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引进梅营一号、美国9号、秦薯4号、日本川山紫等高产高淀粉红薯新品种,经全市大面积示范推广,在海拔600米以下,平均亩产可达3368公斤,最高达7236公斤,单株最高达17.2公斤,单薯可达11公斤,创全省红薯产量第一。它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杂交油菜"秦油2号"1985年就引入我省.先后四年由北向南试验示范近10万亩,平均亩产149.1公斤,比常规甘蓝型品种平均增产41.3%.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性状优良、对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潜力大等优点.计划用三年时间,利用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推广杂交油菜.预计可增产菜籽2.2~2.4亿公斤,增值3.52~3.84亿元.  相似文献   

3.
<正> 豫麦13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欢迎。生产实践表明,在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中,豫麦13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品种。一、生产试验,连年夺冠豫麦13从1989年开始参加全省高肥组生产试验,连续三年,产量均居第一位。1989年13个试验点汇总,亩产量幅度347.5—464.4公斤,平均亩产420.5公斤,比对照豫麦2号平均增产5.8%,居7个品种的第一位。浚县原种场种植的产量最高,亩产达到463公斤。1990年继续参加生产试验,据14处汇总结果,其中有13处比对照增产,一处减产。亩产量幅度304—493公斤,平均亩产407.5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1.8%。豫北6个点  相似文献   

4.
邯豆四号(原邯195)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用邯73×邯81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脂肪含量高的特点。200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03002号”。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2号”。1产量表现2000~2001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中片)区试,2年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6.34%;2002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7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3.8%。2000~2001年河北省大豆区试,2年平均亩产159.3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8.44%;2002年河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6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  相似文献   

5.
大豆45厘米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我们敦化市2004年从黑龙江引进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地庆的气候、土壤、栽培特点推选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是我们敦化市耕作制度改革的新突破。2005年在官地、黑石、沙河沿农场做了试验.试验区大豆平均亩产202.9公斤.比对照增产24.9%.2006年全市推广了1500亩.平均亩产203.52公斤.最高亩产达247.78公斤.比对照增产34.9%。这为大豆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探索出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中棉20(原名中无268)是中棉所育成的新品种。1990—1991年河南省夏棉品种区试,亩均霜前皮棉47.4公斤,比对照辽棉9号增产13.1%,居第一位。1992年河北省生产试验,比辽九增产18.1%。1993—1994年在大名县推广5.7万亩,平均亩产皮棉58.9公斤,1.2万亩良繁种子田平均亩产皮棉70.2公斤。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4,(15):27-27
该品种2000-2002年在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两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71.56公斤和18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2%和15.9%;2002年湖北省区试平均亩产179.98公斤,比对照增产17.62%.产量居首位。2001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189.0公斤,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10.74名,2002年安徽省区试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0.98%。  相似文献   

8.
<正> 玉米郑单七号是我院粮食所1981年配制而成的单交种(其组合为“107-1×凤直”)。1982年夏播鉴定试验亩产656.25公斤,比郑单二号增产72%。1983年产比试验亩产585公斤,比郑单二号增产5.6%。在汝南、  相似文献   

9.
一、产量表现2004~2006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小麦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量453.0公斤.比对照扬麦11号略增产;2006~2007年度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424.5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6.1%.  相似文献   

10.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213。来源与类型:原名"苏粳706",由江苏省(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台0206,于2007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4.9公斤,较对照宁粳1号增产6.56%,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60公斤,较对照增产7.40%。  相似文献   

11.
武运粳27号原名"武运2743",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加45/9520//武运粳21号,于2007年育成,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209),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0.51公斤,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3.06%,2009年较对照增产不显著,2010年较对照增产显著,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09公斤,较对照镇稻88增产7.4%。  相似文献   

12.
<正> 郑三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室于1985年用豫玉2号(郑单8号)作母本,齐302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而成的双高(产量高、制种产量高)玉米三交种。1986年观察试验折合亩产656.25公斤,较对照种豫玉1号增产10.8%。1987—1988年在我院产量比较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正> 郑单8号玉米单杂交种,是我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抗病育种组,于1981年采用黄早四自交系作母本,自育32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1982年初次参加夏玉米杂交种观察比较试验,在500多个杂交组合中名列第二,折亩产339.4公斤,较对照种郑单二号亩产259.05公斤增产31%.1983年选入夏播杂交种鉴定试验,平均亩产611.25公斤,较对照种郑单二号平均亩产533.95公斤增产14.48%.当年参加院多点示范,产量居13个杂交种的首位,平均  相似文献   

