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基质配比对山桐子绿化容器移栽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通过初试筛选及从降低育苗成本的角度考虑共设四种不同的育苗基质进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号(90%黄泥土+10%珍珠岩)配比的基质中,山桐子容器苗的苗高、胸径和冠幅等年均生长状况最好,并且成本低廉,取材方便,具有生产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开展吊皮锥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吊皮锥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无显著差异;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与基质中火烧土的含量、容器规格成正比,基质配比为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6 cm×袋高15 cm时吊皮锥生长表现最好。综合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分析,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优选育苗方案为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4 cm×袋高15 cm。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开展吊皮锥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不同基质配比、不同容器规格对吊皮锥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无显著差异。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与基质中火烧土的含量、容器规格成正比,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6cm×袋高15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分析,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优选育苗方案为: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4cm×袋高15cm无纺布网袋。  相似文献   

4.
木荷是我国的重要建材树种,幼苗需求量逐年递增,为探索不同基质配比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并筛选出利于木荷容器苗的生长的最佳基质成分配比,以泥炭土、珍珠岩及浙江当地的稻壳、锯末为基质成分,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15种基质(A~O),选择可降解无纺布[40 mm(φ)×100 mm]为育苗容器,进行木荷容器育苗试验。通过测定分析木荷容器苗的移苗存活率、苗高、地径、生物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及N、P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基质成分配比的理化性质以及对木荷容器苗移苗存苗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质成分配比显著地影响木荷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A基质的总鲜重与质量指数显著地优于其他基质,而L基质的生物量、质量指数则显著地低于其他基质;O基质的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显著地高于其他基质,C基质的P_n,G_s、水分利用率(WUE)显著低于其他基质,其较低的光合参数导致了该基质的木荷苗质量指数较低,生长缓慢。不同的基质成分配比对木荷容器苗的存苗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A、O基质为比较优良的轻型基质,对木荷容器苗的生长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育苗基质,促进油松容器苗健康、快速生长。选取一年生油松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原土作为育苗基质,试验组采用的是由5种原材料(原土、菌棒、腐殖质、蛭石、沙土)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4种不同的育苗基质,分析180 d后不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生长指标(叶长、冠幅、地径、苗高、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对油松容器苗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促进油松容器苗的生长效果较为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其中35%菌棒、30%原土、20%沙土、10%腐殖质、5%蛭石的促进作用优于试验组的其他处理。由此可知,35%菌棒、30%原土、20%沙土、10%腐殖质、5%蛭石的处理方案能够优化油松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应加强该种育苗基质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4,3}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以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为主要分析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参考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分析泥炭、蛭石、珍珠岩和红壤4种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基质配比对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苗高、地径、总干质量和根表面积的影响规律不同,影响力大小顺序为泥炭蛭石红壤珍珠岩;采用V(泥炭)∶V(蛭石)=0.2∶0.8育苗基质配比培育的容器苗,总体水平优于其他基质配比,是较为理想的配比组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降香黄檀最佳的容器育苗方法.[方法]对降香黄檀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不同的容器规格、不同的基质配比、不同的肥料为因素开展正交试验,初步研究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对当年生长的降香黄檀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及冠幅影响.[结果]容器苗各生长性状受到不同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交互作用影响,使得不同处理之间生长差异十分显著.[结论]综合比较认为,容器规格40 cm×50 cm、基质配比为椰糠∶蔗糠∶大田土=1∶1∶1以及含N为3%的复合肥的组合最适合降香黄檀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柿树育苗技术,筛选其适宜的育苗栽培基质,以黄心土、菌渣、农糠、泥炭、蛭石等为试验材料,配制成10种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进行育苗试验,就不同基质配方对柿砧木实生容器苗生长、根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苗木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等指标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基质中添加农糠、菌渣、蛭石等成分有利于提高柿子容器苗的各项生长指标。蛭石:珍珠岩:农糠:有机肥:黄心土体积比1:1:4:4:5的配方效果最佳,可以显著促进柿子砧木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青海云杉强化育苗的基质改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青海云杉强化育苗的基质配比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基质和原基质相比,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无显著差异,在改进后的基质中培育出的苗木未发生猝倒病和立枯病。而且从成本上分析,采用改进后的基质,使用轻基质网袋容器成本降低24%;使用塑膜杯容器成本降低30%,使用育苗盘容器成本降低28%。  相似文献   

