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牛便血的治疗李长林(吉林省辉南县计委135100)黄牛大便带血在临床上常见有两种:一种是先便后血,血色呈暗红色,称远血;一种是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色,称近血。发生此病不分性别、年龄。春季发病较高。1、病因血属阴,统于降,赖阳气而远行。出血可因热邪而起...  相似文献   

2.
牛便血是常见病,又称出血性肠炎,是大便带血的一种疾病。临床一般分为2种类型,即实热型和牌虚型。病牛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秋两季较多见。临床可分为先便后血或先血后便。先便后血,血色暗者称远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称近血,远血病在小肠或大肠,近血病在直肠或肛门。1病因实热型,多因天气炎热,劳役过度,久渴失饮过甚或喂变质霉烂饲料,脉络受扬血溢胃肠道中,随粪排出,故称便血。脾虚型,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衰弱,过度劳役或为其它病的后遗症,引起中气亏虚,以致血不循经而溢于胃肠,发生便血。2辩证…  相似文献   

3.
<正>动物便血又称出血性肠炎,是因脾虚不能统血或湿热内蕴,损伤肠络,迫血下行所致的疾病,分实热便血和虚寒便血两种。有先便后血和先血后便两种情况。先便后血,血色暗红者,为远血,病在大肠或小肠;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称近血,病在直肠或肛门。1病因病理(1)实热便血多因暑月炎天,家畜剧烈劳役或久渴缺饮,饲料燥执,以至执毒郁积于胃肠,进而入营入血,迫血妄行,血离经路,外溢于胃肠而致其患。  相似文献   

4.
远血与近血     
家畜便血,又名拉血、下血、或出血性胃肠炎。是因脾虚不能统血,或湿热内蕴,损伤肠络,迫血下行所致的疾病。便血多发生于牛,其次为马、猪,以夏秋两季发生较多。临床上可分为先便后血、先血后便两种。先便后血,血色暗红者,为远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为近血。远血者病在小肠或大肠;近血者病在直肠或肛门。所以说:“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治疗使血病畜,用黄土汤(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灶心黄土)治疗远血症;用当归赤小  相似文献   

5.
<正>牛便血即大便下血,是因脾胃虚不能统血或湿热内蕴,损伤肠络,迫血下行所致的一种病症,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临床上有先便后血和先血后便之别,先便后血,血色暗红者,为远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为近血,远血者,病在大小肠或胃俯,近血者,病在直肠或肛门。笔者经历7年对34例病畜协助诊疗,成功治愈32例,现就牛便血的发生原因、辨证施治方法总结如下,供  相似文献   

6.
凡是血不循经,溢于脉管外的病证,称为血证。便血是血证中的一种,又名大便拉血、大便下血。有先便后血,先血后便之分,血色暗红者为远血,血色鲜红者为近血,远血者,病在小肠或胃;近血者,病在大肠或肛门。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发病较多。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实热便血和虚寒便血两种,实热便血多因暑月炎天马、骡剧烈运  相似文献   

7.
血粪,又称便血,是指粪便带血.临床上常有近血和远血之分.若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称为近血,而先便后血,血色暗红者称为远血.近血者表示病变多在直肠成肛门部位;远血者表示病多在小肠或胃. 1病因病理 外感风热,肺受邪灼,下移大肠,热伤肠络,血溢脉外,瘀阻肠中;或因饮秽浊不洁之水,误食腐败霉烂草料,致使热毒积于胃肠,热盛则迫血妄行,使血离经络,随粪而下. 劳役过度,饲养不调,致使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下注大肠,而成其患.  相似文献   

8.
1 症状及辨证 1.1 便血虚证多是先便后血,毛焦体瘦,病程较长,不愿走动,食欲渐减,血色较暗. 1.2 便血实证则多表现为先血后便,有的粪血混合,色鲜红,脉洪口赤,粪干尿短,喜饮冷水,不反刍.2 方剂及用法白头翁50g、炒地榆40g、白芍30g、当归40g、黄柏30g、黄连30g、苦参40g、炒侧柏叶40g、甘草20g,以上中药粉成细末,煎服,一日2次,连用3天.  相似文献   