14.
<正> 豫芝五号(原名郑27)芝麻,是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针对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产量低而不稳问题,选育成的高产型新品种。1990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豫芝五号经6年70余点次试验,产量表现较为突出,平均比对照豫芝一号(下同)增产15%左右。目前,全省已示范推广近40万亩,出现了不少高产典型。1990年平舆县种植豫芝五号9.1万亩,平均亩产71.5公斤,比其它品种增产33.65%;南阳县谢庄乡连片种植135亩,平均亩产110公斤,比驻芝二号增产69.20%;郸城县汲水乡押岑村,连片种  相似文献   

15.
普兰店市花生播种面积在3万亩以上,其中地膜覆盖2万多亩,平均亩产320公斤,夹河镇三八场种植10亩覆膜花生,经过实测平均亩产510.5公斤,名列全市第一。覆膜花生比裸地花生每亩平均增产60公斤,增产率达23.1%,全市通过覆膜每年增产花生约125万公斤,按目前市场每公斤价格8元计算,可增加效益1000多万元。大面积花生覆膜增产需要一整套技术作保障。  相似文献   

16.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4年进行品比试验,“秀优5号”平均亩产达672kg,居各品种之首。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清秀,分蘖力偏弱,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对稻瘟病抗性好,米质较优,食味好。2005年全市示范种植50亩,在单季稻稻飞虱大发生和不利气候条件下,平均亩产仍获573kg的高产水平,比全市单季晚稻平均亩产增加123kg,增产27.3%,其中观海卫镇昌明村周世祥种植7亩,平均亩产达613.8kg,2006年全市推广面积扩大到6000亩,并作为单季晚稻主要推广品种。为探索“秀优5号”机械喷直播栽培的最适喷播量,进而制定其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在慈溪市水稻高产示范方内进行了本试验,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我们在峨眉山市10个镇(乡)、26个村、57个组的235户农户中进行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示范,总面积355.4亩(1亩=1/15公顷,下同),平均实收亩产605.5公斤。比当地常规栽培亩平增产127.2公斤,增21.5%。其中,桂花桥镇前丰村110.2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28.8公斤,比当地常规栽培增产126.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扬麦158”由江苏省里下河农科所育成。嵊州市农科所于1989年引入试种。几年来,经小区、大区、多点、多年试验,以及参加绍兴市良种区域试验,产量排在首位。一般比对照“扬麦5号”增产15%左右;比“浙麦1号”增产16~46%。嵊州市农科所高产攻关试验经验收,亩产高达428.8公斤。该品种近年来已在嵊州、新昌等地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益,特别受到种粮大户的欢迎。1995年嵊州开源镇种粮大户邢执中连片种植132.5亩,平均亩产261.2公斤;种粮大户周文荣种植90亩,平均亩产263公斤。今年许多种粮大户纷纷要求调种子,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正> 鲁玉10号(8112×H_(21))是莱阳农学院在选育超黄早4自交系的基础上培育的广适、多抗、中早熟、紧凑型玉米单交种,1989年5月20日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鲁玉10号.一、产量表现1987、1988年山东省区试早熟组,两年30处试验,在4500株/亩的密度下,平均亩产492.18公斤,比对照种鲁玉3号亩增48.19公斤,增产10.85%,居首位.1988年在参加早熟组省区试的同时,提升参加了中熟组全省多点生产试验.在全省六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63.15公斤,比对照种烟单14号增产  相似文献   

20.
甘薯是连城县主要的粮食作物,栽培品种呈现区域化和多样化,而适宜加工的品种倍受青睐。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在栽培试验中表现突出,不仅产量高,而且经济效益好。连城县连续两年在揭乐、林坊试验,亩产3788.45公斤;在隔川、北团试验,亩产3698.75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21.6%、2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