10.
胡丹 《安徽农学通报》2016,(13):105-107
试验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香叶树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不同母树年龄种子及各因子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芽苗移栽方法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及播种时间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有显著性影响;不同母树年龄种子、不同播种时间与芽苗不同移栽方法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无显著性影响。培育香叶树容器苗的最优组合为A1B1C1,即:冬季采用基质配比(阔叶树林下表土∶黄心土∶火烧土=5∶3∶2)播种,进行芽苗切根移栽到育苗容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成分配比对青冈栎容器苗品质及生理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利于青冈栎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基质成分配比,本文以泥炭土、稻壳、锯屑、珍珠岩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15种基质,选择可降解无纺布(40 mm×100 mm)为育苗容器,进行青冈栎容器育苗对比试验。通过分析青冈栎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及氮含量等指标,研究15种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青冈栎容器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号、10号和15号基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净光合速率以及含氮量显著优于其他基质配比,而3号基质的生物量、质量指数则显著低于其他基质配比;基质成分配比显著地影响着青冈栎容器苗的生长发育。15种基质均为轻型基质,但4号、5号和15号基质比较适宜青冈栎的生长发育,可作为青冈栎容器苗培育基质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用泥炭土、炭化稻壳、珍珠岩、蛭石为原料,设计成9种不同体积配比基质,开展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上生长的苗木在苗高、地径、一级侧根数、二级侧根数、单株干生物量差异显著,筛选出泥炭土:炭化稻壳=5:5的配比基质是培育毛梾木容器苗的优选基质;1a生容器苗高生长期99d,在生长期内有两个生长高峰,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37%。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泥炭土、珍珠岩、锯屑、碳化稻壳4种轻基质为试验材料,按不同体积比混配成不同的育苗基质,通过育苗试验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油茶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筛选适宜油茶生长发育的栽培基质。结果表明,轻基质在各项理化指标优于常规土壤,不同基质配方对油茶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各有差异,以M6处理(46. 66%泥炭土+26. 67%珍珠岩+26. 67%碳化稻壳)、M8处理(46. 66%泥炭土+26. 67%锯屑+26. 67%碳化稻壳)培育的油茶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基质配方。由结果可知,M6、M8处理的基质配方,更利于油茶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可将其作为油茶容器育苗的首选基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育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培育南京椴容器苗的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为南京椴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南京椴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草炭、腐熟杨树皮、腐熟鸡肥、珍珠岩为基质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基质配比,按口径和高度选择3种不同规格的无纺布容器。通过对比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苗木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研究基质配比、容器规格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南京椴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光合特性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且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的协同作用对绝大部分指标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基质中草炭比例的增加、容器规格的增大,南京椴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等指标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基质配比中,V(草炭)∶V(腐熟杨树皮)∶V(腐熟鸡粪)∶V(珍珠岩)=3∶0∶1∶1基质培育苗木理化性质指标表现较好,其培育的苗木苗高、地径、根系体积、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速率等指标值均高于其他基...  相似文献   

15.
徐文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54-13455,13459
[目的]研究浙江楠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技术。[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开展了珍贵用材树种浙江楠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研究了容器高度、缓释肥施入量、基质配比等因子对浙江楠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容器规格、不同基肥施入量、不同基质配比对浙江楠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结论]以10 cm长的容器、基质配比为泥炭∶珍珠岩∶砻糠=6∶2∶2、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APEX18-6-12缓释肥3 kg组合,生产成本低、苗木质量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质和容器规格对油杉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利用不同基质和容器规格培育油杉容器苗 ,研究能保证苗木生长质量和适用于生产上推广的育苗技术 .结果表明 :采用圃地土作基质 ,容器规格为 7cm× 1 5cm,培育油杉容器苗最理想 ,该组合既能保证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等各项指标充分生长 ,又能节约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有效又经济的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方法]以砂壤土、泥炭、珍珠岩、蛭石、河沙、草浆污泥等作为扦插基质,以成活率、苗高生长量作为指标,对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进行筛选。[结果]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成活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泥炭与蛭石配比为5∶2(M10)、泥炭与蛭石配比为7∶2(M11)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的扦插成活率较高,达到90.0%以上∶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高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砂壤土、泥炭以及蛭石配比为6∶2∶2(M5)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组合的60 d苗高生长量达37.0 cm以上。[结论]结合育苗基质成本分析,确定砂壤土是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的最适基质。  相似文献   

18.
基质配比及养分状况是容器苗培育的关键因子,不同家系容器苗对基质环境条件的响应亦不同。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家系苗为对象,开展基质泥炭和谷壳配比及控释肥加载量的析因试验,分析不同基质条件下马尾松家系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吸收利用,探明其优质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和控释肥加载量。结果表明:单因素层面,基质配比对3个家系(32,35和36号)容器苗无显著影响,而控释肥加载量对各家系容器苗影响显著;双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系容器苗对基质配比和控释肥加载量的交互作用响应不同,32号家系的双因素交互效应显著,以泥炭与谷壳体积比为5:5,控释肥加载量为3.5 kg·m-3组合处理的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均较好;而35和36号家系的双因素互作效应均不显著,仅对控释肥加载量表现出明显响应,分别以2.5和3.5 kg·m-3效果较优。经家系与控释肥双因素及容器苗各指标相关分析可知,苗期控释肥效应较家系明显。因此,容器苗培育不仅要注重苗高等表型指标达到出圃要求,还应严格掌控基质养分水平以确保苗木养分吸收利用;不同来源的容器苗育苗应结合其生长需求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光皮桦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技术。[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光皮桦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研究了芽苗移栽时间、基质配比、缓释肥施入量等因子对光皮桦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芽苗移栽时间、不同的基质配方、不同的缓释肥施入量对光皮桦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结论]以3月进行芽苗移栽、基质配比为泥炭∶珍珠岩∶砻糠=6∶2∶2、每m3基质中加入APEX18-6-12缓释肥2 kg组合,生产成本低、苗木质量好。  相似文献   

20.
以一年生金枝槐裸根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配比基质对金枝槐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金枝槐容器苗生长有显著影响,S4(50%草炭+30%稻壳+20%蛭石)、S5(40%草炭+35%稻壳+15%珍珠岩+10%粗河沙)、S6(35%草炭+35%稻壳+20%珍珠岩+10%粗河沙)、S7(35%草炭+35%稻壳+20%蛭石+10%粗河沙)4种混合基质容器苗的生长指标与对照当地棕壤土差异显著,优于单一基质容器苗,S4、S7混合基质有比较适宜的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及容重,适合金枝槐容器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