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瘦素在妊娠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性成熟雌性NIH小鼠与成熟雄鼠自然交配,在妊娠5,6 d分别脱臼处死小鼠取其子宫,然后进行以下实验:1.分别提取总RNA,检测胚胎着床点和非着床点子宫瘦素mRNA表达规律;2.分别进行石蜡包埋,切片,然后进行免疫组化试验,检测瘦素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妊娠5,6 d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均有瘦素mRNA和蛋白表达,蛋白主要定位于腔上皮和腺上皮,着床点mRNA水平比非着床点显著增强。结论:瘦素在着床点与非着床点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提示瘦素在胚胎着床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基因及其蛋白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受孕3~7 d的小鼠子宫内膜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并以未孕小鼠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①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较未孕小鼠均显著增加,且表达量从着床前期到着床后期逐渐增强,其中d6、d7表达最强,与其他妊娠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MMP10基因和蛋白表达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结论:MMP10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胚胎滋养细胞的侵袭,参与着床中子宫内膜的蜕膜化过程以及胚胎的早期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B6(Eph B6)在猪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胚胎之间的迁移和粘附活动中是否发挥了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了Eph B6基因在太湖流域梅山猪胚胎着床前期(妊娠第13 d)、中期(妊娠第18 d)和后期(妊娠第24 d)子宫内膜和卵巢组织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Eph B6在胚胎着床期猪子宫内膜着床点和着床点间的mRNA和蛋白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即着床中期(妊娠第18 d)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前期(妊娠第13 d)和后期(妊娠第24d)(P0.01);Eph B6在胚胎中的mRNA表达也是妊娠第18 d极显著高于妊娠第24 d(P0.01);而Eph B6在卵巢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相反:mRNA表达为先降低后升高,蛋白表达为先升高后降低。说明,Eph B6基因很可能在猪胚胎着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可成为潜在的猪产仔数性状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基因及其蛋白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受孕3-7 d的小鼠子宫内膜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并以未孕小鼠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①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较未孕小鼠均显著增加,且表达量从着床前期到着床后期逐渐增强,其中d6、d7表达最强,与其他妊娠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MMP10基因和蛋白表达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结论:MMP10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胚胎滋养细胞的侵袭,参与着床中子宫内膜的蜕膜化过程以及胚胎的早期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5.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及蛋白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收集妊娠1-5 d的早孕小鼠子宫内膜,利用RT-PCR、免疫组织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ICAM-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着床期小鼠单侧宫角注射ICAM-1单抗,观察胚胎着床变化. 结果: 1. ICAM-1 mRNA孕D1到D3逐渐增高,D4达最高,D5开始降低;2.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上皮细胞均有ICAM-1的表达,阳性细胞数量、表达强度和表达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3. ICAM-1 D1、D2、D3略有升高,D4有强表达,D5略有下降;4. 单侧宫角注射ICAM-1单抗后,该侧胚胎发生流产. 结论: ICAM-1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变化及分布,提示ICAM-1参与了胚泡着床,ICAM-1可能起调节子宫内膜的局部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小鼠胚胎着床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夏季高温环境对孕鼠的应激作用,建立热应激影响昆明白小鼠胚胎着床的模型。试验设为对照组(23℃±2℃)、40℃和42℃应激组(小鼠妊娠1~4d,分别应激2h),比较观察妊娠5、6、7d小鼠胚胎着床数及子宫状况和产仔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0℃和42℃应激组妊娠5d(11.00±2.65、10.00±2.12vs15.00±1.58,P0.05)、6d(11.40±3.21、10.60±2.30vs 15.00±0.71,P0.05)、7d(11.00±2.55、11.00±1.58vs 15.60±1.67,P0.05)胚胎着床率显著下降,产仔数(8.60±1.14、8.40±1.82vs 11.40±1.82,P0.05)也显著下降;且相比对照组其着床位点均较少且分布失衡。40℃和42℃应激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以42℃应激组影响相对较大。可见,胚胎着床前孕鼠连续4d40℃、42℃应激2h,可显著影响小鼠的繁殖能力。42℃可作为影响小鼠胚胎着床的热应激模型。  相似文献   

7.
早孕小鼠子宫内膜ICAM-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及蛋白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妊娠1-5d的早孕小鼠子宫内膜,利用RT-PCR、免疫组织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ICAM-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着床期小鼠单侧宫角注射ICAM-1单抗,观察胚胎着床变化.结果:1.ICAM-1 mRNA孕D1到D3逐渐增高,D4达最高,D5开始降低;2.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上皮细胞均有ICAM-1的表达,阳性细胞数量、表达强度和表达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3.ICAM-1D1、D2、D3略有升高,D4有强表达,D5略有下降;4.单侧宫角注射ICAM-1单抗后,该侧胚胎发生流产.结论:ICAM-1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变化及分布,提示ICAM-1参与了胚泡着床,ICAM-1可能起调节子宫内膜的局部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小鼠胚泡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了OPN在孕d3.5、d4.5,d5.5,d6.5及非孕小鼠子宫内膜上的表达.结果:OPN在胚泡围着床期表达较非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显著增加,孕d3.5表达升高,d4.5(窗口期)达最高峰,d5.5表达降低、d6.5急剧降低.OPN主要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腺上皮和腔上皮表达.结论:OPN在小鼠胚泡围着床窗口期大量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胚泡着床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鼠胚泡围着床期子宫内膜骨桥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小鼠胚泡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了OPN在孕d3.5、d4.5、d5.5、d6.5及非孕小鼠子宫内膜上的表达.结果:OPN在胚泡围着床期表达较非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显著增加,孕d3.5表达升高,d4.5(窗口期)达最高峰,d5.5表达降低、d6.5急剧降低.OPN主要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腺上皮和腔上皮表达.结论:OPN在小鼠胚泡围着床窗口期大量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胚泡着床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ICR小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本研究用米非司酮和吲哚美辛对妊娠ICR雌鼠进行抗着床处理,观察其对胚泡着床及子宫内膜的影响。实验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吲哚美辛组,每组设对照组。于妊娠第4天分别注射0.3、0.6、0.9、1.2 g.L-1的米非司酮0.1 mL.mouse-1,及0.12、0.13、0.14、0.15 mL吲哚美辛溶液,对照组注射二者相应的溶剂丙二醇和麻油。妊娠第5天检查子宫内膜对台盼蓝的反应点数;妊娠第8天观察胚泡着床情况,统计子宫重量,制作切片,检测子宫内膜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0.09 mg米非司酮组和0.13 mL吲哚美辛组的子宫重量、内膜容受性、发育及蜕膜化均受到明显的抑制。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和吲哚美辛可成功建立ICR着床障碍模型,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