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开发了一种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对嗜酸乳杆菌单菌发酵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混菌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混合菌种组合比为2∶1∶1.同时对工艺条件及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活菌型最佳发酵终点为90-95°T灭菌型最佳发酵终点为75-80°T;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的最佳组合配方.对活菌型产品进行了4℃下,18 d的储藏试验,产品中的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大于1×106 cfu/mL.  相似文献   

2.
采用从新疆民族乳制品中分离的菌株,研究了三种单一菌株(L1乳酸乳球菌、L2瑞士乳杆菌、L3干酪乳杆菌)和四种混合菌株(L4乳酸乳球菌:瑞士乳杆菌(1:1)、L5乳酸乳球菌:干酪乳杆菌(1:1)、L6瑞士乳杆菌:干酪乳杆菌(1:1)、L7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1))的发酵性能和生化特性,确定了适于干酪加工的菌种为L1、L5、L6。  相似文献   

3.
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液体发酵制备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将3种微生物按一定比例接种于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单因素法对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的配比为(2:1:1)×109,接种量为10%,含水量为45%,采用好氧48 h、厌氧24 h的固态发酵工艺,发酵产物中总菌数可达2.18×109 cfu/g,乳酸含量达2.51%,多肽含量达19.22%,其中88.94%的多肽分子量小于2300 Da。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揭示青海部分地区自然发酵牦牛乳中的微生物乳酸菌种群结构,丰富牦牛乳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数据,本试验通过纯培养方法对采集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及同仁市3个不同地区当地居民自然发酵的牦牛酸奶分离得到10株乳酸菌,并利用生化鉴定试剂盒对该10株乳酸菌进行了菌种的鉴定,结果表明4株杆菌分离株和6株球菌分离株。其中6株归为嗜热链球菌,2株归为嗜酸乳杆菌,1株归为罗伊氏乳杆菌,1株归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其中,海晏县样品菌种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和嗜热链球菌,同仁县样品中的菌种为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罗伊氏乳杆菌,泽库县样品中的菌种为嗜热链球菌。研究结果为青海地区牦牛乳酸菌资源数据库的丰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酸菌对环境及大多数抗生素均较敏感,多年来人们对如何延长微生态制剂中乳酸菌的存活时间,进行了大量研究。袁杰利等利用明胶和阿拉伯胶对双歧杆菌进行了微胶囊包被,使双歧杆菌在干燥过程中的死亡率下降了20%-30%,本研究利用明胶和阿拉伯胶及固定剂制成了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现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1菌种:嗜酸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1.2微囊材料:明胶、阿拉伯胶。1.3微胶囊的制备1.3.l菌体的收集:经厌氧固体平板发酵、增殖嗜酸乳杆菌及青春双歧杆菌,洗下菌苔。混合后,得到菌体悬液。1.3.2原胶液的制备:将固体明胶或…  相似文献   

6.
根据发酵物料中常见乳酸菌种的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嗜酸乳杆菌的种属特异性引物,以单独嗜酸乳杆菌发酵样品中的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对发酵物料中嗜酸乳杆菌进行定量检测。通过RT-PCR图谱分析,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嗜酸乳杆菌菌体数的含量为15亿CFU/g。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发酵物料中嗜酸乳杆菌菌体数进行准确定量,是较好的检测发酵物料中嗜酸乳杆菌菌体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无糖酸乳定义 1.1以牛乳或复原乳为主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使用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菌种发酵制成的产品。 1.2产品不能使用像葡萄糖、蔗糖这类能及时为机体提供能量,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的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双歧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以活菌浓度为考察指标,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微生态制剂发酵工艺。结果显示,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菌种配比2:1:2(双歧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6.8。在此条件下发酵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菌悬液浓度为7.34×10^(9)CFU/mL。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7,(10):35-4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鱼粉小肽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确定发酵鱼粉生产工艺条件。以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株,以发酵产物小肽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指标,优化了混合菌固态发酵制备发酵鱼粉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发酵鱼粉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鱼粉生产工艺条件为:菌种接种比(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2、料水比11、接种量5%、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4 h。此条件下,发酵鱼粉小肽含量达到24.77%,挥发性盐基氮仅为42.5 mg/100 g,总抗氧化能力提升70%以上,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提升27.75%以上,发酵鱼粉较传统的普通鱼粉有巨大的优势,应用于饲料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粉、豆粕、麦麸为基质,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采用固态发酵技术,以活菌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三种菌混合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对其发酵产物的常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固态基质中玉米粉:豆粕:麦麸=1:1:1、培养基初始含水量80%p、H值6.3、接种量为10%、三种菌接种比例为1:1:1、发酵温度40℃时的发酵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保加利亚乳杆菌数为3.0×109 CFU/g,嗜酸乳杆菌数为4.6×109 CFU/g,嗜热链球菌数为5.8×109 CFU/g,发酵产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是发酵前的1.16、1.12和6.94倍。为开发一种新型生物饲料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宜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以葡萄皮渣为主要原料,以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4株菌的单菌和多菌组合进行固体发酵试验筛选最佳发酵菌种,同时研究了固体培养基灭菌与不灭菌工艺对其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不灭菌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高于灭菌处理;4株菌中产朊假丝酵母单菌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75%;产朊假丝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双菌组合的发酵效果优于三菌和四菌发酵,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88%。由该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的最佳菌种组合为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  相似文献   

