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门源地区油菜基施“四合一”有机颗粒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基施“四合一”有机颗粒肥750kg.hm-2和1125kg.hm-2的效果较好,较对照分别增产435kg.hm-2和499.95kg.hm-2,增产率分别为42.86%和49.25%,施肥利润分别增加2875.2元.hm-2和2662.5元.hm-2;施用“四合一”有机颗粒肥的小区翌年后茬种植青稞也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基施“四合一”有机颗粒肥750kg.hm-2和1125kg.hm-2的效果较佳,较对照分别增产1249.5kg.hm-2和1599kg.hm-2,增产率分别为136.6%和141%。经综合分析,“四合一”有机颗粒肥推荐施用量为750kg.hm-2。  相似文献   

2.
坡缕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与单施氮磷钾肥相比,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使马铃薯地上茎叶鲜质量的最大值提高了9.33%~62.74%;在马铃薯生育后期,以900~1 800 kg.hm-2的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可使马铃薯全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较单施氮磷钾肥,马铃薯产量增加5.57%~27.04%。单施450 kg.hm-2坡缕石和空白对照相比,马铃薯的地上茎叶和块茎的鲜质量、干物质无明显差异,产量增加了4.92%。坡缕石和氮磷钾肥配施,能够增加马铃薯全株的鲜质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提高马铃薯产量,且坡缕石用量越大,增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养分环境及小麦增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太行山山前平原生态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氮储量偏低,增产潜力下降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进行小麦培肥定位试验,研究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和NPK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对土壤养分环境的培肥作用,优于化肥配合等养分含量的秸秆直接还田。相对不施肥的对照,不同肥力地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14.59%~19.2%、5.7%~14.81%、10.38%~24.30%、8.63%~10.89%、93.19%~107.24%、17.69%~55.18%,小麦产量增加75.64%~79.7%,增稳系数增加3.03~3.19。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一般施用量在化肥N 210 kg.hm-2,P2O590 kg.hm-2,K2O 90 kg.hm-2,有机肥折合养分含量在N 65 kg.hm-2,P2O518 kg.hm-2,K2O 56 kg.hm-2,有机C量1 500~3 000 kg.hm-2,可达到稳定增进土壤氮磷钾养分环境,改善土壤有机质状况,稳定增加小麦产量的积极培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为指导腐殖酸水溶肥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及其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选择湖南浏阳镉(Cd)砷(As)铅(Pb)复合污染稻田,研究腐殖酸水溶肥的修复效果。【结果】施用150~900 kg·hm-2的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6.31%~8.43%(P 0.05);低量(75~150 kg·hm-2)施用腐殖酸水溶肥显著促进了水稻Cd吸收,高量(600~900 kg·hm-2)施用则可显著降低水稻Cd含量,施用腐殖酸水溶肥75和150 kg·hm-2的稻米Cd含量分别增加了12.24%(P 0.05)和15.21%(P 0.05),施用600和900 kg·hm-2的稻米Cd含量分别降低了28.28%(P 0.05)和29.63%(P 0.05);施用腐殖酸水溶肥可减少水稻As和Pb的积累,施用腐殖酸水溶肥150~900 kg·hm-2的稻米As、Pb含量分别下降了33.96%~44.92%(P 0.05)和21.38%~27.90%(P 0.05)。【结论】水稻增产和重金属含量降低综合效果表明,施用腐殖酸水溶肥600~900 kg·hm-2可确保水稻显著增产的同时,同步降低稻米Cd、As、Pb含量。  相似文献   

