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0日上午,广西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猪“高热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副主席孙瑜通报当前广西区猪“高热病”疫情形势,全面部署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猪业》2007,(5):58-59
近日,农业部会同有关单位的专家对猪“高热病”进行了进一步研讨。专家认为,我国在猪“高热病”的研究及诊断试剂、疫苗研制等防控技术方面已取得了重要进展。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及时部署防控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桃江县中小规模猪场逐步发展成为了生猪饲养的主体,但其标准化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水平不高,加上近几年生猪“免疫抑制”、“免疫失败”以及“亚健康猪群”等问题的出现,使生猪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笔者在近几年为中小规模猪场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归纳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农业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07年猪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且提出各地防控猪病的指导意见。那么,规模化养猪场如何从自身做好猪病的防控工作?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生猪“高热病”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该病的特点为发病急,发生面广,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效果不理想。一般在7~9月份持续高温、高湿时发病较多,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会发生,尤以育肥猪、重胎母猪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从2004年开始,我们对生猪“高热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防控措施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总结,发现该病多呈病毒细菌混合性感染、实行科学规范饲养的场户极少波及、主要发生于疫病防治较差的饲养场户。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4):33-3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我部及时部署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为做好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猪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和菖延。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1 高致病猪蓝耳病与猪“高热病” 目前,人们一提到“猪高热病”就首先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猪“高热病”吗?其实,猪“高热病”(以前也称猪“无名高热”)在前几年已经出现,该病以猪的体温升高为特征。不同病原,如猪瘟、猪链球菌等感染猪后,都可以使猪的体温升高,发生所谓的“高热病”。多家实验室从不同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的病料中能够分离到多种病原,如病毒、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  相似文献   

8.
夏季生猪高热病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的高温、高湿气候是猪群发病一个重要的应激因素,近几年在一些地方不断发生的所谓生猪“高热病”就是猪群因应激而引发以高热、厌食为主要特征的多病原体混合感染病。该病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应该认真对待。只要做到科学防疫、科学饲养、严格消毒、追求健康养殖,疾病就可防可控。具体要做到“三个科学”、“三个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11):58-59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措施在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6年夏季,我国南方省份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经过专家综合分析和多次复核,确定该病毒是猪“高热病”的原发病因,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继续呈点状散发,下半年随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供应量逐步加大,生猪疫情得到有效遏制。7-8月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期,生猪疫情发病率比6月份和去年同期明显下降。10月1日-25日,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29个,发病3608头、死亡710头。与9月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至11月,“高热病”频发季节,笔者对湖南省株洲市、长沙市的71个养殖户14800头生猪,坚持防重于治,以中草药为主,中西结合,辩证施治的理念,采取药物拌料,混饮为主,注射,消毒、护理等一系列措施为辅,对猪“高热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结果表明:中药为主防控猪“高热病”,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副作用小,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1.
李乐 《猪业科学》2016,(8):137-138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养猪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也成为了农村畜牧业中的重要一环。但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病害,如“猪高热病”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不仅增加了生猪的死亡率,严重降低猪的品质及产量,也影响养猪业的长远发展。“猪高热病”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较广的传播区域、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的治愈率等特点,会导致猪病扩散和仔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猪高热病”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文内就对“猪高热病”的常见症状加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防治对策,希望能对生猪的养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北方牧业》2007,(7):3-3
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农业部及时部署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为做好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猪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农业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要做好2007年猪病防控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兽医学杂志》2007,(4):I0007
5月10日农业部新闻办通告,广东云浮发生的300多生猪突发死亡的“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变异蓝耳病毒引起的。专家预测,高热病可能会影响近期养猪业,养猪户应提高警惕,加强饲养管理。目前抗生素治疗对高热病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猪“高热病”以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传染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传播速度快,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当前养猪业生产现状,对该病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预防措施、暴发时的控制措施以及临床防控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效防控猪“高热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无名高热病”一名以前偶尔见于兽医专业刊物上,到了2006年,兽医专业媒体上猪无名高热病一名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多.这与同期在我国由南到北流行的猪病相吻合.人们联想此期正在流行的猪病就是猪“无名高热病”。此名也许不科学,但可与已知病原体引发的猪高热病相区别,有利于指导猪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我部及时部署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为做好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猪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物保健》2007,(4):10-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我部及时部署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为做好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猪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农业部及日寸部署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币斗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技带措施。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做好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防控工作.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一些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不强,饲养管理不善,防治措施不力,加之技术水平不高,往往引起生猪疫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国外一些地区暴发的生猪口蹄疫及其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生猪“高热病”,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为了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饲养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做好生猪疫病的预防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发生的以蓝耳病变异毒株(即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感染为主的“生猪高热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威胁。如何做好“生猪高热病”的预防和控制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根据工作实践,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防控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