在茶园病虫害防治上,采用基因工程等技术措施,走上了生物综合防治之路,减少了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对大气、茶园和茶叶的污染。在茶园栽培与…  相似文献   

14.
陶德臣 《茶业通报》2012,(3):111-113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茶业经济是中国茶叶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秦汉茶业经济发展体现在茶业文献面世,茶区扩大,名茶产生,茶叶市场出现等方面。江南、东南沿海、巴蜀和荆楚、云贵等地茶叶产区的拓展及其茶叶市场的发展,表明三国两晋茶业经济有所进步。至南北朝时期,江淮和江浙沿海一带的茶业得到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顾轩强 《茶业通报》1999,21(1):8-10
茶业是我市山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事业,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提高茶叶生产水平,对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的创业历程中,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走发展茶业产业化、建设“二高一...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5月17-18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团队成员、茶加工专家邓余良副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遵义综合试验站站长、贵州省茶科所茶树栽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王家伦研究员等人一行到黎平考察调研茶业。调研组一行在黎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远亮同志及茶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黎平  相似文献   

17.
王文杰 《茶业通报》1999,21(1):43-44
实现茶业产业化能促使茶业经济发展振兴。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情况的变化,茶叶经营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特别是名优茶市场,一些国营、集体茶场由于经营不力,纷纷趋于解体,茶业产业化形势严峻。笔者以为打开茶叶市场销路,建立稳定的茶叶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8.
徐永成 《茶业通报》1998,20(4):23-25
1997年是茶业经济经过几年低迷后出现转机的一年,茶业经济形势好转同茶叶出口密切相关。这年,我国茶叶出LI202900t,出口金额3.33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19.63%和18.08%,几家大的公司茶叶出口增幅在20%以上。茶叶出口在茶业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叶对外贸易是确保茶业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力军。1茶叶出回所起的M个作用基本不变,但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其原有地位已发生变化。茶叶出口历来有二个作用,一是创汇,二是带动生产发展。茶叶是传统商品,出口历史悠久,一直承担出口创汇任务。在农副…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中国茶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南宋茶业经济是宋代茶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茶业管理中心、茶叶市场中心、茶叶消费中心的临安对南宋茶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而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马连道茶城企业家在副经理曾伟的带领下到纳雍考察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在杨奎副县长及、茶叶办、农业园区办、贵州平远茶业总公司相关人员陪同下,参观了纳雍县厍东关乡老虎坡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姑开乡山外山茶业有限公司、纳雍县雾翠茗香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纳雍县高山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基地及加工厂房;并邀请了福建安溪林国民师傅在纳雍县高山有机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红茶加工工艺培训交流。最后在省级龙头企业府茗香茶业高公司举行座谈会,北京马连道茶城把纳雍作为合作伙伴,在马连道茶城开设茶叶窗口,宣传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使纳雍茶叶尽快走入市场,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