5.
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品种富源四号(96D-10)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水稻控释肥施用量及施用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N-P-K:24-14-8)937.7kg.hm-2(基施524.4kg.hm-2、4叶期追施413.3kg.hm-2)公顷保苗数和穗粒数分别较其它处理高5.7%~13.9%、6.5%~8.1%,空秕率较其它处理低5.3%~32.2%。不同施肥处理总茎数、收获穗数、穗长间存在显著差异。水稻全生育期施用缓控释肥(N-P-K:24-14-8)937.5kg.hm-2(基施525kg.hm-2、四叶期追施412.5kg.hm-2)产量最高,为11 857.5kg.hm-2,施用控释肥较常规肥增产26.5%。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及地膜对土壤温度及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施用有机肥及地膜覆盖对春小麦土壤温度、耗水规律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施用有机肥、地膜覆盖、有机肥+地膜和对照(不施有机肥、不覆膜) 4个处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在小麦生育前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的增温效应,而生育后期增温效果显著,促进了小麦的灌浆成熟;地膜覆盖处理在小麦生育前期增温效果显著,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而在生育后期的高温季节起到了一定的降温效应。各处理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施用有机肥、地膜覆盖和有机肥+地膜处理分别较对照处理高11. 91%、12. 62%和15. 73%,且在小麦拔节期-扬花期各处理较对照处理耗水更强,有利于小麦成穗和总产量的提高。各处理均较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以有机肥+地膜处理增幅更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较对照处理高32. 82%和14. 75%。该地区小麦种植建议采用有机肥+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在黄河滩区植棉减量施用控释氮肥的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为试验材料,设计了棉花基肥和花铃肥均减量(180 kg·hm-2)施用控释氮肥,基肥施用普通尿素、花铃肥施用控释氮肥,基肥、花铃肥均施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基肥和花铃肥均常量(225 kg·hm-2)施用控释肥氮肥(CK)的试验,研究了减量施用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基肥和追肥均使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能促进棉花生育,增加叶面积和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干质量,提高单株结铃数和铃重,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5.33%和4.33%;但将控释氮肥的使用量由225 kg·hm-2降至180 kg·hm-2时,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减少7.34%和7.28%,子棉减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强筋春小麦产区,虽然培育出了多个优质强筋麦品种,但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施肥技术等保证小麦品质已成为黑龙江小麦生产的重要问题。作为品质鉴定指标,麦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含量比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更具代表性。为此,在相同HMW-GS背景下研究了氮肥与硫肥施用对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含量的影响。试验分设4个施肥处理(未施肥、单施纯硫50 kg.hm-2、单施纯氮150 kg.hm-2、纯硫50 kg.hm-2+纯氮150 kg.hm-2)。结果表明:氮肥与硫肥的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和麦谷蛋白大聚合体有明显影响。施硫肥、氮肥以及2种肥料混施提高了上述2个品质指标及其比值。综合研究表明,在3种处理方式上,氮肥与硫肥混合施用对蛋白质、麦谷蛋白大聚合体影响最大。因此,生产上在提高氮肥用量的同时,可通过增施硫肥,达到小麦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优质小麦配方肥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肥区小麦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的小麦,基本苗、单株分蘖、次生根、越冬群体均较对照有所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增大,产量较对照增加489kg/hm2和184.5kg/hm2,增幅为7.5%和2.7%,施用配方肥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钾地力下不同镁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钾地力下油菜(Brassica napus L.)镁肥施用效果和适宜施镁量,设4个施镁处理(0、22.5、45.0、67.5 kg/hm2),研究不同镁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不施镁肥处理)相比,施用镁肥处理产量增加17.1%~40.2%,当镁肥用量为45.0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2 884 kg/hm~2,当镁肥用量超过45.0 kg/hm~2后不再增加。(2)与对照(不施镁肥处理)相比,施用镁肥处理油菜籽粒含油量提高0.19~0.86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降低0.08~1.77个百分点,当镁肥用量为45.0 kg/hm~2时含油量达到最高,最高含油量为45.17%,当镁肥用量超过45.0 kg/hm~2后籽粒含油量不再增加。高钾地力下,施用镁肥不仅有助于提高了油菜的产量,而且对于提高油菜籽的品质也有一定作用。湖南省衡阳地区油菜产区高钾地力下油菜生产上镁肥(硫酸镁)的适宜用量为45~60 kg/hm~2。  相似文献   

11.
菜心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及合理施磷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东赤红壤地区不同土壤磷含量的菜园土进行菜心磷肥田间试验.根据18个试点的试验结果,提出了质地为中壤土的菜园种植菜心的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菜心产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抛物线相关.施磷肥增产显著的菜田占68%,增产率为28%~51%;适宜的土壤速效磷(P)为54.6~87.8 mg.kg-1;低于此范围应补充磷肥,超过此范围应控制施磷肥.不同磷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菜心产量与施磷肥量呈抛物线相关,在低、中、高肥力水平的菜园土种植菜心,要求菜心产量达到6 441~6 515、6 542~6 693和6 880~7 189 kg.hm-2时,推荐磷肥(P2O5)用量分别为50.0~76.5、50.0~72.6和50.0~64.1 kg.hm-2.  相似文献   