12.
通过药敏试验研究嗜酸乳杆菌SR-1代谢产物对6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平板抑菌试验研究嗜酸乳杆菌SR-1代谢产物对35种常见病原菌抑菌作用;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确定其对致病菌的颉颃作用。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SR-1代谢产物对15种常见的抗生素有耐药性;pH值为3.0时,其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35种常见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肠道内益生菌无抑制作用;在与致病菌混合培养40h内可以彻底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48h内可以完全消灭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SR-1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嗜酸乳杆菌是一种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益生菌,嗜酸乳杆菌的高密度发酵技术对于该菌的工业化生产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对嗜酸乳杆菌的营养需求、冷冻环境适应策略以及高密度发酵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嗜酸乳杆菌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处理豆粕及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饲粮中用10%发酵豆粕代替部分普通豆粕,膨化大豆组饲粮中用膨化大豆代替所有普通豆粕,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饲粮中分别添加3.0%和5.0%的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各组饲粮消化能和粗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相近。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发酵豆粕组断奶仔猪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3%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和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之间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3%、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P0.05)。3%、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P0.05)。膨化大豆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的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透射电镜下发现,对照组断奶仔猪空肠微绒毛疏密不等、长短不一,而3%、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断奶仔猪空肠微绒毛更为密集,整齐一致。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或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可改善断奶仔猪生长,饲粮中添加嗜酸乳杆菌培养物还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综合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断奶仔猪饲粮中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添加量以3%为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嗜酸乳杆菌ZH-1在复原脱脂奶中的生长和存活模式:在不同温度下嗜酸乳杆菌ZH-1在复原脱脂乳中的生长遵循Bolzman模型;在不同贮藏温度和pH下,嗜酸乳杆菌ZH-1遵循对数死亡规律,在4℃、10℃和15℃下的死亡速率常数分别是8.21、4.31和2.86;在pH6.8、6、0和5.0条件下的死亡速率常数为175、53和17.温度是影响存活的主要因素;在实验条件pH值对嗜酸乳杆菌ZH-1的存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产自香格里拉的鲜"奶渣"和发酵"奶渣"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鲜"奶渣"中分离到27株乳酸菌,并鉴定出7种(亚种),其中德氏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4种菌被确定是鲜"奶渣"中的优势种群。从发酵"奶渣"中分离到40株乳酸菌,并鉴定出9个种(亚种),其中德氏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5种菌被确定是发酵"奶渣"中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7.
酸奶发酵剂菌种的产香物质及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分离自不同来源的国内外直投式发酵剂和酸奶中的13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14株嗜热链球菌在乳中的产酸特性、产生乙醛能力、产生双乙酰能力及产黏特性,总结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对不同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的前期产酸速度比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快,发酵酸乳后产酸主要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引起;主要风味物质乙醛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产生、双乙酰由嗜热链球菌发酵产生;嗜热链球菌的产粘特性明显高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中,菌株S5、S7、S9、S10、LB5、TK1适宜加工凝固型发酵酸乳;菌株S5、S11、L9、L2、L1、L8、L6适宜生产风味型酸奶.为筛选优良菌株、研制开发优良酸奶及发酵乳饮料发酵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发酵核桃乳工艺及物性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特产核桃为主要原料,以嗜热链球菌(Strc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为菌种生产核桃酸乳,旨在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乳酸菌发酵核桃乳,并对其发酵前后的物性学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兼具核桃和乳酸菌发酵食品双重优点的乳酸菌发酵核桃乳。  相似文献   

19.
嗜酸乳杆菌在肠道中的生理功能已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具有特殊益生功能的乳酸菌被添加到乳品中,因此乳品中检测嗜酸乳杆菌含量显得尤为重要。在采用4菌种联合发酵的过程中,各菌在酸奶体系中的生长情况比较复杂。寻找如何准确、快捷的检测方法是我们研究的课题,通过实验,认为在MRS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使嗜酸乳杆菌能够生长,保加利亚乳杆菌、双岐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都不能生长,使检测更准确而有效,为今后生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酸奶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酸奶是以牛乳或其它乳为主要原料,以乳酸菌或酵母发酵而制得的乳制品。酸奶多采用乳酸菌发酵,按工艺分为酸凝乳和搅拌型酸奶,其中搅拌型酸奶又包括调味酸奶和果浆酸奶等。普通酸奶通常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或乳酸链球菌作为发酵菌种。作为医疗用途的嗜酸菌乳、双歧杆菌乳等,则分别以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为主要发酵菌种。酸奶的发酵剂菌种不同,对酸奶的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作用以及风味、状态、口感等均有决定性作用。一般而言,牛乳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后,其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而且均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和防病、治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