9.
凡血从肛门排出,不论先便后血,或先血后便。或单纯下血者,统称为便血,便血是舍饲奶牛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遇到一例奶牛便血的病牛,经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房出血是乳牛产犊后的一种常发病,严重影响奶牛泌乳量及奶的品质。本病多因中气虚弱,脾失统血功能而血溢于脉络之外;亦有高产奶牛因乳房过大,受压迫所致者。多年来,笔者应用补髀摄血法治疗奶牛乳房出血,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牛便血先便后血,血色暗红者方用:大黄70g枳壳55g莱菔子70g元明粉55g厚朴35g黄芩25g甘草30g黄柏25g焦栀25g,共为末,加水煎服。中药治疗牛便血...  相似文献   

12.
便血是指牛粪中带血或以完全下血为主证的一种疾病,不论先血后便还是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统称为便血,此类病多见于夏秋季节。1病因分析与辨证中兽医认为,热毒郁结胃肠,热盛迫血妄行,遂成便血(湿热型),或饲养管理失常,引起中气亏虚,脾虚不能统血,血不归经,溢于肠内而引起便血(脾虚型)。  相似文献   

13.
牛便血是我们在养牛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也叫出血性肠炎,是大便带血的一种疾病,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年老体弱者发病为多,口轻体壮者则少见。死亡率不高,但对机体影响很大。便血主要是指大便下血。我国中兽医学把便血分为远血和近血两种。先便后血为远血(肠的远端出血),先血后便为近血(直肠或肛门出血)。中兽医把便血审因辨证分为湿热型、虚寒型、寒热错杂型和气血双虚型等。临床上多见者为湿热型和虚寒型两种,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4.
正牛血便是指患牛在排粪时,粪便中带有血丝或排出血样便。患牛有先血后便和先便后血两种情况,俗称"牛便血,牛排血病"。1发病原因现代兽医学认为,牛血便,临床上多见于犊牛球虫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生急性肠炎,临床表现为血  相似文献   

15.
牛血便是指患病牛在排粪便时,粪便带有血丝或直接排出血样便。患牛有先血后便和先便后血两种情况,俗称“牛便血”“牛拉血病”。1 发病原因黄牛便血的主要原因是由球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6.
耕牛血便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血便除外伤引起的直肠出血(如粗暴的直肠检查或其他伤害)多数由于劳累过度,努伤脉络和脾气虚弱脾不统血引起的慢性便血。我选用以下药物治疗耕牛血便四例,效果确实。现将方药,调剂,用法及典型病例书后:  相似文献   

17.
牛血便是指患病牛在排粪便时,粪便带有血丝或直接排出血样便。患牛有先血后便和先便后血两种情况常见,俗语"牛便血,牛拉血病"。1病因及流行情况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患牛剧烈劳役,以至热毒郁结胃肠或饮食不周,喂食霉变饲草,久渴失饮等,引发脾胃虚弱亦而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8.
《养犬》2020,(1)
正气不摄血症,又称气虚失血症,是指气虚而不能统血,气虚与血虚并见的症候多因久病气虚失其摄血之功所致。一例京巴犬因长期尿血,导致全身倦怠无力,该病主要特点是因尿血失血过多,导致气虚,为气不摄血表现,故治疗发补气摄血为主。本案例治疗采用补中益气丸配生命元,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该案例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犬主:周先生犬名:贝贝品种:京巴犬年龄:3岁  相似文献   

19.
<正>2006年7月5日,奉新县赤岸镇上港村的1头大水母牛(约600kg)在山上放牧时,不慎误饮了松油水(松林采油桶雨后蓄水)而中毒死亡。主要症状为:先拉稀,后臌气,口中一直流清水,全身发抖,第2d小便拉血死亡。救治时,使用了氨苄青霉素15支注射和5%葡萄糖溶液输液等药,均未奏效。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犬的细小病毒病。它是由细小病毒(CPV)感染犬后而引起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为本病以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故又称为犬的传染性胃肠炎。 本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出血性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但多见的为前者,我们对这一型的治疗有些体会:病狗一般先呕吐,后腹泻。开始时表现精神淡漠、呕吐,先吐出食物,而后则吐出粘液或黄绿色液体。病后一天左右出现腹泻,开始为稀便,呈黄绿色,以后带有伪膜的稀便,最后呈番茄汁状的酱油色的腥臭血便。病狗初期体温不高。体况由于呕吐、腹泻而迅速脱水。这时因继发细菌感染体温升高达40℃以上。此时,病犬活动无力,粘膜苍白,严重贫血。如不及时治疗导致休克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