12.
以二年生辽东楤木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磷元素(100、200和300 kg·hm-2)和钾元素(90、180和270 kg·hm-2)施肥组合处理,研究磷钾营养对辽东楤木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钾可有效提高辽东楤木长势和嫩芽产量,改善品质,显著提高辽东楤木嫩芽多糖、黄酮、皂苷、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中等...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水平对丘北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丘北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辣椒株高、分枝数、茎叶重、根重和根冠比等农艺性状指标均随之增加。N 180 kg.hm-2处理时,辣椒的株高和分杈数最高。(2)辣椒生物量和产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N 240 kg.hm-2处理时,生物量达到最高,为3 679.6kg.hm-2;N180 kg.hm-2处理时,产量和产值达到最高,分别为3 718.8 kg.hm-2和20 553.4元.hm-2。(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辣椒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硝酸盐积累量升高。综合考虑丘北辣椒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丘北辣椒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14.
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黑龙江省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以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处理肥料因子为A共3个水平,即A1(尿素280kg·hm~(-2)、磷酸二铵210kg·hm~(-2)、硫酸钾70kg·hm~(-2)),A2(尿素4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硫酸钾100kg·hm~(-2)),A3(尿素520kg·hm~(-2)、磷酸二铵390kg·hm~(-2)、硫酸钾130kg·hm~(-2));以种植密度(B)为副区,设定5个不同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10.5万和12.0万株·hm~(-2)),研究了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德美亚1号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穗行数、行粒数及千粒重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德美亚1号的穗粗、穗长、出籽率随施肥量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相同施肥水平上,穗长、穗粗及行粒数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当种植密度为B3时,千粒重最重为337.23g。此外,各肥密处理组合产量以A2B3处理(尿素400kg·hm~(-2)、硫酸钾1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9.0万株·hm~(-2))最高,其次A3B3(尿素520kg·hm~(-2)、硫酸钾130kg·hm~(-2)、磷酸二铵390kg·hm~(-2),9.0万株·hm~(-2))处理。  相似文献   

15.
腐植酸复合肥对油菜的施用效应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自制腐植酸复合肥对油菜的施用效应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用量对油菜品质和各种生理活性均有明显影响,并影响最终产量。与无机肥相比,腐植酸复合肥表现明显的优势。该复合肥的用量与油菜鲜重呈显著二次曲线相关,施肥量在1 005 kg/hm2时,鲜重高达69.19 t/hm2。在肥力较高的土壤上,施用腐植酸复合肥较无机肥提高油菜体内Vc含量,但只有前者用量在300 kg/hm2时,油菜中Vc含量超过不施肥,以后随施肥量增加Vc含量逐渐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和NO3--N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以后逐渐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峰值在600 kg/hm2,NO3--N含量的峰值则在1 200 kg/hm2;蒸腾速率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前者峰值出现在900 kg/hm2时,气孔扩散阻力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秸秆还田对巢湖地区油菜-水稻两熟制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为源头控制巢湖流域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连续3年(2017—2019年)的田间小区实验,设置无秸秆+无施肥(CK)、常规施肥(F)、秸秆还田+常规施肥(SF)和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减15%(SDF)4个处理。通过测定油菜-水稻轮作下农田地表径流中氮磷浓度和流失量,油菜水稻作物收获时土壤养分、作物氮磷养分吸收和产量,探讨秸秆还田对农田径流养分流失规律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配施化肥降低了农田径流中氮的质量浓度,增加了磷的质量浓度。SF较F处理油菜和水稻季总氮(TN)平均质量浓度减少15.6%和26.0%,总磷(TP)增加12.5%和8.1%。SF、SDF处理降低了油菜-水稻轮作农田氮磷流失量。2017—2019年F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径流TN、TP的流失量分别为11.9—26.7、1.3—2.8和15.6—27.0和0.8—2.0 kg·hm-2,较F相比,SF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季TN显著降低18.4%—29.7%和21.9%—28.1%,TP流失量则降低1.3%—4.0%和1.0%—6.6%。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短期内均能够降低土壤pH值,与F相比,SF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季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碱解氮平均含量增幅分别6.2%、8.4%、27.3%、19.5%、5.0%和7.0%、10.9%、17.7%、7.5%、5.1%。秸秆还田配施化肥能够提高作物地上部氮磷累积量。F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地上部作物氮素、磷素累积量均值分别为105.0、20.4和134.3、36.7 kg·hm-2,SF较F处理油菜和水稻季氮素累积量增加28.9%和7.8%,磷素增加12.1%和5.9%。秸秆还田提高了油菜-水稻轮作的周年产量,其中SF较F处理显著提高7.8%(2017年)和6.4%(2019年)。【结论】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配施化肥能够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氮磷流失负荷。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量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最佳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二代日光节能温室不同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盐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H则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超过600 kg.hm-2时,冠幅显著增加,造成枝叶徒长。番茄产量与施氮量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即施氮量低于600 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增加;但进一步增加的施氮量导致产量下降,产投比也显著降低。施氮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总酸度下降,糖酸比的增大,Vc含量的增加,硝态氮的累积均达显著水平。设施番茄最高产量施氮量为646 kg.hm-2,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为604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磷肥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在安徽省贵池地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氮、钾、硼肥配合施用的条件下,研究增施磷肥(0、45、90、180 kg/hm~2)对油菜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增施磷肥可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增加油菜产量。随着磷肥的增施,纯收益不断增加,但产投比不断降低。[结论]施用磷肥180 kg/hm~2时,油菜产量效益可达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油菜"核杂7号"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低油菜品种“核杂7号”进行不同施肥量、施肥方法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核杂7号”氮吧适宜施用量为225~315kg/hm^2;当氮肥施用量225kg/hm^2时,年后氮肥施用比例应为25%~40%;种植密度为6.0万~1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